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906頁

    所以李素管得那麼細,也著實會觸犯一些豪強的利益。

    一方面,是漢末並沒有「專利法」,也沒有智慧財產權保護。所以很多豪強莊園的農業手工業生產方法,只能用保密的方法來保護自己的獨門利益。

    這一點,看看東漢後期的農書《四民月令》就知道了,很多都是世家大莊園式的經營寶典,跟後來北魏以小農經濟為主的《齊民要術》完全不是一個風格。

    而李素派人干涉那些大地主們怎麼規劃種植、派小吏強行貼身視察,過程中肯定會發現某些私藏了絕活兒的世家莊園主們的獨門種田秘密——雖然這些秘密,李素自己未必會覺得先進,但畢竟還不是所有人都懂的,他們藏著掖著,還是可以贏得多年的相對競爭優勢的。

    要是大家都學會了高效的有科技含量的種田技術,那豈不是不讀書的窮逼都能種田種得好了?生產科學知識一普及,還怎麼指望沒文化的窮逼們荒年過不下去、不得不賣地維生?那還怎麼土地兼併?

    不過這些矛盾還算小的,主要是關中世家好歹也被董卓李傕郭汜殘害了兩輪了,頭鐵的死了不少,活下來的多多少少也害怕軍閥不講道理,所以李素也懶得搭理。

    亂世看軍閥,戰事平息了才看門閥。  

    要不是在現實世界裡,而是換到那種拿「如何與世家豪強作鬥爭」水文的三國小說里,這點戲份起碼能欲拒還迎水個十來萬字。

    但是,除了這方面的矛盾,李素的精細化管理,還有惹出其他一大堆矛盾。

    首先是他大修翻車的事兒,見效慢,一些老派官員覺得他勞民傷財。加上技術本身不普及,是李素推廣的,有些以清廉著稱的硬骨頭文官多少懷疑他在這個過程中有沒有貪工程款。

    畢竟外行審計官員看不懂技術的時候,是最容易懷疑工程師黑錢的,這一點古今皆然。而李素這人向來生活奢靡,這方面恰好容易讓人聯想黑點。

    最後,就是李素逼著百姓滅蝗,在民間信仰和鬼神方面也觸及了不少人的盲區。歷史上直到唐朝,姚崇滅蝗的時候,依然很多人覺得蝗蟲是天意,是天降災異懲戒人君修德的警示,要修德才能驅蝗,不能武力撲殺。

    還有人不顧李素的《殿興有福論》明明已經取代了董仲舒的「天人感應論」成為新官方意識形態了,只因為他們自己老了、年輕的時候讀書讀的是董仲舒的《春秋繁露》,是天人感應論,就繼續跳出來攻擊李素不敬神明、敗壞德政。

    最後,因為李素組織苦役營的囚徒、戰俘大規模吃蝗蟲,也鼓勵安定郡北地郡馮翊郡的最貧窮流民吃蝗蟲。雖然他教導了具體該怎麼吃,但畢竟受限於通訊與監控手段,到了地方上執行肯定有走樣,很多蝗蟲吃法有問題,難免吃死了人。  

    那些覺得不能滅蝗的老夫子,就把吃蝗蟲吃死人也算在李素頭上,言之鑿鑿私下流言說「吃蝗蟲吃死的都是上天在警戒漢中王和京兆尹,不能試圖妄改天意,不能以術代德」。

    李素是沒空騰出手來收拾他們,他每天一個個縣一個個鄉走訪勸農視察整改情況都來不及呢。

    一直到五月下旬,隨著劉巴、國淵、蔡邕他們分別到了。劉巴可以在免稅和財政手段方面支持李素,而國淵可以在種田的工程科技方面支持李素,有了這兩個大司農丞/工曹級別的副手,李素才能騰出手來管管意識形態方面的瞎流言。

    另外,跟著劉巴一行人同時抵達關中的,還有劉備的一些家眷,和李素留在漢中的婢女,以及一些被要求留在關中的將領們的家眷、外加該回到萬年縣就藩的萬年公主劉妙。

    這些人都是四月底的時候,劉備覺得長安快拿下了,傳信回去讓他們來長安,五月初啟程的。

    劉備的正妃吳莧還是沒來,主要是嫡長子劉永才兩個月大,實在怕旅途舟車勞頓對小孩子不利,所以繼續住在南鄭。

    蔡邕來的時候,當然也沒帶女兒蔡琰,蔡琰算算時間大約要今年九到十月份生產,如今還住在成都。

    其餘關羽張飛等將領的家眷全部沒來,因為關中糧食太短缺,張飛在五月十五這天,已經啟程帶著全部殘餘的兩萬多南方蠻族山地兵部隊回益州了。  

    而且是直接把軍隊帶回巴西和南中四郡暫住,未來兩年哪怕要平定涼州,那也是騎兵部隊作戰為主,沒必要徵發那麼多山地戰的蠻兵部隊。未來就算要用山地兵,估計也是為了南方戰場的統一了,或者是對荊州北部地區動手。

    而關羽也帶著幾萬漢族步兵和數千騎兵,回到漢中駐紮,而且在漢中就地轉入屯田。今年已經五月份,種主糧作物是來不及了,但還可以種一季豆子,或者到上庸郡的沼澤地區多種一些芋頭,解決部隊本身的口糧,自給自足。

    所有高級將領當中,只有趙雲的妻子樊娟來了長安,後續還需要趙雲和馬超的騎兵部隊防守郭汜,或者是來年糧食緩過來之後收復西涼。

    其他一些擅長騎射和北方作戰的中層將領,如太史慈、高順、徐晃也會留下,轉隸趙雲部下,他們的家眷也都接來了。

    ……

    五月二十三這天,錦瑟繡瑟姐妹倆,帶著二十個美貌侍女,坐了幾輛馬車,慢吞吞進了長安。

    跟她們一起的,還有萬年公主劉妙。劉妙按說是要回萬年縣的,但她說萬年縣的公主府邸多有殘破,大災之年也不想靡費錢財修復,就想在宮裡借一間地方住。劉備當然也不會為難她,就允許了這個名義上的侄女兒在長樂宮找個個偏殿住一年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906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