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2頁
荀彧首先表示支持:「劉備此法,確實對大漢朝極為有利。對大漢如今任何一路諸侯、繼續開拓安定邊疆、強化對胡人蠻夷的威懾,都是有好處的。劉備不自珍其謀,公然上表陛下、開誠布公讓各方都能學習,令人欽佩。
明公不問良策來路,肯虛心採用,也可見胸襟廣博,不因人廢事。不過,眼下袁紹猶豫不決,也不肯用此法,明公如果姿態過於高調,怕是會招來袁紹忌恨。
我軍前年夏天才跟袁紹摩擦、丟掉了一個半郡,好不容易示弱以袁紹馬首是瞻,才穩住的。這次要施行劉備之法,一是要少做宣揚,不能讓人覺得我們是在拉攏袁紹治下民心。二來,還要派人跟袁紹解釋,虛與委蛇。」
至於具體怎麼虛與委蛇,這不是荀彧這種走王道正道的人想的,好在程昱在旁邊,立刻很有眼色地承擔了自己那份義務:
「明公,前年夏天,司馬伯達出使袁紹非常順利,如今可再讓司馬伯達為使。給袁紹重禮卑辭,陳述『我們可以以驃騎將軍的名義,在徐州試點劉備所表新法』。
如此,若有愛民美聲,可歸譽於驃騎將軍。得罪人的事兒,卻是在明公直轄治下得罪,不會讓袁紹直轄之地的權貴丟了一樁欺上瞞下的財路。袁紹貪小愛名,即使他身邊有謀士看出此法對明公的錢糧調度有好處、會增強明公的財力,也不會阻止的。」
曹操見兩個主要謀士都支持他,振奮而起:「好,那就這麼說定了,具體怎麼在徐州施行『租庸調輸法』,錢糧制度方面,文若你說了算,擬好了之後給我看。
派使者安撫穩住袁紹的事兒,仲德還是你指揮,該派誰就派誰,該準備什麼禮物給袁紹、寫些什麼好話,都你作主!走之前讓我看一下就好。」
曹操雷厲風行地就把「跟進變法」這個大方向定了。
此後短短半個月之內,曹操就在荀彧的輔佐下,制定了一系列的優惠民間「承包物流業」的政策。
荀彧勸他模仿劉備和李素、把目前的海運成本核算一下,作為基準價。然後鼓勵民間商人和技術官員群策群力改良目前的沙船,力爭要造出比之前從糜竺那兒抄來的沙船更靠譜、適應性更強航速更穩定的船。
然後,曹操還在新政中承諾:凡是技術改良導致航海運費比目前統計的基準價下降的,節約的部分朝廷按五五開分一半照樣付給技術革新的那家商號或者官員!為期一年!第二年開始分成降低到三成,但持續分五年!
而且關鍵的是,新船改良之後,徐州官府會推廣造新船,凡是有別的民間商會或者官府造這種新船導致的運費節約部分,也要分給發明人!而不僅僅是發明人自營的那部分收益才給!
毫無疑問,這是曹操和荀彧把李素的「專利法」也抄了,卯足了勁拼命鼓勵用科技降低航海運輸成本和風險。
這樣曹操在三韓征服積攢的家底,才有可能低價運回來、反哺即將到來的中原混戰戰場。
這種事情,如果是和平年代,在大漢重農抑商的政策導向下,是不可能出現的。
但誰讓現在又是亂世呢,曹操為了夾縫求生連盜墓支持航海業的事兒都做了,讓他稍微重商主義一下,尊重保護一下智慧財產權和商人的工業產權,也是權宜之計。
第574章 打了勝仗一定是好事嗎
數日之後,一個普通的冬日,鄴城驃騎將軍府,袁紹正在跟他麾下的幕僚們商議著日常政務。
討論內容無非是軍備和整頓財賦這些議題。與會的沮授田豐、郭圖審配等人,照例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辯得非常熱鬧。
便在此時,今天沒來參加會議的許攸,忽然提出拜見,袁紹也很客氣,姿態上非常禮賢下士,讓人立刻快請。
袁紹和顏悅色地請教:「子遠這幾日可是奔忙不易,聽說是去下面郡縣了解情況了?正好,你也說說劉備那個租庸調輸的改革,我們該如何借鑑、借鑑到什麼程度。大伙兒各持己見,一時委決不下。」
原來,許攸如今在袁紹陣營內的謀士地位,已經爬升到超越田豐、僅次於沮授的程度了。跟沮授的差距,也不是很明顯。
許攸現在的官職,除了驃騎將軍司馬外,另掛了朝廷的護烏桓校尉。前者代表了他在袁紹麾下的幕僚級別,後者是為了便於把他的待遇提升到比兩千石,可謂是實權和待遇都不差。
袁紹對他那麼好,顯然是因為前年夏天,他通過外交斡旋逼迫曹操名義上徹底歸順袁紹、接受鴻溝為界的條款。許攸有「降曹操」的功績,自然不亞於沮授的「滅公孫瓚」之功。
然而此刻,面對袁紹的請教,許攸卻不急著報答案。他知道,如果催促袁紹改革的話,容易得罪河北本地派的勢力,所以就算要改,也不該他許攸當出頭鳥。
得罪人的事兒,讓別人去干好了。
許攸只是打太極地說:「主公,征東將軍又派司馬朗為使來鄴城,如今已在館驛等候召見。屬下來之前,遇到了司馬朗,聽他提及,似乎曹操有意為主公分憂,由他在徐州試點新法。
若是新法有益,可以推廣,也能為主公增添美譽,若是失敗,惹人唾罵,那也是他曹操執行不力,辜負了主公的信任。」
許攸此言一出,堂下其他原本支持袁紹做出變法改革的謀士,都頗感失望——連許攸這個外地派的謀士代表都不據理力爭,還能指望本地派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