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9頁
張飛也不好直接用騎兵攻山攻營,雙方試探了一天,張飛就明車明馬擺下道來,直言他會沿著仇水回防、把之前沿著仇水越長城燒殺搶掠的高幹偏師堵截殲滅!看高幹到時候救是不救!
張飛也確實說到做到,帶了兩萬騎兵,配合他本部各地駐防的步兵,拉網斷路,「圍點打援」,雖然暫時無法攻破高幹的主營,卻能斷了一切試圖回防主營的外部敵軍。
雙方在上谷郡內打了一通亂戰,高幹的人馬確實燒殺搶掠了一些地方,但都沒有來得及攻破城池,主要是在鄉野間肆虐。
而被張飛關門打狗的偏師數量也不少,好幾股幾千人級別的騎兵都被堵住殲滅了,高幹可謂是得不償失。
不過,經此一事,張飛終究是一時難以徹底摸清高幹虛實,因為場面上看確實是高幹遍地開花、破壞明顯、處處攪局。
至於張飛身邊的龐統,一時沒看明白,也不是智力的問題,而是高幹太捨得下血本了——人家是實打實地分了好多股部隊、每一股至少上萬人入關來燒殺破壞,被張飛堵住的話,一下子就是數千上萬的損失傷亡。
哪有人誘敵佯攻用計,是真的拿數以萬計的真實損失去用計的?這就一下子把龐統都整不會了。龐統用計可是很考慮核算成本的。
所以高幹大軍破長城而入的消息,張飛也不可能封鎖,很快就傳到了雒陽,幾乎是飛馬信使日行五百里往回傳的。雒陽朝廷因此被暫時誤導出現誤判,似乎也情有可原。
哪怕李素的先知先覺,在這種情況下也沒什麼用了。畢竟李素前世擅長的是外交政治和算計人心,實打實的軍事指揮,本來就不是李素的專長,這方面他主要靠知道歷史才牛。
天下統一後,軍事方面的歷史知識已經完全用不上了,李素沒有上帝視野,也看不出遊牧韃虜具體會從數千裡邊境的哪個點選擇真正的突破方向。
……
「朕還沒對那些胡虜動手,他們反而敢先動手了?」
消息傳到雒陽時,近年來已經有些自大的劉備,也是真心震驚的。
沒辦法,自大這種事兒,也不能全怪劉備。畢竟大功告成、天下歸心、諸侯盡滅了嘛,這麼些年下來,誰都會膨脹的,這很合理。
短暫的震驚之後,劉備當然是立刻召集群臣,趁機宣布提前對鮮卑烏桓和袁氏餘孽全面開戰鬥。
朝中原本有一些節儉持重派的官員,在這事兒發生之前,還是勸劉備先勒緊褲腰帶多省幾年錢、挖完運河後再與民休息一波的。
但出了這種事情,而且聽說上谷郡和代郡都有個別縣城被胡狗燒殺搶掠了,誰還敢再流露出絲毫投降主義失敗主義的保守情緒?
果然,劉備的要求,比歷史上偷襲珍珠港後的表決結果還統一,滿朝全部同意為了對鮮卑的戰爭,轉入戰時體制,各方都要為前線出力。工商農稅和徭役,也全部轉入戰時。
不過,在定了調子之後,後續具體如何調兵遣將方面,朝臣們還是各有自己的看法的,也紛紛暢所欲言。
大部分人都覺得遠水不解近渴,暫時沒必要把駐紮在中原河洛的朝廷主力調上去,因為已經初冬了,再往下拖,對草原胡人而言是南下避寒,對漢軍而言卻是北上受苦。
歷來對胡人的大規模反擊,都是發生在夏天暖和的時候、便於深入北方。
而冬天只能是打打防守反擊中的防守階段,一下子前線堆太多部隊卻做不了事情,防禦戰用不上那麼多,就會導致後勤壓力大增,白白在苦寒之地多幾十萬人吃飯,吃上半年等到夏季攻勢的時候,路上轉運糧食的損耗,就已經把國力消耗掉不少了。
所以,持重派的建議,都是在北疆現有部隊之間騰挪為主,而中原腹地的朝廷主力,只是有限北上那麼幾萬人,作為查漏補缺堵口應對突發之用。
劉備聽取了這個意見之後,又問了李素,以及在鄴城的諸葛亮。他們也覺得這個方略比較「可持續發展」,利於明年的反擊,便也建議劉備接受。
畢竟,把拳頭收回來蓄力,也是為了下一次重新打出去的時候更有力嘛,冬天防守就把後勁用完了,明年夏天反擊時還怎麼使勁?
大漢這次要的可不僅僅是擊退。
權衡之後,劉備就飛馬下令關羽立刻離開自己的防區,往東機動,跟張飛聯手協防,
同時,從雒陽調遣了五萬原本坐鎮中樞的援軍,由高順帶領,先往北機動到冀州,由正坐鎮冀州衝刺最後階段運河工程的諸葛亮調度,到時候可以根據幽州前線的戰況變化,隨機應變把這支部隊派上去堵口。
……
劉備做完這些部署之後,漢軍當然是第一時間動作起來了。而打腫臉充胖子的高幹,也幾乎在上谷前線以每天數千人的傷亡、逃散規模,在那兒死撐,維持住他「人多勢眾孤注一擲」的面子。
關羽等部都開始往上谷方向調度集結。原本駐紮在幽州州治薊縣的幽州漢軍主力,也全部向張飛靠攏,一部分突前到涿鹿(懷來),一部分堵口到居庸關,顯然是不給高幹一絲一毫的機會摸到燕山防線、逼近薊縣。
不過,高幹的犧牲也不是沒有價值的,他用實打實的慘重損失,確實拉扯出了一個漢軍走位當中的空檔。
十月初九,在遼西右北平之間,拓跋力微可汗帶著遊牧各族主力,直接掐入了遼西走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