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1099頁

    「高進……或者是大明?」

    答案只有兩個,或者說選擇只有兩處。彭榮只有選擇高進,或者選擇投靠大明。前者有前者的好處,後者有後者的優勢,彭榮靜靜思索著,臉上顯出糾結的神情。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也不知道過了多久,突然間蠟燭的燭芯噼啪跳了一下,房間裡猛然一亮,使得一直愣愣坐著的彭榮驚了一下,他這才猛然回過神來,盯睛看了看面前的蠟燭。

    伸出手去,拿著根竹籤挑了挑爆開的燭芯,彭榮此時此刻自言自語道:「也許這就是天意吧……」

    說完這句話,彭榮終於下定了決心,做出了最終的選擇。

    第0872章 信仰

    隨著皇后和太子抵達北京城,朱怡成在北京的生活逐漸變得習慣起來了。看來,來到一個新的地方只要身邊有著自己最親近的人,人們往往就能使自己心情平靜並對新環境快速接受。

    之後的二個月里,其他後宮妃子和皇子、公主等也逐漸由南京北上,陸陸續續到了北京,他們的到來更讓原本空蕩蕩的皇宮增添了生氣。

    永業七年五月初三,朱怡成的北遷初步正式完成,也就是說自他由南京前往北京到整個後宮搬家完成僅用了不到半年的時間,這個時間看起來似乎不短,但要從皇帝搬家的這個角度來看卻是極為快的,要知道南北相隔甚遠,再加上搬家的人身份不同,如果放在以前根本沒那麼容易。  

    要知道當年永樂遷都前後耗費了近二十年時間,其中更鬧出許多事來。當然當時的情況和現在不同,而且還牽涉到北京城和皇宮的建造等等,可就算這樣,在正式遷移的時候也耗時極長,甚至因為北京大殿雷擊著火導致群臣的反對和朱棣的堅持很是被砍了幾顆腦袋這才強制推行。

    隨著後宮整體遷都的完成,北京作為新的政治中樞也開始了它的運行。雖然南京依舊有著六部官員留守,但所有人都清楚南京作為政治中樞將慢慢退出舞台,按照朱怡成的設想,不再保留兩京兩套班子的設置,所以將來大明會同前明使用不一樣的行政統治手段。

    這點,滿朝文武都是清楚的,也未有提出反對意見。因為現在的交通環境已和當年不同。如果是在百年之前,南北兩京只能依靠漕運和陸路進行溝通,兩京相隔數千里,來往極是不便,何況又因為南京的特殊性這才形成了兩京兩套班子的制度。

    而現在的大明大開海貿,再加上上海等港口城市的大興,來往南北的海船越來越多,其交通方面也不僅限於漕運和陸路了。

    其他的不說,僅僅以北京到南京的速度來講吧,由北京至天津,然後從天津登船沿海而下,由上海入長江口沿江而上直抵南京城,這條線路最短的只需三四日而已,就算走的慢些,一旬的時間怎麼也能到了,這大大縮短了政令的傳達,也更有利於北京作為政治中樞對南方直接有效的統治。  

    除此之外,朱怡成自拿下南方後就開始修繕官道,尤其是打下江北後因為賑濟的原因採取了以工代賑的方式,不僅修繕各處官道,並且對於水利也開始著手進行修繕和規劃。

    這些都不僅都是穩定地方、促進生產、溝通南北的好事,要知道在歷代中,朝廷對於官員的考核中有一條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興修水利和地方生產。而朱怡成這樣做恰恰也起到了這個目的,使得拿下中原後使各地在很短時間內就穩定了下來,並且隨著各項工程的順利進展,老百姓的生活也逐漸產生了好的轉變。

    說起來中國的老百姓其實是最好統治的一個群體,相比西方國家重視個人思想和宗教信仰的情況,中國的老百姓卻一直僅注重自己的生存。

    曾經在後世,甚至這個時代,西方哲學家、神學家甚至王公貴族們對中國人信仰理解一般都是以佛教徒、道教徒這些來判斷,其實這種判斷是絕對錯誤的。

    西方人的思維無法理解中國人的想法,當西方人見到中國人家裡供著佛像、三清像,在某些日子裡去寺院、道觀虔誠地上香許願的時候,往往會對這些中國人的信仰進行判斷。

    可實際上中國人信這些並不像是西方人那樣的狂信,西方人在接受一種信仰的時候往往會把信仰當成自己畢生的寄託,從而為之付出一切。但中國人卻不是如此,中國人表面上信佛或者崇道,可實際上中國人的信仰是非常實際的,就算是信佛的中國人在路過田頭的土地廟時也會停下腳步拜上幾拜,而信道的中國人在見到化緣的和尚時同樣會雙手合十口稱一聲師傅,同時給予幫助。  

    這些表現讓西方人很是不解,所以西方人就又產生了一個錯覺,那就是中國人也許是多信仰群體。可是這個答案同樣也是錯誤的,實際上中國人的信仰並非他們眼中看到的那麼簡單,而其實中國人是一種非常實際的群體,那就是抱著無論那種神佛都不能得罪,只要對自己有利,自己的信仰隨時隨地都可以調整。

    比如信道的人在求子時會去求送子觀音保佑,而信佛的家庭在科考前會去孔廟拜上一拜以求心安,又或者無論信那種的普通人,在許多時候還會在家中供著祖宗牌位,凡事上三炷香求自己的老祖宗保佑等等。

    這些是西方人根本無法理解的,可恰恰又是真實存在的。之所以中國的老百姓會這樣擁有獨特的信仰方式,又能夠在各種不同的信仰中熟練地運用和轉移著,那是因為老百姓們在其千百年的生活中所造成的一種特殊文化。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1099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