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1712頁

    不過,看到趙雲終於忽然動手,把己方數千步卒在短短一盞茶的工夫里就擊殺屠戮,對面的蠻王區連卻絲毫沒有驚訝和痛苦之色,反而是有些驚喜。

    趙雲居然幫他解脫了決策之苦!趙雲居然在表面上步兵對戰形勢大優的情況下,主動派出了騎兵全力衝鋒!

    「趙雲總算讓騎兵上了?快,把我們的戰象也全部派上去!專挑趙雲的騎兵對付!別去沖漢軍的步弓手方陣!他們有火藥箭!」區連喜出望外,以為自己絕處逢生,連忙做出部署。

    此時,前方的蠻族各部酋長,早就在內心把區連這個名義上的王罵得狗血淋頭了,痛恨於區連的保存實力,遲遲不讓象兵上陣。

    戰象終於殺上來後,他們也普遍鬆了一口氣,就等戰象把趙雲的騎兵徹底克制了。

    ……

    短短半炷香的時間,趙雲親自率隊衝殺,剛剛實現他此戰之中百人斬,殺穿敵軍陣勢數重,刺死酋長五六人。

    終於,區連把全部的象兵壓了上來。足足四百頭久經訓練的戰象打頭陣,後面還有更多平時運貨的役象,總數竟然達到了千頭之多!

    不得不說大象這種生物,越是到南方熱帶雨林氣候,就越是密集容易搜集馴服,所以到了林邑南方,大象的規模已經到了恐怖的程度。  

    這一點,要是不信的話,可以看看後世去雲南旅遊和去泰國旅遊,遇到的大象數量能有多大差距。

    歷史上,火藥兵器出現之前,外來統治者很難在熱帶雨林地區建立統治,疾病和水土不服、蚊蟲肆虐固然是最主要的原因,但熱帶土著恐怖的擁象規模也不容小覷。

    三個騎馬的騎兵,就要對付一頭大象!這個兵力對比,也是趙雲多年征戰從未遇到過的嚴峻。

    之前他雖然三度破象,經驗極為豐富,但第一次打的時候人象比至少是二十倍,後續至少也是十倍以上,如今只有三倍,挑戰前所未有。

    ……

    趙雲也不禁深呼吸了幾口,然後吩咐部隊井然有序地掏出裝了火藥和硫磺、毒煙燃料的鐵罐兵器,準備投擲破敵。

    很顯然,趙雲是有備而來,既然出征前就知道要打的是林邑蠻子,他又怎麼會不提防大象?

    步兵如何破象,這個問題好解決。但趙雲也知道,敵人已經知道了漢軍步兵能破象,後續戰役未必還會用戰象來沖射竄天猴的步弓手方陣。

    如果拿戰象去打其他不太好反戰象的兵種,那也不得不防。

    趙雲一開始試過讓騎兵部隊學幽州突騎,以騎弓游斗拋射竄天猴箭矢驚嚇大象、保持距離。  

    為了這事兒,他還特地要求軍需部門給他的戰馬生產了新式的噪音遮蔽轡頭,把馬的耳朵堵上,防止竄天猴的尖嘯把戰馬也一起驚了。

    但是後來發現效果不是很好,竄天猴獨特的火藥尖嘯本來就是特地用來驚嚇大型動物的,對大象都能嚇得那麼顯著,何況是馬呢。除非是再改良配方,降低威力,但那樣對象的效果也會衰弱。

    另一方面,適應南方戰鬥環境的騎兵,幾乎沒有幽州人,因為幽州人到了熱帶,病死率太高了。

    趙雲這次雖然帶了騎兵,但人員幾乎都是從揚州荊南調的,這些人也不擅長騎射,幾個月的倉促訓練根本搞不定。

    種種不利因素夾擊之下,逼得趙雲出戰前不得不去找李素想辦法,把他的擔憂說了,請無所不能的司空幫忙想想看解決之道、另闢蹊徑。

    李素想了想之後,給趙雲配屬了守城戰時用來往城下砸的投擲兵器、一種漢軍已經裝備的火藥爆炸毒煙罐。

    這種火藥罐爆破聲音還是非常響的,而且火光也還算猛烈,還有持續燃燒和有毒的黑煙,基本上跟原本歷史上南宋時那些守城的投擲彈兵器差不多了。

    就是預製破片技術還不成熟,指望彈片殺傷的效果很差,只能是臨時加點鏽鐵釘鐵屑碎石,增加破片數量。  

    但最多也就幾十個碎片,炸開後彈片砸不到人就沒效果了,只能指望火藥那點爆破氣壓把人震出點輕微內傷。

    不過,這樣的兵器,用來給騎兵反大象,還是比較靈活的,可以作為一個有力補充。

    首先這種鐵罐只要點了導火線後,稍微吹幾秒,扔出去,導線燒完了才會炸,所以出手的時候沒有怪叫巨響,也就不會驚嚇到擲彈兵自己的馬。

    而之所以這種兵器成型後用的是鐵罐而非陶罐,也是因為引信問題上走過彎路——李素一開始拍腦門,被後世的《赤壁》電影誤導,覺得擲彈兵直接用陶罐裝藥就行了,還省錢。

    結果這種武器的第一次實戰,就吃了虧,啞彈率極高:

    因為這個時代還沒有「觸髮式引信」,都是要點了導火索燒到彈體上才會炸。砸在地上的那個瞬間、撞擊本身是不會導致彈藥爆炸的。

    陶罐裝藥的結果,就是落地還沒爆,罐子先碎了,火藥撒了一地,導火索好不容易燒完,只能引爆跟導火索黏連在一起的那一丁點殘餘火藥。

    李素這才把異想天開的陶罐擲彈兵淘汰了,乖乖用摔不碎的鐵罐。

    不過,因為這種兵器本來不是給騎兵配的,還有鐵殼,所以稍微有點沉重,一個至少有三四漢斤。

    守城的時候有落差優勢,還能稍微丟遠一點。騎兵在馬上還沒法雙手扔實心球那樣扔,最多只能是單手投鉛球的姿勢,李素在趙雲出征前測試了一下,最多也就丟二三十步遠。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1712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