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1325頁

    秦宓搖一搖頭,說:「非也,宓非效朱叔陽,而欲為蒯生耳。都督自非馬伏波可比,然恐終為淮陰也。」

    「蒯生」是指蒯徹,曾經勸說韓信背漢自立。他話說得很明白:「故臣以為足下必漢王之不危己,亦誤矣。」——你以為漢王一定不會危害到你,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大夫種、范蠡存亡越,霸句踐,立功成名而身死亡,野獸已盡而獵狗烹……且臣聞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蓋天下者不賞……今足下戴震主之威,挾不賞之功,歸楚,楚人不信,歸漢,漢人震恐,足下欲持是安歸乎?夫勢在人臣之位而有震主之威,名高天下,竊為足下危之。」

    是勛心說你倒省事兒,想要直接抄蒯徹說韓信的話。蒯徹當時也舉了幾個例子,一是張耳、陳余,本為契交好友,終因爭權奪勢而反目——證明感情這玩意兒是靠不住的;二是文種、范蠡,功高震主,於是兔死狗烹。

    「今大都督荷天下之望,統十萬之眾,位同宰相,進而無賞,兵柄在握,退而難全,其與淮陰(韓信)何其相似也。魏主本因武功而覆漢基,遂有天下,安肯使都督繼其前轍耶?即以為君臣相得,必不疑都督,然彼天壽將盡,嫡孫尚幼,其勢又與彼昔日同,乃慮繼主難御都督,思早夷除,此亦人之常情也。」

    老兄你已經功高震主啦,如今曹魏天下,皇帝之下就是你啦,那曹操怎麼可能不擔心?就算曹操跟你感情甚篤,顧念前功,他也得考慮自己百年之後,繼嗣者幼弱,很難駕馭得住你啊——  

    「其蜀不滅,則都督如樂毅在齊,燕將在聊;其蜀若滅,則恐都督將蹈淮陰之後塵矣。」

    你要是沒法快速滅亡我蜀漢,那麼很可能被讒言陷害,被瞬間剝奪兵權,而倘若快速滅亡我蜀漢呢?說不定就變成韓信第二了。

    是勛心說這人倒確實好一張厲口啊,只可惜……你也就撿撿前人比方說蒯徹的余唾而已,玩不出什麼新花樣來。因為就目前而論,功高震主,或者因此而被讒身死,或者被迫走上黃袍加身之路,這兩種例子都太少啦。其實我知道的前例比你多得多了,不光光文種、韓信,還有檀道濟、桓溫、劉裕、趙匡胤、岳飛、脫脫、年羹堯……一抓一大把。所以你以為我會如此天真,毫無防備嗎?

    忍不住就斜眼一瞥——是峻並未離開,仍在座中,正好也將目光投向是勛,兄弟二人相視而笑。

    因為是峻才從洛陽過來,給是勛帶來了一則重要的消息。

    且說李嚴早有謀劃,遣人在中原各處散布謠言,說是勛手握重兵,或有不臣之心,想以此來促使曹操臨陣易帥,或者由此以說服是勛放緩攻勢,甚至真的背主自立——他這回派秦宓前來,就是估摸自己的謀略應該已經起到一定效果了,而以是勛之智、之勢,不可能蒙著雙眼只管朝前猛衝,而必已通過某些途徑,察覺到了朝中的暗流涌動。  

    要說暗流,當然是有的,蜀漢在中原地區間諜無數,又有伊籍這個無間道總體謀劃和策動,於是是勛才入漢中,謠言便即甚囂塵上。然而是勛對此早有預料,他一直就怕功高震主,所以不打算去對蜀漢做最後一擊,這回還是曹操執意點將,才不得不率軍前往。臨行前,他就跟是復、桓范商議,說:「吾此行若不能滅蜀,恐受無能之譏,為主上所疑;若能滅蜀,則功至高而不可賞,主上亦恐難容也——奈何?」

    桓范說了:「逆勢而行,雖暫可免,終受其禍;順勢而行,天必祐之。主公何憂耶?若受讒人之譖,或為謠言所系,我與公子在都中,必設謀以攘之,使主公無後顧之憂也。若即滅蜀,恐功高不賞,乃可自稱得病,即將兵柄移之曹子丹,孤身返洛,主上必無疑也。」

    是勛用人不疑,既然將桓元則寄託腹心,那就乾脆不費腦筋了,把殿後之事一以委之,還告誡是復:「諸事皆可與元則商議後行也。」果然等到謠言一起,是復來跟桓范商量,桓范就問啦:「公子欲如何做也?」

    是復說我有一計,可使此謠言消弭於無形——估計就是蜀人散布的謠言,可是要耍謠言、動人心嘛,嘿嘿,老子可玩兒得比你們熟啊——「謠言一如奔流,可疏而不可堙也。若強辯之,反固其事……」

    對付謠言,是不能靠堵的,強要揪出謠言的源頭,或者分辯說我爹絕無異心,反倒可能越描越黑。對付謠言,只能靠疏導,讓傳謠者的思路混亂,或者把他們的興趣點加以轉移。所以我打算放出另外一則謠言,就說我爹實不通軍事,所以把軍權都交給了曹真,他自己整日在營中置酒高會,召集文學之士吟詩作歌——這也符合大眾對老爹的認知啊。這則謠言一傳出去,必然壓倒那不靠譜的「異心」之說,天子或許會遣人赴軍中查驗,甚至申斥我老爹,但以老爹的品位、權勢,還怕小小的申斥嗎?  

    桓范聽了是復之語,先是點頭,卻又搖頭,他說了:「此自污之策也,非為無效,然必傷主公之德矣。且天子聖明,未必能眩之以偽也。」你這主意雖好,卻未必能夠瞞得過曹操。

    是復一皺雙眉:「然而元則何以教我?」桓范說我把你的策謀略加修改,如此如此,這般這般,即可將大禍消弭於無形矣。

    是復聞言大喜,於是依計而行。翌日即使其妻山陽公主入宮,跑到皇后卞氏面前去抹眼淚。卞氏驚問何事——「其是家郎虧待吾兒耶?」公主說倒不是老公對我不好,而是近日鄉野間謠傳,說公爹是勛率師入蜀,或有不臣之心,我老公被謠言給嚇壞啦,打算自閉府門,席藁待罪……我琢磨著,還是來求求娘親,跟父皇面前進言,把公爹召還朝中為好。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1325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