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6頁
秦宜祿不禁大驚,心說這人好大膂力,還是說……他剛才所施的妖法可以增加自身力氣的?被迫撒手棄矛,就腰間拔出環首刀來。敵將舞刀來戰,秦誼節架相還,兩人連走了三四個回合,就見敵將手中的刀一招快似一招,秦誼一個遮攔不及,竟被他搶入空門,狠狠地一刀正劈在胸口,鮮血當即如潮噴出!
是勛在船樓上遠遠望見,心說不好,宜祿要完!難道說杜氏夫人歸為曹操妾室,秦朗當曹操的拖油瓶乾兒子,那是命中注定,改不了的嗎?趕緊的一擠雙眼,驅散頭腦中突然冒出來的奇怪念頭,高聲吩咐道:「放箭,快放箭!」
雖說毫無戰敗的心理準備,然而兵法有雲「多算勝,少算敗」,是勛也早提前做好了陸戰失利的預案,於是一聲令下,船上水兵當即拉滿了弓,四十五度朝天而射,箭矢劃一道長長的圓弧,正好落入兩軍陣中。會稽兵被迫抽身後撤,秦誼所部也趕緊搶回重傷的主將,退入營壘中固守。
就接觸這麼一小會兒,幽州方面就拋下了數十具屍體(其中幾具是被己方弓箭所誤傷的),而會稽兵才折損了六七人而已。
是勛心說這瘸子將軍究竟是誰啊?江東還有這般猛人嗎?難道說董襲回來了?我可從來不記得說董元代是個瘸子呀……一邊命人趕緊用小舟把秦誼接回船上救治,一邊召喚司馬闕過來,指著岸上敵將問他:「彼何人耶?」
司馬闕當然也早瞧見陸地上的戰事了,於是躬身稟報:「彼乃會稽郡賊曹從事,烏傷人留贊是也。」
是勛這才恍然大悟——原來是他,我早該想到的呀!
其實正經說起來,留贊留正明不算東吳有名之將,而且年紀輕,入仕也比較晚。根據史書記載,他初為郡吏,與黃巾將吳桓作戰,傷足致瘸,因此對近親說:「今天下擾亂,英豪並起,歷觀前世,富貴非有常人,而我屈躄在閭巷之間,存亡無以異。今欲割引吾足,幸不死而足伸,幾復見用,死則已矣。」直接拿刀自割腳筋,血流滿地,差點兒就掛了。不過對自己夠狠的人,一般命也比較大,留贊不但最終被救回了性命,而且腳傷也癒合大半,起碼走路沒啥問題啦。
此後他為凌統所薦,積功成為大將,先後參與過諸葛恪伐魏的東興之戰和孫峻救淮南之役,官至左將軍。也就是在最後的淮南之役當中,留正明途中發病,撤退時為魏將蔣班所追及,奮戰而死——享年七十三歲。
只要瞧過演義的都知道東吳後期有個「雪中奮短兵」的悍勇老傢伙丁奉啊,卻很少有人知道還有個同樣老也同樣悍勇的留贊。哪怕是勛,理論上他也不會記得這事跡雖然挺鮮明,卻並沒有正傳留下,光在孫峻傳里附了一筆的傢伙。問題留贊打仗的時候有個特別怪異的習慣,史書中說:「贊為將,臨敵必先被發叫天,因抗音而歌,左右應之,畢乃進戰,戰無不克。」
是勛心說我早就該想到是他啦,這先披了頭髮仰頭叫天,然後「抗音而歌」的,這年月除了留贊還能有誰呢?前一世不就是因為他跟掛個鈴鐺到處搶劫的甘寧頗為類似,都具備成為行為藝術家的潛質——擱日本那叫「傾奇」——我才記住這個名字的嗎?
今日初見,這傢伙果然很勇啊,也難怪能夠三五合便戰敗秦誼了。是宏輔一摸下巴:東吳戰將,恐皆無可致也,若得這個「留叫天」,倒也不無小補……
第十八章、東海傲來
在原本歷史上東吳有名的戰將很多,如程普、黃蓋那些是孫堅時代的故吏,歷仕三世,蔣欽、周泰、董襲、凌操等為孫策側近,潘璋、徐盛乃孫權所簡拔,是勛只是在沿海地區騷擾一番,要說就能夠招降上述將領中的任何一位,那根本天方夜譚嘛。
或許能夠招到的,也只有一些小字輩而已,比方說凌統、呂蒙——不過凌統是凌操的兒子,呂蒙是鄧當的舅子,不大可能棄家來投。再比方說丁奉,跟演義上不同,這人在前期只是甘寧、陸遜、潘璋麾下小將,要到後期才大放異彩,也就是說,這年月他頂天了一個營長,還是有機會招降的。
然後就是留贊了,此人雖然並無正傳,但其出身和經歷都跟丁奉有點兒象,後來的名位也皆相若,就好比陳到之比趙雲一般。如今他只是個小小的會稽郡賊曹,正科級或者副處級幹部,扔下孫家這條破船,歸向自己……啊不,歸向朝廷,那還是有一定可能性的。
是勛正琢磨著呢,突然旁邊司馬闕提醒他,說對面派人過來打話了。
原來當日消息報至山陰,會稽郡丞淳于式召集屬吏會商,留贊當即請令,說我願意領兵前去偵察,要是對方數量不多,那就直接把他們給滅了。山陰長魏滕就說啦,能夠攻破縣城——這時候鄞縣已破的消息剛傳過來,鄮縣則只知道港口遇襲——說明賊兵勢大,城中只有郡兵千餘,還是嚴密防守為好,不宜輕出。咱們應該趕緊派人去吳縣向吳侯求救哪。
留贊一撇嘴,說如今敵情不明,總共多少人,從哪兒來的,咱們全都兩眼一抹黑,派人去了吳縣,吳侯問起來可該如何回答啊?是否能靠一郡之力將賊眾剿滅,要不要求取援兵,還是得我先去兩縣瞧個究竟再說。
淳于式認為留贊所言有理,便即下令,命其率領百名郡兵前去打探消息。他知道留贊夠勇,膽大包天,所以臨行前還特意關照,說不管對方有多少人,你只管探查清楚他們的數量和來意,絕對不可妄起正面衝突。留贊嘴上答應得好好的,心裡卻說,要瞧著打不贏,我當然不會去送死,若是能夠打贏,哪有遇而不戰的道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