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805頁

    蒯越聞言,突然站起身,抬起右手來左右一擺,大聲道:「吾有一言,未知公子與諸君敢聞否?」他不說「願聞否」,卻說「敢聞否」,眾人心裡都不禁一突。劉琦點頭求教:「蒯公但言無妨。」

    蒯異度居高臨下,緩緩地環視眾人,隨即沉聲說道:「昔關東討董、孫堅乘釁,乃亂荊楚,宗賊並起。劉牧漢之宗室也,負天下之望,奉朝命以鎮江漢,吾等從之,乃得保安鄉梓。十餘年間,荊州少被其兵,生民得以安居,四方賢俊莫不歸附。是知荊州為漢之荊州也,劉牧為漢之純臣也,所御荊楚,為國牧守地方也,安有割據之意?今朝廷求質不得,曹丞相乃親率大軍來伐,吾等皆為王臣,而欲抗拒王師,可乎?春秋之大義安在?以越度之,當即請公子就道,赴許入覲,並遣忠直者從之,謝罪於天子,並為劉牧辯白。如此則王師必退,地方得安,劉牧亦得長享福祚,垂之後嗣,方為萬全之策也!」

    蒯越說那麼一大套,中心思想很明確:咱們都是漢臣,不能跟漢丞相曹操打,還是早早地遣質謝罪為好啊。

    要說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確實易得士人之心——什麼「名為漢相,實為漢賊」的說法,多為後世抹黑,那年月認同的人還並不太多。尤其世家豪門的子弟,一心想恢復舊有秩序,則他們論及出身,亦當不失州郡,甚或可為公卿,那必定天然地傾向朝廷的代表曹操啊。只有遠郡的寒門庶族,害怕秩序穩固以後,等級也隨之固定,則自己再難有出頭之天,那才敢起抗拒「王師」之念。  

    在原本的歷史上,曹軍南下,無論荊州還是江東,那些最堅定的投降派,大多為高門士人——比方說張昭、張紘,再比方說蔡瑁、蒯越,而堅決抵抗的除了一票兵頭武將,就是魯肅那類小地主。當然啦,世事無絕對,周瑜的出身也不算低,然而同樣站到了主戰派的行列中去,只是大致的陣營劃分,應該不會有錯。

    劉表這個人還是有野心的,要不然也不會公然僭越天子儀仗,但他的野心還到不了併吞天下、唯我獨尊的地步,光想著我辛辛苦苦穩下來的荊襄基業,最好能夠傳諸子孫,世代不替,一如諸侯而已。所以他始終在附曹還是反曹之間搖擺、猶豫,等到真的咽了氣,小兒子劉琮繼位,還沒有自己明確的政治主張,於是被蒯越等人一忽悠,就拱手把江山讓給曹操了。

    就象原本歷史上魯肅之說孫權:「今肅可迎操耳,如將軍,不可也……今肅迎操,操當以肅還付鄉黨,品其名位,猶不失下曹從事,乘犢車,從吏卒,交遊士林,累官故不失州郡也。」他一寒門地主,上升空間也就到一州一郡打住了,若張昭、張紘等人,論家世、論名望,就算降了曹了,那也仍然有機會位列公卿啊。既然如此,幹嘛要以小博大,冒風險去造個東吳割據政權出來呢?

    荊州的蒯越等人也是類似想法,蒯異度就曾經不止一次地勸說過劉表,說你別硬扛了,還是降了吧。劉表還跟孫權不同,他好歹是漢室宗親、天下大儒,就算降了曹,曹操也不敢始終壓制著,再不讓他出頭,起碼得給個中二千石以上掛名的卿位啊。硬扛著不見得有更多好處,退一步仍然海闊天空,那你幹嘛不退呢?  

    可惜劉表一直猶豫,又被某些主戰派——比方說劉磐——見天兒在耳邊騷擾,就連蒯越的話也不大聽得進去了。今天蒯越前來赴劉磐之宴,驚見劉琦到來,他心裡多少有些明悟——大公子是想趁這個機會拉攏人心,穩固自家的儲位啊,同時還可能為劉磐站台,繼續煽動抗曹。

    在劉琦、劉琮的立嗣之爭當中,蒯越算是個超然派,誰都不肯偏幫,所以不願意在今日酒席宴間,讓劉琦談起這件事兒來。且不管劉大公子的主要目的在不在此,一開口就先提如何應對曹操大軍的問題,好,既然你問到了,那我就堂堂正正地擺明態度,且看你如何應答!

    你要是想談立儲,我就給你岔開去;你要是想為劉磐站台,咱們今兒就來好好地辯論一番。

    其實在這條時間線上,劉表被主降的蔡瑁、蒯越等人圍在中間,卻仍敢大著膽子跟曹操放對,而不是如同原本歷史上那樣內急攻心直接病死了,那也是有新的原因存在的。其一,就是江夏還在手中,黃祖尚未膏了江東的快刀,劉磐也沒有把主力大多喪在東線戰場上;其二,江東和益州都及時派來了一定數量的援兵……

    還有第三點,那就是荊州主降派的人數和勢力,比原本歷史上要弱了不少。是宏輔跑了趟荊州,返回許都後又多次向曹操推薦,使得朝廷從荊州撈了不少人才去,那些人不受劉表重用,沉淪下僚,空有文名卻無實權,倒大多數都是心向朝廷的——比方說王粲、邯鄲淳等等。

    但是終究也有不少還沒被朝廷撈走,有資格列席的就包括了裴淺、趙儼、杜襲等人,當下聽得蒯越之言,無不拍案附和,紛紛說:「蒯公所言是也,真老成謀國之論!」就見主位的劉磐當即把臉給拉了下來。

    好在公子劉琦雖然當面挨了蒯越一拳,倒還沒有太失態,加上他的性格向來偏軟,就算再怎麼氣恨蒯老頭子,也不敢在明面上表露出來。於是擺擺手,示意眾人安靜,隨即朝向蒯越微微一笑:「戰和之道,自有家父權衡,蒯公多言無益也……」你想要降曹,這話跟我老頭子說去,跟我可說不著。為人主者把握大的方針政策,我等為人臣所要考慮的,只是具體如何執行而已——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805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