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675頁

    「不!是前面一句。」

    「前面一句?哦,我說貴州西南是雲南,往南就是廣西……」

    「啪」的一聲,高進一掌就拍在了桌上,頓時大笑起來:「沒錯!定是如此,定是如此!」

    「王爺?」張淼和林娘子面面相覷,不明白高進這是怎麼了。

    高進笑道:「廣西!一定是廣西!」

    「王爺您是說趙弘燦?」林娘子反應最快,頓時有些明白了。

    高進點頭道:「沒錯!當初我軍入貴州時,他趙弘燦就暗中同我軍聯絡,分明就是打著驅虎吞狼的打算,如今我軍已占銅仁,而現在貴州的清軍突然間如此調動,那一定就是後方出了事。如果我預料不差的話,恐怕趙弘燦已經出手了,要不然清軍絕對不會這樣。」

    「可是王爺,萬一不是如此呢?」張淼忍不住問道。

    「沒什麼萬一!」高進精神一振,笑道:「無論如何,這對於我部來說是大好機會,前面林娘子講的好,這種圈套根本不可能,分明就是把城池擺在我軍眼前。眼下這塊肥肉只要試吃一口,吞進肚子裡就行。再說了,反正我軍本就要打貴陽,這也是早晚的事,所以早些打也沒關係,倒不如打一下看看清楚,一旦錯過機會,就虧大發了。」  

    「王爺,還是小心為上。」張淼雖然覺得高進這番話有道理,但他還是提醒了一句。

    高進一擺手道:「打仗要的就是膽大心細,所謂機不可失,時不再來。一旦錯過,我軍再想打就難了。傳我將令,立即集合部隊,先打石阡看看,如果一切順利,就再打餘慶!」

    高進是個行動派,做了決定後立即就調動了部隊。原本高進部就拿下了江口,江口離石阡並不遠,而且石阡正是通往貴陽的必經之路。除留下二萬人馬駐守銅仁和江口外,高進親自率領大軍向石阡進軍,這一路上並未遇到清軍主力,等他打到石阡城下時,整個石阡已驚慌失措,留守的千餘清軍在高進的數萬大軍面前簡直不堪一擊。

    石阡之戰遠比預料中的輕鬆,當地守軍只有千餘人,不僅不是精銳而且士氣低落,城中僅僅抵抗一日,翌日時高進部就輕易拿下了石阡。等部隊進了石阡後,問了俘虜的清軍守將,高進這才知道清軍的確後院起火,廣西的趙弘燦領兵已入貴州,大肆收編貴州的各部,而在昆明的雲貴總督貝和諾下令各部向貴陽集結,以防止趙弘燦的部隊吞併貴陽,這樣一來就導致清軍在貴州的軍力布置出現了這樣奇怪的變化。

    第0511章 羅剎

    貴州一團亂麻,高進、趙弘燦、貝和諾三股勢力錯綜複雜,這倒使得明軍壓力大減。  

    確定打通南北策略後,明軍雖調集兵力進入河南,同時又在揚州另開戰場,再加上直隸的明軍已牢牢控制住占領區,但要短時間達到目的並非那麼容易。

    清廷很清楚,一旦被明軍打通南北,不僅南北明軍可連成一片,同樣等於使得清軍東西被切割成了兩塊,首尾不相顧。

    這種局面是清軍無論如何都不願意看見的,一旦這種情況形成,那麼清軍的力量就被徹底分割,從而在整個中原戰場上失去了僅存的戰略空間。

    而現在,貴州之變使得明軍能繼續從南方抽調力量,用於北方,這對於大明來講是件好事,可對於清廷來講是件最糟糕不過的事。

    當接到十三阿哥在直隸大敗的消息後,一向待人如浴春風的八阿哥氣得當場砸了鎮紙,當初他明明下旨要求十三阿哥嚴守直隸不得輕舉妄動,同時讓他和十四阿哥那邊保持緊密合作,以防明軍南下。

    可偏偏這十三阿哥自認為聰明,同時又對十四阿哥心懷不滿,不顧十四阿哥提出的兩軍合併請求,反而一頭扎進了明軍設下的埋伏圈。

    門頭溝一戰,清軍在直隸的精銳被一掃而空,就連十三阿哥也都生死不明。從而導致原本固若金湯的直隸防線瞬間崩潰,使得明軍輕而易舉的就占了直隸大片土地,其前鋒甚至已避進黃河一線。  

    如果不是明軍兵力不足,再加上隆科多火速北上,穩住河南陣線的話,恐怕現在明軍早就打通南北了。眼下的局勢令八阿哥心急如焚,但一時間卻沒有太好的辦法,他只能下旨讓隆科多無論如何不能讓明軍打通南北,同時讓十三阿哥和江北嶽鍾琪在穩固山東和江北一線的情況下同隆科多聯合作戰,以抗明軍。

    與此同時,清廷繼續抓緊訓練部隊,在西北各省和四川等地,清廷一口氣補充了七個鎮的新兵,這七個鎮的番號繼續沿用直隸、湖北、湖南甚至江西幾省已被消滅的清軍,但同之前的綠營相比,這些新練的兵馬戰鬥力遠遠不如原來的部隊。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畢竟練兵不是那麼容易,何況招兵買馬需要錢糧。如今的清廷已是內憂外患,財政已快到了破產的邊緣,如果不是依靠各種手段支持著,八阿哥根本就拿不出這些錢來。

    更重要的是,相比明軍,清軍的裝備已經落伍了,明軍這些年部隊中所擁有的火器比例越來越高,尤其是在天津衛和北京城一戰成名的新軍,更讓天下人看到了火器在戰場上的決定因素。

    為此,八阿哥在初到西安之時就加大對火器研製的投入,而且把這項任務交給了大阿哥。而現在,清軍雖然有幾部所裝備的火器比原來多,戰鬥力也隨之上升,可惜的是清軍的火器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不比上明軍。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675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