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892頁

    眼下,一轉眼就已經快六年了,這條鐵路也從最初的短短十幾里逐漸延長到了近百里,同時還分出了支線,分別通往碼頭和其他配套工廠。

    這條鐵路,給予大明的工業幫助是極其巨大,也正是因為它的出現和存在使得大明的鋼鐵工業迅猛發展,同時因為鋼鐵產量的提升又促進了大明的軍工產業的進步。

    當即,蔣瑾為朱怡成講述了如今鐵路的情況,在講述同時蔣瑾又忍不住絞盡腦汁琢磨著這件事。難道朱怡成今天喊自己來為的就是這個鐵路?鐵路的出現不是什麼新事,何況這件事當初就是朱怡成拍板決定的,怎麼今日又問了起來?難道有什麼玄機不成?

    突然間,蔣瑾猛然想起一事,聽說幾日前朱怡成去了一趟研究院那邊,難道說研究院又有什麼新發明了不成?

    雖然蔣瑾是工部尚書,從理論上來講研究院屬於工部下屬,但實際上自研究院的前身,也就是研究所的建立之初,這個機構就和工部沒有太大的關係。要知道無論是當初的研究所還是後來的研究院,它的前面還掛著皇家兩字,這就如同皇家銀行和其他銀行的區別,這是屬於皇室的機構,至於在裡面的科研人員,包括院長黃履莊,他們的官職只是掛在工部而已,並不受工部的管轄。

    不過無論怎麼說,畢竟從名義上工部是研究院的上級,再加上研究院的許多科研成果要進行實際產物的轉化和使用,這些也需要工部的配合和支持。在這種情況下,研究院往往會定期向工部進行一些通告,這些通告並不太詳細,僅僅只是一個簡略而已,這也是作為兩個機構相互間例行告知的一種方式。  

    朱怡成出宮去研究院不是什麼太過機密的事,就算事前不知道,事後蔣瑾也會得知消息。再加上前些時候研究院曾經給工部發來一個通告,告知工部他們近期會進行蒸汽機的一次實驗,對於蒸汽機這個新東西蔣瑾是知道的,這是研究院剛剛研製成功並已經投入生產的新物品,這東西可以替代人力和畜力進行搬運和操作,如今工部下屬的工廠已經開始批量生產,在一系列的運用中得到了很好的評價。

    「難道,皇爺問鐵路的原因是因為前幾日的蒸汽機實驗?」蔣瑾忍不住猜測道,他雖然猜到了真相,卻因為思維的限制卻不明白這蒸汽機和鐵路怎麼會扯上了關係?不過仔細一想,這鐵路是為礦山和鋼廠服務的,或許朱怡成問鐵路的真正原因並非是和鐵路有關,而是想問礦山的開採和鋼鐵煉製吧?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就對得上了。

    等蔣瑾講解完,朱怡成心中點頭,看來蔣瑾雖然私心甚重,但對於工部的工作還是很上心的,就拿鐵路來講,幾年下來,每年這鐵路的變化,包括運載情況等等,蔣瑾如數家珍,一個個數字脫口而出,更重要的是他的匯報和朱怡成所了解的基本一致,在沒有絲毫準備的情況下能夠做到這點實在是不容易,僅次一點就能證明蔣瑾的能力。

    第0702章 勸諫

    雖然沒明白朱怡成詢問鐵路的意思,更一時間沒把蒸汽機究竟如何會和鐵路有關係的問題搞清楚,不過蔣瑾依舊仔細匯報了關於現在鐵路的情況,等他說完後,朱怡成看似非常滿意,特意誇讚了他幾句。  

    「為大明為皇爺辦事,盡心竭力是為臣的本分。」蔣瑾謙虛地回道。

    「這話說的好,如果所有臣子都有蔣愛卿如此,實乃大明之幸,朕之幸啊!」

    蔣瑾連稱不敢,同時心中依舊琢磨著朱怡成的用意,這時候只聽朱怡成問了一句:「如朕這些日打算自南京到上海建一條鐵路,對於這條鐵路,工部覺得如何?」

    蔣瑾頓時一愣,南京到上海建一條鐵路?朱怡成為何會突然問這個?南京至上海足足有六百多里,這個距離可不短,而且朱怡成要求的是建造鐵路,所以這路程更要增加。

    畢竟鐵路不是兩點劃個直線就能完成的,南京至上海一路需經過鎮江、常州、無錫、蘇州、松江等各處,江南地形複雜,先不說架橋開路的麻煩,有些地方還需繞道而行,最終這條鐵路的長度恐怕要超過七百里地。

    如此長的鐵路,無論人力物力,這耗費是極大的。要知道現在大明在運行的鐵路總長度也不過一百多里,而且是花費幾年時間逐步才建立起來的。

    「皇爺,臣以為南京至上海已有長江水路,再加地方官道暢通,這鐵路營建或無必要,何況兩地距離不短,各處地勢又複雜,並非一日之功啊!」蔣瑾遲疑了下,這才謹慎回道。  

    作為工部尚書,他並不覺得這條鐵路有絲毫的建造意義,鐵路方便是方便,但南京到上海原本就有長江連通,由南京碼頭啟程順江而下,快的話一日就能抵達上海。

    再加上官道暢通,各處來往也極為方便,大明的鐵路一直用於礦山,那是因為礦石在山中開採想運出去極為困難,有了鐵路這東西就可以大大減少運輸的難度,使得開採效率大幅度提升。但這在已經擁有水運和道路運輸便利的區域,這鐵路又有何用呢?

    正是因為如此,蔣瑾這才婉轉地駁了朱怡成,提出自己的看法。

    蔣瑾這番話等於直接駁回了朱怡成的想法,誰想到,朱怡成非但沒有生氣,反而笑著點了點頭:「蔣愛卿這話倒也是有道理,身為臣子堅持自己的意見,朕心甚慰。不過今日所討論的鐵路之事,朕只是想知道一下假如朝廷要修建這條由南京來往上海的鐵路,工部將如何建造,耗資如何,又需多少時日。」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892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