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0頁
哪怕到了現代社會,韓國人也一貫以弓箭自傲。所謂東夷,不就是東邊那些「一人弓」的民族麼。
從造字上就看得出來,一人加弓是為夷。
「嗖嗖嗖」地箭矢破空之聲,凌厲呼嘯,趙雲還未接敵,便被每輪數千根的箭矢襲面而來,如疾風驟雨,而且綿綿不絕、次第銜接。
但尉仇台預想中的人仰馬翻並沒有出現,更多只是勁矢鏗鏘彈射在鐵架上,隨後迸著火星彈開——
扶餘人的弓,本體質量還是不錯的,用大量動物筋腱纏繞加強彈性,所以箭矢的動能勁道很足。只可惜箭簇不夠鋒利,用不了上等鋼材打造的破甲簇。
趙雲如同從飛蝗中破陣而出,凌厲直撲,立刻在來不及保持距離、也還沒想到要保持距離的扶餘騎兵中間,掀起了一陣腥風血雨。
那感覺,就像是馬路上堵車的時候,來了一輛不管不顧的坦克,一路碾過去開道,當者無不齏粉。
數百扶餘騎兵,幾乎在相撞的一瞬間,就被屠戮落馬,鐵蹄踏碎頭顱的詭異聲響不絕於耳,讓悍勇的漁獵民族亦止不住膽寒。
尉仇台的瞳孔劇烈縮放了幾下,剩下的滿是駭然。
趙雲就是這樣拿著十分之一的人數、直愣愣衝破他的包圍的?!對面明明只有兩三千人啊!你都被包圍了,不該表現出一些軍心潰散麼?怎麼被包圍後士氣方面跟沒事兒人似的?
這完全不符合兵法預期!東夷北狄,他們世世代代刻在基因里的對付漢人的妙招,就是虛張聲勢、「凌踐使之大亂」,然後才跟狼群屠羊一般把漢人幹掉!
其實別說東夷民族了,哪怕是公孫瓚,當初學練白馬義從,那也是以夷制夷,學了他們的長處,知道輕騎的關鍵就是用聲勢嚇住敵人,敵人一亂,後續都好說。
可是,趙雲的人馬,十分之一的人數、身陷重圍被四面亂射、但就是不亂、還堅定地朝著尉仇台的方向眾志成城地瘋狂突擊!
所有漢軍鐵騎心裡,其實只有一個念頭,可惜尉仇台不知道:戰前趙雲已經告訴他們了,過河之後,死戰三日!要麼拖住等到太史慈來!要麼幹掉敢於野戰迎擊的敵軍主帥!要麼死!
上下一心,加上大漢十幾年南征北戰建立起來的信心,以及趙將軍的威名,如今漢軍鐵騎的士氣,簡直堪比破釜沉舟時的項羽部隊。
大意了!一開始就不該聽那坑妹夫大舅子的說辭!搞什麼「趁敵半渡而擊」的野戰!就該堅決守城的!
尉仇台眼看趙雲就要殺到自己面前,左右親衛全部在阻擋之下紛紛被成批屠戮,不得不開始退卻。
其實,尉仇台確實是可以退卻的,他一開始不甘心退卻,也是怕部隊覺得主帥潰敗,反而導致己方軍心瓦解。
果不其然,尉仇台的大旗開始後退後,仗著輕騎兵的速度優勢,趙雲還真追不上瘋狂逃命的尉仇台。
但原本被尉仇台交代了要「各自為戰、包圍襲擾」趙雲的扶餘、三韓騎兵其餘各部,也出現了動搖。他們根本無法堅定執行尉仇台的戰前交代。
無數基層將領心中開始琢磨:主帥的中軍大旗退了!旗陣亂了!我軍是不是敗了!咱這些人還要繼續死磕麼?看上去射了那麼多箭矢,也沒射死對面幾個人馬俱有鐵甲的怪物!
這就是早期東北漁獵民族,和後來蒙古人那種圍獵戰術最大的區別。
後來的蒙古人之所以尤其強,騎射技藝還是一方面,關鍵是蒙古人的指揮系統,可以做到幾路大軍分進合擊時、可以做到真正的「扁平化管理」,互不統屬自行指揮、見機行事。
而扶餘人還做不到。
扶餘人有一個王,而這個王是不能死的,王如果敗退了,全軍士氣也會崩。王一開始交代的作戰計劃,也沒人會繼續執行。
這跟蒙古人的「西征的時候速不台和拔都互相不怕對方那一路的主帥死了,反正不管友軍主帥死不死,我都打自己的。友軍主帥敗退了,我的士氣也不降」。
做到沒有任何一個會被敵人「攻我之所必救」的點,才能做到任何一個點被機動性更弱的敵人盯住咬死了突擊,都能放心大膽不怕丟臉地直接撤,想怎麼撤怎麼撤,還不影響其他各部的追擊和士氣。
所以,尉仇台期望的「我被趙雲追著逃,其他沒被趙雲追的友軍可以咬住趙雲的後軍持續對趙雲輸出」的場景,就因為扶餘人有一個必須救的王,而沒法實現。
有首,就會怕斬首行動。
沒有首,才無首可斬,能跟細菌病毒阿米巴一樣黏死敵人。
尉仇台苦苦爭取到的把趙雲重重包圍的機會,就因為他自己撐不住不得不逃亡,徹底葬送掉了。
追在趙雲後面尾隨射箭的扶餘騎兵,漸漸因為恐慌己方的王已死、不知中軍主陣的情況,變得惶恐怠惰、裹足不前、追著追著就掉頭轉向、或者往兩旁散開,越走越少。
戰場上詭異的一幕就此出現:大部分三韓和扶餘部隊,並不是被趙雲突擊而潰散的,而是跟著趙雲跑了一陣,不知不覺人數就越跑越少了。
趙雲打了一輩子仗,也是第一次在實戰活學活用中,體會到這種奇妙的、前所未想的打法。
敵人有王,有必須救的目標,對我軍居然是一件好事。
只可惜,鐵甲騎兵的耐力終究不足,速度也遠比輕騎兵慢。趙雲能夠追散扶餘騎兵,卻沒能畢其功於一役、直接追斬尉仇台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