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7頁
但與之對應的,酒量差的人就會很遭罪,拿不到銀器還會偶爾挨幾鞭。好在張飛心情始終不錯,也不會怎麼狠大,意思意思就過去了。
這種惡劣的酒文化,還是讓不少旁人心驚膽戰,觀察了足足五六天後,有侍衛小校和幕僚書佐看不下去,就來找龐統商量,希望龐參軍勸勸車騎將軍。
「龐參軍,事兒不能這麼下去了,這薊城的圍攻都還沒準備完呢,主帥就這樣每日在醉鄉之中,如何是好?可不得誤了大事,還得勸勸吶。」
然而,龐統也是個「喝酒誤事」的,這次他選擇了「無視風險」,還經常假裝跟張飛一起喝到酩酊大醉,別人來求他勸諫,他還無所謂地說:
「薊城廣大,修築圍困營地不易,非一月半月無法展開強攻。日久易師老兵疲,正該趁初到時,一張一弛,不可苛責將士。
反正還沒開始打呢,喝個十天八天誤不了事兒!到了真開打的時候才好用命!這陣子反正都是力氣活兒,讓徐公明看著點就是了。」
龐統居然還滿口的「一張一弛、文武之道」的論調,強調車騎將軍不容易,離家十六載方得衣錦還鄉,不得好好找補找補?
滿營將校幕僚書佐無不搖頭嘆息,卻也無可奈何。
五月二十,開始著手圍城後的第十天,也是張飛開始衣錦還鄉酗酒的第十一天。
攻城方已經把從昌平東南到房山東北的連營甬道修得差不多了,也就是把張飛和徐晃自己的兩大營地連接了起來,確保薊縣西北到西南全部被團團圍困。
徐晃便來請示,下一階段是否要按計劃繼續施工,把昌平的攻城陣地再往東邊延伸修建,以分薄城中守軍兵力,從目前的「圍二缺二」進一步完善成「圍三缺一」。
畢竟根據兵法常識,對付大型城池,就應該擴大攻擊面以攤薄守軍防禦力量、尋找薄弱環節。
薊縣作為幽州州治、燕國故都,城池面積還是比較大的,袁熙還有三四萬比較精銳的主力部隊守城。
而攻城方也才八萬,兩倍多的優勢,並不足以碾壓,還是要講講攻城技巧的。這才有了張飛讓人多修望樓、利用交叉視野觀察城內守軍防務虛實,以便作出針對性調整——
這一點張飛很熟,因為六年前攻破長安城時,諸葛亮就是發明了這一招,來觀測巨大的長安城內,十萬李傕軍的布防虛實。
而當年李傕就是死在張飛之手,那場戰役他和二哥都是全程親歷,以至於都多多少少形成路徑依賴了。後來再遇到超級大城的攻堅,張飛首先想到的就是當年攻長安的戰術部署。
這種路徑依賴,其實是有點瑕疵的,因為六年過去了,技術對抗升級,當年奏效的招數也未必能繼續奏效——
就拿半年前的「昆陽之戰」為例,那場戰役中,諸葛亮就演示了「如何修建高峻的空心角樓以廢掉城外井闌望樓的觀測效果」。
可以說是左右互搏,以子之盾守子之矛,諸葛亮自己升級疊代守城技術、把本人六年前發明的一項攻城技術給克制了。
可惜,袁熙身邊缺乏大才,至少是缺乏工程技術領域的大才。千里之外的燕地,消息資訊也遲緩滯後。
以至於始終沒人學習到這個半年前發生過的案例,依然沒想到怎麼針對性地緊急加固改良薊城的防禦設施,防止張飛窺測虛實。
諸葛亮自己出的題、時隔六年又自己出了標準答案,卻沒人注意到和及時學習這份標準答案。
當然,這麼說其實還有點冤枉袁熙手下的謀士們了。
嚴格來說,這些人里其實是有唯一個智商和思路足以跟得上諸葛亮半年前案例課的人的,但那人出工不出力——很顯然,這裡說的就是劉曄。
劉曄的工程技術學習能力還是不錯的,他是關東諸侯陣營內,唯一一個這方面比較專精的謀士,但事到如今,他已經懶得再去轉化吸收諸葛亮的案例成果了。
他知道袁熙快完蛋了,何必多此一舉呢。劉曄現在每天的心思,就是琢磨如何安全地反正。
……
然而,不管「繼續修建包圍面更廣的圍城甬道和望樓陣地」這個路徑依賴之策,有多麼的正確,每天酩酊大醉之中的張飛,居然生出了「輕敵」之狀。
他讓徐晃不用著急,只要讓昌平營地的軍隊,繼續往東修、圍困威脅薊城的東北角防區即可。
而張飛自己的部隊,本來也應該跟徐晃同期配合、從薊城的正南方往東南方延伸陣地、最後只留下正東門不攻打,逼迫袁熙在守不住時,從這個方向逃跑。
現在,張飛因為「喝酒誤事、醉心於衣錦還鄉」,把這事兒暫時擱置了,覺得光靠徐晃那一側慢慢爬就夠了,薊城這種地方,遲早猛攻鐵定拿下。
有些謀士勸張飛不可懈怠,都被大醉的張飛罵了回去。
然後繼續找人喝酒,漸漸擴充到了找涿郡的各種降官,暗暗觀察。試圖從中甄別出一兩個投降最不誠心、跟袁熙關係最密切、是迫不得已才投降的傢伙。
張飛自己不會看人,就讓每天也跟著大醉的龐統一起幫忙看。
最後,還真是功夫不負有心人,沒幾天就甄別出一個類似於「幽州曹豹」人設的涿郡地方官——
那人是上個月被殺的原涿郡太守溫恕的幕僚,而且跟如今在薊城藏身的溫恕之子溫恢也有點交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