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1366頁

    這些朝鮮人在進入遼東的同時,就成了大明人,自有專門人員為他們登記造冊,並且發放生活、生產各項物資和劃分田地。

    要知道朝鮮原本就是山多地少的國家,再加上朝鮮地方勢力的強大和貴族們的剝削,底層朝鮮人的生活極為困苦。眼下不僅有了自己田地,還能獲得大明人的身份,可以說是給這些朝鮮人一個徹底翻身的機會。

    隨著移民的開始,朝鮮國內要求移民的人也越來越多,甚至連一些士人也對此無比期待。

    畢竟朝鮮人和大明人是一樣的,土地的欲望在骨子裡根深蒂固,獲得能夠屬於自己的土地,再加上大明許諾的免稅和扶持政策,只有傻瓜才會放棄這個機會。

    所以,眼下朝鮮國中對於大明的崇敬和親近感已經到達了頂峰,甚至許多未移民遼東的朝鮮人現在都已經以大明人的身份自居了。

    這些原因固然是大明對遼東移民的政策所至,更重要的還有祝建才的功勞。短短的時間內,祝建才這位朝鮮總督幾乎把朝鮮折騰了個天翻地覆,地方大族勢力幾乎在他的授意之下一掃而空,而那些殘餘的,未參與反叛的朝鮮大族和士族在這場「運動」中也受損不少,根本就沒了以往可以依賴的底氣。

    其實,就連祝建才都覺得有些以外。他怎麼都沒想到,這些看起來低眉順眼,逆來順受的朝鮮老百姓在他的簡單挑撥和支持下居然會爆發出如此強烈的「革命精神」。  

    席捲朝鮮國內的旋風由南至北,由東至西,橫掃一切。更讓人驚愕的是,朝鮮人的性格在這場「革命」中顯得淋漓盡致,往日看起來老實巴交的朝鮮人,一旦得到了機會,就如同瘋了一般,顯露出心狠手辣和殘忍無比的嘴臉。

    就像是東部叛亂最嚴重的地區,原本祝建才只是想借用這股力量使對方失去根基,從而認清形勢。

    但誰想這把火燒起來後,祝建才都差一點兒沒能控制住,在明軍支持下攻破城市的那些朝鮮人瞬間就化身為惡魔一般,衝進城裡是燒殺搶掠無惡不作,虧得祝建才知道這事後連忙派兵彈壓,一連砍了上百顆腦袋這才勉強制止。

    可就算如此,城中原本的朝鮮人,包括大族、士族甚至普通人也都死得差不多了,整個城市更被弄的如同蝗蟲過境一般悽慘無比。

    饒是祝建才殺人不眨眼,面對這種情況也暗暗心驚,在寫個朱怡成的奏書中特意寫道:「朝鮮人性格強烈、偏激,骨子裡極度自卑,表面又極度自大,做事衝動,殘忍易怒……」

    這些洋洋灑灑寫了不少,但最後祝建才又寫道:「朝鮮人服從性較好,通常吃苦耐勞,性格堅韌……」

    反正總而言之,祝建才得出了一條結論,那就是朝鮮人是條不錯的狗,但又要防備這條狗會咬主人,所以應該時不時地敲打敲打,讓他知道誰才是真正的主人。  

    這些是後話,現在的祝建才已經抵達了漢城,開始處理起朝鮮內亂後的各項事務。

    汪文作為朝鮮參贊大臣,在祝建才抵達漢城後就把朝鮮的大部分權利直接移交給了對方。不過他這個參贊大臣依舊駐漢城,其主要工作轉為負責朝鮮向遼東的移民事宜,同時作為大明官方和朝鮮小朝廷的聯絡官的性質。

    這樣的安排也是朱怡成特意做出的,對於朱怡成而言,祝建才可用,但同樣要防。畢竟祝建才不是朱怡成的班底,更是曾經馳騁風雲的人物。

    必要的牽制和防範還是要有的,這點祝建才心裡也明白。何況朱怡成這麼做也是給祝建才一個定心丸,假如朱怡成真的無比大方把朝鮮全部交給祝建才的話,那麼祝建才恐怕反而得心裡害怕了。

    天曉得朱怡成這麼做是不是故意引祝建才上勾,然後再找藉口處理掉祝建才?反是現在以汪文為牽制更來得讓人放心些,至少這一切都是擺在明面上的,也去了祝建才的戒備之心。

    遼東那邊,拿下瀋陽後明軍開始向瀋陽以北繼續推進一段距離,隨後暫時停止了軍事行動。

    雖然現在剛是夏初,但遼東向來入冬比較早,在前明時期九月之時(農曆)遼東往往就會開始降下初雪。如今的天氣比前明之時要暖和許多,但往年間九月中下旬降雪也是很尋常的。  

    再加上大明拿下瀋陽後,在天啟年間基本丟失的遼東故土已經收復,而且遼東原本就是地廣人稀,明軍雖然強大,人數也不少,可在如此大的地方散出去,這軍力依舊有所不足。

    所以董大山沒有採取乘勝追擊的戰術,反而繼續穩紮穩打以鞏固地方為首要目的。

    除去繼續向遼東移民,以鞏固遼東地方外,明軍對於瀋陽以北的區域設置了一道防線,以避免清軍向南偷襲。在接下來的大半年裡,大明會對所占地區進行軍政和民政雙重治理,以做好來年繼續北進的準備。

    當然了,穩固地方也不是什麼軍事行動都不做,對於北逃清軍,還有西北方向的蒙古人,董大山也不會讓他們好過。在修煉內功的同時,董大山還採取了分兵騷擾,小規模主動出擊的戰術。

    他用這種方式一來可以繼續保持對清軍和蒙古各部的壓力,二來也能讓其部更為熟悉遼東的地形和作戰方式,三來也可以藉此消耗敵人的物資,以為之後的軍事行動做好準備。

    當朱怡成仔細讀完董大山發回來的奏書後,提起硃筆在上面寫了個可字,隨後放到一旁。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1366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