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7頁
其實,哪怕是在很多21世紀的人眼裡,只要是沒有來過寧夏的,也沒有特地了解過的,都會對這個地方的景色有很大的誤解,覺得這是戈壁苦寒之地,旁邊都是沙漠。
事實上,寧夏的銀川盆地部分,絕對是實打實的「塞上江南」。因為地勢低洼,湖泊眾多,氣候宜人濕潤,等於是八千平方公里的盆地,把周邊的水都匯聚過來了。用周邊十幾萬平方公里的戈壁和乾燥草原,換取了這裡的肥沃。
哪怕是後世從衛星地圖上看,都能看到黃河在流經銀川盆地時,河的寬度都陡然變寬了五倍以上!水流速度也變得平緩了。(註:可以自己打開百度地圖看一下,黃河中上游普遍只有兩三百米寬,到銀川附近一下子有一公里以上寬)
事實上這就是一個用變寬的河床充當水量調蓄庫區的效果,類似於長江上的雲夢澤彭蠡澤,只不過那些湖是長在長江的某一側,而銀川郡這裡是黃河本身變寬好多倍。所以銀川郡周邊才有不亞於江漢平原和鄱陽平原的肥沃程度。
說句難聽的,只要農業開發搞得好,這兒單位面積的農業產能,是能媲美劉表手中最膏腴的南郡江陵地區的,也就孫策手上的太湖平原能更肥沃一些。只可惜漢人自從東漢以來,完全把這地方的統治荒廢了。
……
「真是匪夷所思,誰能想到這地方的百姓真的是種水稻的,而不是種麥子。自從離開蜀郡和犍為到了北方之後,我就再也沒見過種水稻的田了,都快三年了。」
坐在自己新改良過的重型西部大篷車上,在平緩的黃河上流淌,看著兩岸一片片剛剛抽秧積滿了水的稻田,諸葛亮的內心正在被不斷刷新。
可以看見,岸上有很多羌族唐蹏部的歸化部民,正在漢人移民的指導下,笨拙地學習種水稻。羌族也算是半農半牧的民族了,種田還是會一點的,只不過原先從來沒種過水稻,不熟悉這種高產而勞作辛苦的作物,一時不習慣罷了。
種植北方旱地的農民,很多都是連育秧—插秧—拋秧這類環節都從來沒掌握的。因為種麥子時田裡不用蓄水,旱田都是直接播種種子的。漢朝時寧夏這地方農業沒有充分利用起來,也跟從來沒有從南方移民回種水稻的百姓過來,有一定的關係。
而今年的南方漢人移民,依然是千里迢迢來自益州,這也是為了一方面疏散人口稠密的益州地區的增長,另一方面也是穩固對涼州統治的建立。
畢竟益州沒有經歷多少戰亂,算是如今漢末人口和生產力保存得最完好的一個州。不算拆出去的滇州,益州腹地始終有五百萬以上人口。
按照自然增長率,哪怕李素每年移民走二十萬人,益州的人口都不會減少,只會把當年新增出生超過死亡的餘額移走,還能緩解益州底層赤貧分不到足夠田地的問題。
當然了,李素如今已經不是益州牧,所以移民的事兒他不能直接下命令,還得委託一下許靖和諸葛瑾,由他們具體組織。
最後諸葛瑾也是從益州相對北部的廣漢地區找了兩萬多戶赤貧少地的窮人,按照去年的方式,年初秦嶺剛化雪就開始移民,還帶了一部分林邑稻的存糧和足夠的種子,爭取到銀川郡之後可以趕上種植至少一季秈米。
畢竟去年李素和國淵已經成功過一次了,有移民經驗,運輸手段交通工具道路情況也一年比一年好。
加上益州這兩年沒打仗,糧食比較富餘。歷史上支持北伐都支持得起呢,何況只是花點糧食辦移民。
移民組織變得更加高效之後,絕對可以保證農民安家後還有足夠的農時種地。
南方秈米能種兩季,到北方後只種一季時間完全來得及,也不用太早播種。因為北方畢竟氣溫低,哪怕再潮濕灌溉充分也種不了兩季。
但寧夏單季產量和稻米質量都比南方好一些,條件允許的年份還可以在收割完成熟稻穗後等一兩個月,等「二茬稻」成熟,也能補充大約兩成多的產量。
(也就是只播種一次、但收割兩次。要注意收割的時候只把成熟透了的稻穗割掉,下面的杆子要儘量保持完好。這樣過一兩個月後,會有一部分之前被抑制沒有發育成熟的籽粒二次成熟,但產量只有第一波收割的五分之一左右。)
這些具體的農業技術李素當然是不懂的,但也不用他懂,自有在涼州各郡奔走勸農、普及農業技術的典農中郎將國淵,組織手下的小吏技術員們一個個鄉村下鄉去督導掃盲。
……
見到了銀川郡的欣欣向榮後,諸葛亮的詫異程度還算是好的。他雖然之前沒有行萬里路,但好歹是讀萬卷書了。從地理書上大致知道過前人對北地郡北部黃河沿岸的描述,籠統知道這兒「水資源豐富」,只不過沒有親眼見到之前、感受沒那麼直觀。
相比之下,黃月英和李素那幾個女人,就徹底傻眼了,她們畢竟連相關的書都沒讀過。
還是李素比較靠譜,他前世雖然沒來過寧夏,但好歹看過《舌尖上的中國》和《一城一味》這些美食紀錄片,從屏幕上直觀見識過這裡的風光。
他的沉穩表情、絲毫不意外的氣定神閒,落在馬超派來的護衛騎兵軍官馬岱眼中,就顯得非常料事如神了,不管什麼都不能讓他驚訝。
大家在水流平穩的黃河上,一直開到銀川城下,才準備登岸,而李素內心的《舌尖》印象已經被勾起,忍不住跟紅顏知己和弟子們炫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