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299頁

    鄭玄搖頭:「南陽往事,昔日不申其罪,今日無可再言。淮南之事,公既授拜孫策,安能再罪袁術?」孫策要是沒罪,袁術怎能算有罪呢?

    曹操聞言,不禁沉下臉來,瞟一眼排位挺靠後的是勛,心說這就是你給我找來的拉攏天下士人的大旗?這旗是豎起來了,奈何他不肯跟我走啊。是勛沒有辦法,只好站出來幫曹操說話:「天子既遷都定許,所在不遠,而袁術不輸賦稅,不貢方物,是其罪也。」不行職貢就是不敬天子,不敬天子自然應該征伐。

    鄭玄一舉笏板,朝向劉協:「請天子下詔,以此責問袁術,並征其入朝,倘其不行,則可明大義於天下,再伐不遲。」

    曹操一聽,原來你不是反對打袁術,你老先生是想要維護朝廷的權威,先敲定了袁術的罪狀再去打他——雖然有點兒死板,太過執著於程序正義了,好歹不是故意拆我的台。想到這裡,面色微霽:「吾料袁術必不應徵……」開玩笑,讓袁術放下軍隊孤身到許都來?殺了誰他也不肯干啊——「可先整備糧秣、物資,待申明其罪後,即可與伐。」

    誰料到鄭玄還有話說:「天子新遷都許,城堞才完、宮室粗建,太學尚未竣工,倘若南征,錢糧何來?」曹操心說你大司農管著國家財政呢,有多少錢糧,夠不夠打仗,你還不清楚嗎?——「月前荊州劉表、冀州袁紹、河內張揚、南陽張繡等皆有糧秣送到,以資王室,豈不可用?」  

    鄭玄反駁道:「古者春夏不征,以便農也。今朝廷雖有糧秣,淮南卻無,所行之處,行將田地荒蕪,百姓流離。淮南雖為袁術治下,豈非大漢之民耶?使淮南廢農,與國何益,與民何德?」

    是勛心說您老先生這就有點兒過分了,說起打仗,我雖然也是二把刀,倒是比你更熟悉一點兒,當即答覆道:「朝廷有糧而淮南無糧,以有糧對無糧,伐則必取。若待淮南亦有糧時,則戰無必勝之算,敵有頑抗之心,遷延日久,死亡必多。況,袁術在淮南橫徵暴斂,百姓困窮,即便有糧,乃術所有,非民所有也。取淮南而早興耕織,與國為益,除暴虐而撫以王道,與民為德。」

    鄭玄捋須微笑:「是少府能見及此,亦不負為王臣也。」轉過頭去再奏劉協:「臣請將庫藏糧秣,一半輸軍,一半暫留,以待戰後賑濟淮南之民。」

    聽了這話,曹操和是勛全都大舒了一口氣,心說你老先生拐彎抹角的,原來是這個主張——早說呀!其實鄭玄並不反對戰爭,他的理想是要重振漢室,復歸一統,又不是讀書讀呆了的貨色,也不會妄想光靠著德行而不靠打仗就能達成這一宏偉目標。他是要提醒曹操,你如今奉天子而行,就必須得發動「義戰」,一要把握大義名分,二要多為百姓考慮——統一戰爭中可能受到波及、傷害的那些老百姓,可也全都是大漢子民呀!  

    從朝堂上退下來以後,是勛就問鄭玄,說您要是有啥主張就直接提吧,幹嘛非要跟曹司空針鋒相對,差點兒鬧出誤會來?鄭玄輕輕搖頭:「曹公若公而無私,必不會誤會老夫;若有私弊,則老夫以此警示也。」是勛心說公私之間,哪兒能分得那麼清楚?純忠之人,從來就沒有好下場啊——可能王修例外。但是他知道勸不服老頭兒,只好假模假式地鞠躬如也:「先生教訓得是,弟子受教。」

    回過頭來又去找曹操,轉達了鄭玄對自己所說的話。曹操捋須沉吟了好半天,才喟然長嘆道:「鄭康成真老成謀國之士也。」是勛心說你這斷然不是真話……或者不是完全的真話。不過你放心,倘若我的記憶沒有錯,鄭玄也活不了幾年啦,你以後再想找這種束手縛腳的道學家,恐怕都找不到……嗯,也說不定日後的荀彧還會接鄭玄的班兒。

    當然啦,鄭玄不會這就翹辮子,但是是勛沒有想到——也是他沒記清楚——朝廷的詔書下到泰山,應劭卻因病而不能應召,然後沒隔倆月,竟然就此掛了。臨終前,應劭向朝廷獻上《漢儀》和《漢宮禮儀故事》,這倒是和原本的歷史相同。

    【千里共嬋娟之卷六終】

    陽晨被紫闕之卷七

    第一章、南征袁術

    

    建安二年(原本歷史上的建安元年)六月,也就是是勛從青州迎來鄭玄鄭康成任職大司農的兩個月以後,朝廷派往淮南的使者返回許都,說袁術找了種種藉口,不肯應召入朝。

    這一結果,早在曹操集團的預料當中,而曹操在派出使節的同時,也立刻著手準備南征,等使節返回,他也已經做好了萬全的準備,於是上奏天子,明申袁術之罪,行文討伐。隨即調動大軍,並且曹操親自領兵,直取揚州九江郡——袁老二最後的根據地。

    曹軍共分三路:東路曹豹、許耽,自廣陵而趨全椒、阜陵;西路曹仁、樂進,自廬江而趨合肥——這兩路是為了斷絕袁術南躥之途,同時也阻斷孫策可能的渡江增援。中路為曹操親統,率夏侯惇、夏侯淵、曹洪、曹純、太史慈、李整、徐晃等將,自汝南而直取壽春。

    徐晃字公明,本為河東郡吏,後來跟隨楊奉為騎都尉,據說楊奉所以會領兵衛護天子東歸,就都是徐晃勸說的功勞,所以獻帝在安邑的時候,就加封他為都亭侯。等到曹操挾持獻帝南遷,楊奉跟後頭追,徐晃就說啦,您過去護天子,現在要劫天子,這是為德不終啊,恐為天下人所不齒。楊奉不理他這碴兒,結果在伊闕關被太史慈給一槊捅了個透心涼。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299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