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6頁
對於今日之病徵而下藥,是勛主要教導學生們要明確「華夷之辯」,並且警惕「夏變於夷」,在兼併和融合外族的問題上,不可只看表面(用中國禮儀、服章),而要看到深層(是否真正改變了生產和生活習慣)。而且這不是一兩代人就能夠解決的問題——「楚之附周,在文王之世,而尚溺昭王漢水,問九鼎洛陽,至秦收之,始入中國。乃知用夏以變夷,亦當行之數世,始驗。」
若是能在保持包容性的前提下,提高對外族的警惕心,或許不會再蹈「五胡亂華」之淵藪吧。
宣講完畢,即使學生自由提問。突然間站起一人來,詢問道:「聞先生盟拓跋而使雄漠南,收其酋為假子,有諸?何與所言相悖耶?」
第七章、為曹造勢
是勛對於四夷的態度,除時論所有的鄙視外,更加一重警惕小心,他告訴學生們,別以為夷狄只是慣常在你家附近轉悠,時不時蹩進家裡來偷條小魚的野貓——雖然是勛在這年月還並沒有見過貓,更沒聽說過有家養的貓咪——你要是一個不當心,這野貓就有可能搖身一變,化作豺狼猛虎,不但偷腥,還會吃人哪!
所以在這種觀點的指導下,是勛還跟拓跋部打得火熱,親引拓跋等五部入降於漢,同時收了拓跋力微(是魏)做假子,就確實有點兒讓人不太好理解啦——你所言與所行確乎如一嗎?
不過對於這個問題,是勛並不需要假意撇清,甚至不需要細緻分析,他只說了幾個字:「權也,用也。」這只是暫時性的舉措,是為了利用他們。隨即想一想,又補充一句:「四夷合,中國之禍,四夷分,中國之幸,斯謂以夷制夷是也。」
理念和手段是必須加以區分的,既統一而又矛盾,過於執著理念,手段生硬,那是迂腐,完全不擇手段則必然使理念淪喪。我正是因為警惕外夷,想要分化之、打擊之,進而融合之,所以才先拉一幫來打另一幫,這與我的理念並不相悖啊。
今天講「華夷之辯」,其它的課程當中,是勛又販賣過很多特別的理念,比方說商業問題、工業和技術問題、政府職能問題,乃至於比較粗略的自由、平等、民主等等概念。講課比起辯論來要簡單多啦,主要就在於老師可以隨時打斷學生的言語和思路,但當老師長篇大論的時候,學生卻不舉手且不得允許,不可發言。所以只要預先備好了課,從儒家經典中搜尋對自己有利的語句硬塞進去,搜尋對自己不利的語句嘗試曲解,再怎麼詭異的理論都可貌似成理也。
再說了,就目前而言,無論是這些太學中的學生,還是領了號來旁聽的士人(估計魚他一定暗中收了報名費了,是勛不但在旁聽生里沒有見著一個平民,甚至也沒有見著一個衣衫鄙舊的窮書生),絕大多數水平不過爾爾,真提不出什麼特別的問題來。就剛才那句「聞先生盟拓跋而使雄漠南,收其酋為假子,有諸?何與所言相悖耶?」就算問題中比較尖銳的了。
但這些人不管再如何平庸,一旦聽了是勛講課,出門之後必然威風八面,還會本能地四處加以宣揚,是勛的理念就會因此逐漸傳布出去——而且還是單方面地傳布,因為這些學生並不具備對異論的辯駁能力,人若詰問,肯定說:「此宏輔先生所教也,汝若有疑,且去問先生。」但你真能跟是勛說得上話嗎?你真能順利領著號嗎?
除了塞私貨,宣揚自家理念之外,其實是勛如此大張旗鼓地開講,還蘊含著另外兩重目的。一是繼續鞏固古文尤其是鄭學的統治地位,同時也使其反過來哄抬自己在士林中的聲望——雖說鄭學經他那麼一歪曲,是不是還能算作鄭學,甚至還能不能算作儒學,都要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其二,那就是儘量保持儒家的社會性功能。要知道儒至魏晉而一大變,主要就在於從曹操開始,大搞特務政治,鉗制漢季以來甚囂塵上的民間輿論,至司馬氏掌權而達到黑暗頂鋒,從而使得儒士不敢臧否國事,清談之風一時席捲。玄學並非一無是處,但確實是對傳統儒家的反動,從此儒家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基本上放棄了它的社會性,而只專注於個人修養。個人修養不是不重要,但脫離了對社會的分析和改造,光關起門來自省吾身,那還有什麼意義?
其實吃多了五石散跟地上打滾兒,光溜溜跟家裡呆著還罵客人鑽了自己褲襠,類似荒誕言行,亦蘊含著對黑暗現實的不滿和對保守社會的嘲諷。要是連這些荒誕言行都沒有,那儒士就真徹底變了鄉愿啦。
當然是勛不是沒有想到過,自己這麼做很可能影響到曹操鉗制民間輿論的政策——漢季的民間輿論有點兒太過頭了,直接威脅到了政府的統治甚至國家的統一,曹操乃欲壓制之也,但就此矯枉過正,反而使得全社會死水一潭——但一來他的身份終究與旁人不同,魏之初興,言論鉗制也還並沒有那麼嚴重。所以後來王肅都敢跳出來挑戰鄭學,曹叡則用董昭言,嚴禁「浮華」,罷免諸葛誕、鄧颺輩。這要是擱在晉朝,浮華已成全社會,起碼是全儒林的風氣,而誰能禁之,誰願禁之?
所以是勛才敢於站出來說話,敢開大課,講論經義,甚至臧否時事。另一方面,他也時不時地在講課中摻雜進一些對曹氏篡漢有利的理論,比方說「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比方說認可伊尹囚太甲、霍光廢昌邑,比方說「天命無常,唯有德者居之」。他知道講課的基本內容,肯定會有校事秘偵,完了稟報曹操知道,那麼仁者見其仁,智者見其智,曹操說不定會以為是勛的主要目的是給自己造勢,此亦未可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