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343頁

    對於這一點,是勛跟魯肅早就想到了,所以是勛一開始急急火火地趕路,等進入弘農郡之後突然放慢了行程,就是要等待奪取桃林的時機。時機何在?正在於當地的秋糧收割、徵收完畢,段煨和賈詡率領主力離開華陰以後——華陰整軍備戰,長安的李傕、郭汜不可能毫無察覺,要是秋收後不趕緊進兵,就可能貽誤戰機,所以是勛和魯肅判斷,只要麥子收完了,他們肯定立刻會走。

    要是段煨、賈詡,以及段家軍的主力還在,是勛他們就算能夠搶得了桃林塞,也未必能夠進入華陰城。

    一開始魯肅是建議自己前去詐開桃林塞的——「此非萬全之計,宏輔不可涉險。宏輔還是往河東去說呂布為好。」但是是勛提出兩條反對意見,其一:「陳宮素知我也,恐難欺之。然而其人自傲,必輕子敬,子敬正好從中取事。」其二:「節杖在我手中,便於詐關,子敬無節,難行此計。」終究節杖這玩意兒該誰拿著就得誰拿著,不可能暫時借給你用啊。

    魯肅不得不承認是勛所言有理,於是趕緊請夏侯淵過來,先把奪桃林的具體步驟再反覆商討幾遍——否則他不放心啊。計劃的關鍵是,所部騎兵在桃林東面先分散開來,搜捕段軍的哨探,不使塞中兵將知道朝廷大軍前來。然後是勛僅率數十騎前往叫門,對方一瞧他有節杖在手,又沒多少從人,也就疏忽大意,趕緊打開塞門,放他進去了。  

    此後天使柱節門中,誰敢上前放對?誰還敢再關門?夏侯淵這才率領大隊騎兵進關,幾乎是兵不血刃,即奪下了險峻的桃林塞。

    隨即是勛命將守將綁來,親自探詢華陰的形勢。那守將早嚇破了膽,跪在地上,就一五一十地分說了個明白,原來段軍留守兵馬大多屯駐桃林,約七、八百眾,華陰城內則不過百餘名守兵而已——本來嘛,桃林若不失,華陰何必留守重兵?桃林若被攻下,則以敵軍的數量、戰鬥力,華陰城中便留數千人也是無用的。

    「華陰守將為誰?」「董綱。」

    這董綱是誰啊?是勛正跟這兒琢磨呢,旁邊司馬懿湊近了提醒:「即家父所薦董季直之兄也。」

    第二十八章、馮翊遺珠

    董遇,字季直,魚豢《魏略》中說他:「性質訥而好學,興平中,關中擾亂,與兄季中依將軍段煨。」後來他被舉孝廉,入朝為黃門侍郎,為獻帝講經,素所愛信。此人也算是一時的儒宗,但讀書很雜,精通《老子》,曾作訓注,又善《左氏傳》,還曾作《朱墨別異》。

    當然啦,這些是勛是不記得的,他前一世即便讀過好多遍《三國志》,也不可能連只有裴注引《魏略》才提到過幾筆的這類醬油眾都有印象。他只是向司馬懿詢問董氏兄弟的情況,司馬懿說董綱字季中,中人之質爾,其弟董遇字季直,卻勤勉好學——「是故家父薦之於侍中。」  

    是勛就問啦,說你跟這哥兒倆熟不熟?司馬懿說:「曾有一面之緣。」是勛說那正好,就請仲達前往華陰去遊說董綱,讓他開門獻城,我即署他為華陰令。司馬懿想了想,這事倒沒什麼危險係數,大不了說不成,董綱也沒可能害我,於是一口應承下來。

    不過他先請夏侯淵率領大軍往進,直逼華陰城下,是勛於城門前柱節,宣稱天兵到來,然後才進城去勸說董綱。董綱基本上可以算是個廢物點心,早就被城外雄糾糾、氣昂昂的曹家騎兵給嚇傻了,其弟董遇雖然有點兒見識,但是也不通軍事,更不敢抗拒天兵,故而司馬懿進城一說,兄弟兩個立刻下令開城,迎接天兵入內。

    是勛不背承諾,當即便持節署董綱為令,同時把董遇撈到自己麾下,打算過些天帶著一起往關中去。隨即他就在華陰城內歇下了,派秦誼去前面跟段煨、賈詡打招呼,說天使已至,還是老熟人兒,我已經進了華陰城了,城守兵馬太少,所以先幫你們守著。不過請放寬心,一應糧秣輸送,我不會少了你們的,你們趕緊跟前面好好打仗——「戮力王事,掃蕩群醜,戰勝之日必有裂土之賞!」

    真可惜,自己見不著賈文和聽到這消息以後的表情……

    兩日後,是勛帶著司馬懿、趙咨、董遇、吳質等人,在夏侯淵所部兵馬的護衛下,離開華陰,繼續向西進發。華陰城中留下了百名騎士,監護原華陰和桃林塞守軍近千人防守。  

    很快進入京兆,晚間宿於鄭縣,秦誼恰在此時返回,通報了前線的局勢。原來段煨、賈詡得信大驚,但此際華陰已失,後退無門,只得奮力向前,直趨鴻門。李傕、郭汜罷兵言和,集兵兩萬屯於霸陵,然當夜郭汜部將五習即斬汜頭來降,郭軍遂崩,殘部在部將楊密、王承率領下,向南逃往藍田去了。李傕所部不過萬人,翌日即與段軍六千在曲郵大戰。戰事方起,秦誼未待勝負分曉,便即告辭返回。

    是勛問秦誼:「兩軍汝都見了,成敗勝負,几几之數?」秦誼答道:「皆烏合之眾也,比王師所差有如天壤。然李軍因郭汜之死,士氣已墮,段軍氣焰正盛,若無萬一,則段軍必勝。」

    夏侯淵建議道:「李傕若敗,則霸陵亦不可守,必退返長安。長安城高堞密,段軍不足萬數,難以攻取,我軍是否疾進相助?」是勛輕輕搖頭,笑著答道:「我軍皆為騎兵,豈可用以攻城?況且,又何必去助段煨——明日渡涇,往馮翊去!」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343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