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7頁
一開始雙方體力還充足、不存在打累了的士兵撤下來替換的問題時,情況還好說一點。
一旦體力下降後,沮授那邊前排可以依次後退。因為戰場很寬闊,長槍方陣、大戟方陣之間都有甬道給前排疲憊士兵退下來。
只要沮授讓人輪換一批後,關羽這邊得不到輪換、怕在缺口處形成「高峰期擠地鐵、上車乘客和下車乘客在車門處形成擁堵」的混亂局面的話,關羽就完了。
戰場上可無法約束部隊「先下後上」,敵人也不會給你這個機會。一旦跟京城地鐵那種「下車乘客被上車乘客重新擠回車廂」的情況發生,被擠的士兵只有死路一條。
關羽沒辦法,他是只能選擇「車廂里的人全部有序下車整頓,留一些死士斷後」。
他一開始派兵的時候沒有派很高比例的鐵甲陷陣士打先鋒、而是用了相當比例的皮甲士兵,也有這方面的考慮。十幾天前他第一次打的時候,沒有經驗,為了儘快破口,一開始投的都是鐵甲兵。
結果敗退下來的時候,光是留在敵人防線後面被繳獲的損壞鐵甲,就達到了幾百套。現在關羽是吃一塹長一智調整了部署,讓一部分體力保存還算不錯的部隊擔當斷後。
而且這樣可以爭取時間,讓分批撤退的前幾批士兵,看看有沒有戰死戰友的鐵甲,撤退時儘量帶回來減少繳獲。雖然實際上戰場那麼亂,還是比較難操作,總有相當的遺留。
一個上午的血腥廝殺,最後只是數千人規模級別的換命,袁紹方的傷亡確實多不少,但總的來說就是消耗戰,不可能打成殲滅戰,關羽幾乎就沒有抓到俘虜,更沒有穿插包圍成建制地消滅敵人部隊。
最後退下來清點,關羽一方傷亡了兩千二百餘人,關鍵是傷員竟然才九百,可見戰死者有一千多——因為關羽一方放棄了戰場撤退,打掃戰場的機會留給了袁紹一方,所以一些重傷員失去了行動能力,沒法撤下來。
對面袁紹死傷了多少目前不知道,但是根據觀察,估計在四五千吧,但戰死比例比關羽低得多,估計也就死一千五百人。
這種消耗換命,怎麼能提得起名將的興趣呢?
黃權看著關羽退下來,心中悵然,無奈長嘆:
「看旗號,今日具體指揮士卒跟太尉搏戰的袁軍將領,似乎是張郃與高覽二人吧?沒想到,張郃高覽之類名不見經傳的積累資歷之輩,在沮授的監軍督戰下,也能調度出如此戰力,讓袁紹軍變得那麼有韌性,當真令人嘆為觀止。
長安朝中文武,乃至陛下,沒有見到如此血戰的態勢,還想誘敵出戰、野戰包圍速勝,確實有些苛求了。請太尉勿憂,我回京之後,一定懇切向陛下分析軍前將士的難處,不會再催了。太尉自行擇機求戰便是。」
……
戰鬥結束後,當天下午回營,關羽就忙著親自慰問士卒、看望傷員、監督醫療物資的調度。
諸葛亮則帶著黃權復盤沮授的戰術,幫黃權更好地理解,便於他回去後可以跟長安的決策層更好地解釋。
諸葛亮經過這十幾天的對抗,對於這種大兵團相持防禦戰的心得,其實又加深了幾分。而且彌補了他去年冬天寫的論述「大兵團作戰如何集結優勢兵力」的那個《兵法·內外篇》的一些細節。
畢竟,沮授能打成這樣,顯然也是對大兵團集結優勢兵力有心得的。諸葛亮明明透徹懂了這方面的兵法,依然不能破局,這說明諸葛亮原先還是缺了一些「大兵團相持時,如何利用防禦工事限制敵人機動調度和投入」的經驗,這個點要查漏補缺。
沒辦法,虛歲十九的年輕人,還是要不斷高強度實戰餵招成長。
跟沮授的對抗後,諸葛亮發現自己居然對「長城」這類軍事工事的用途,有了更新的認識:
這不是一道不讓敵人攻破任何一個點的防禦工事。而是限制敵人過牆的速度和規模,讓防守一方可以在對方過牆之後、在牆內側集結更多的兵力打陣地戰。
事實上,歷史上華夏的農耕文明,就是這麼用長城的。漢人的部隊兵力人數總是超過草原遊牧,但漢人追不上草原遊牧。
沒有長城的話,每個點漢人的駐軍總是少於草原遊牧全族擰成一股拳後的戰力。有了長城,我至少可以逼你在牆內側的這個點打集結調度後的陣地戰,不讓遊牧放風箏。
這些樸素的軍事思想,到了唐宋明這些和遊牧打得有來有回的時代,早就總結透徹了。諸葛亮沒總結透徹,主要是因為大漢的歷史上,不是跟匈奴和平和親、休養生息種田,就是武帝時候撕破臉反推了匈奴。
漢朝被匈奴壓著打的時間不久,所以這方面的戰略縱深防禦經驗總結得不如宋明深刻。諸葛亮居然要靠跟沮授的拆招來領悟這些。
「……所以,沮授這套打法,神髓就是上述這些。當然,還有一點要注意的,那就是用了這套打法,卻還在打防守戰,有個重要的前提,那就是守勢一方的兵力要多,不說遠遠多於進攻方,至少也不能明顯少於進攻方。
換言之,傳統的城池關隘防守兵法,比如《孫子》講究的是『十則圍之五則攻之』,防守堅城關隘的守軍可以只有攻防的五分之一十分之一,依然拖住很久。
我們現在有了槓桿式投石機快速破牆、再遇到這種長防線甬道防守作戰,敵人兵力還那麼少,被突破一個點就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