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0頁
他順水推舟,建議明年開始,讓李素先半休假地出鎮揚州,順便可以打理一下他的封地。
當然正式的名義是總督東部沿海各州,一邊重建戰後秩序、負責當地種田建設,一邊籌備對付公孫度。
丞相督師在外,這種事情也是有名頭的。歷史上諸葛亮在劉禪任內就長期督師在外。而哪怕是天下已經統一後,這也是有先例的——當初西周初年,武王伐紂成功後,周公輔政,不就是東西各留一個輔臣就地治理、分管天下。
因為西周初年,商紂餘孽不服,還有東夷的種種異動嘛。劉備現在剛剛滅了曹操,休養一兩年,隨後讓丞相就近管理最東邊的新光復地區,加上一個揚州,過渡兩年,也很合理。
算是「如周公故事」。
考慮到大漢制度之前規定過,總督地方數州事務的,任期一般為一年,追加特批也不得超過一年。所以這次還是給兩年時間,(從204到205年),
再把諸葛亮也打發出去,出鎮徐州。畢竟這一世的諸葛亮積攢的中樞職務經驗已經很豐富,反而是當地方官的資歷比較少。
雖然當過河南尹和司隸校尉,級別很高,但實際掌握的地方很小,都是因為地盤靠近京畿,才官級虛高。
就好比諸葛亮只管過地級市和直轄市,卻沒有真正管過一個省。
現在放出去全權處理徐州各方事務,再給諸葛亮一個恩惠可以經營建設一下他的老家,也是兩全其美,補足履歷,便於其成長。
另外,李素和諸葛亮分別到地方之後,原本在地方上多年的一些文官,也正好收回中樞,調任九卿補足履歷,準備將來升到三公。
在荊州多年的魯肅,去年就已經回到中樞,擔任九卿了。
而揚州布政使顧雍,在李素總督東部沿海各州後,也可以調回雒陽,讓顧雍也補足九卿的履歷,當一部尚書,為將來的進一步重用鋪墊履歷短板。
相信用不了幾年,隨著鍾繇完全退居二線,老一輩三公漸漸退下。魯肅、法正、顧雍這些人才,乃至諸葛瑾諸葛亮兄弟,會逐步遞補到三公級別上來,以及尚書令、侍中。
一輪中樞高層文官和封疆大吏之間的輪換調任,安排得明明白白,既培養了人才團隊,也避免了久居某個位置導致勢力盤根錯節、尾大不掉。
李素的出鎮地方,也成了「帶頭表率」,顯得非常合理:
不是丞相想出京偷懶,去東方新占領區遊山玩水,他只是給顧雍和魯肅做個表率,讓顧雍和魯肅別在地方上經營太久不想入朝。
跟劉備把一切規劃談妥後,李素在這次朝見商議的最後階段,還向劉備展示了一些幾個月前周瑜投降時,帶來的有趣玩意兒和蠻夷航海人才。
不過,劉備不懂技術,也不懂航海,所以沒怎麼聽懂。
他只知道要知人善任,用人不疑。所以吩咐李素不用請示,到了揚州之後,覺得該怎麼做就怎麼做。哪怕是周瑜,也可以重用。
有利於大漢發展航海、威懾海外蠻夷的一切因素和技術、管理方法,都可以拿來借鑑使用。
……
這次跟劉備的深入溝通之後,李素又繼續在雒陽待了三四個月,料理日常政務。
順便多次召見了周瑜,向周瑜了解海外情況,以及周瑜這幾年來掌握的新航海經驗。
李素的打算,是等中秋之後,天氣涼快了,跟劉備請三個月假期,然後走走停停,南下揚州,入冬之前回到封地會稽郡。
畢竟夏天太過炎熱,李素並不想大熱天的到南方去,入冬時到揚州剛剛好。
而總督東海諸州事務的任期,可以從明年正月開始算,今年冬天的三個月就只算是丞相請的假。
不過,從五月到八月,李素也不算閒著,因為他跟周瑜的多次溝通,還真是收穫不少。以至於從六月份開始,李素捐棄前嫌,幾乎每個月都要請周瑜來丞相府幾次,匯報工作介紹航海經驗。
連帶著李素的弟子諸葛亮,也來了好幾次,每次都跟著旁聽切磋。
周瑜年初進京的時候,劉備封給周瑜的官職是橫海將軍,並且可以繼續兼管夷洲的領地,統領舊部。
只不過,需要允許朝廷往夷洲派遣文職的地方官,周瑜只掌握地方上的軍事防務,內政和監察要逐步讓渡給朝廷。
最初周瑜內心還是有點牴觸的,主要是孫權的忽然遇刺,導致周瑜的歸順行徑被蒙上了陰影。
不管周瑜是否真心降漢,他畢竟曾經是孫權的下屬,所以他得表現出對故主家族的「義」,不可能在孫權剛死的時候,就立刻實打實為朝廷出力。
李素也知道這點,所以勸劉備把周瑜高待遇養了幾個月,但不去問他正事兒,冷處理一段時間。
後來曹丕和許褚也被處決了,案情真相大白,確實不關朝廷的事兒。又過了三四個月,周瑜為故主寄託哀思無心公務的時間,也超過了百日,大家都把周瑜的義氣看在眼裡,這才漸漸正式起用。
隨後,周瑜發現李素確實是人盡其才,而且真心關心大漢的航海開拓事業,這一點上跟周瑜算是志同道合。
周瑜內心也是希望揚威異域,為大漢開拓海外的,既然跟著李丞相干可以實現抱負,青史留名,他腦子也扭轉過來了,把他這些年的心得收穫誠懇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