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頁
陳實剛把李素領進工場,就自豪地顯擺:「右將軍,此爐方廣兩丈,深逾半丈,爐溫甚熾,就算不用無煙泥炭只用木炭,怕是也能日出鐵數千斤,不下於當年京雒之地的國之重器。」
李素頻頻點頭,又問了一些掃盲的問題,才知道,原來西漢末年東漢初年,煉鐵就已經有了原始的「土高爐」,這並沒有什麼稀罕的。理論上用到黏土坑實現熔煉的、爐膛封閉的建築,都算土法高爐,所以只要會砌窯內溫度一千一兩百度以上的密封瓷窯,就能造出土高爐了。
東漢初年,朝廷最大的高爐就位於雒陽以東的滎陽地區(後世的鄭州),是國家官營的,出的鐵也都是供京師武庫的配套工匠使用。
那種爐子尺寸是一到兩丈長寬,但高度很矮,不到半丈,內爐膛是黏土貼壁,還沒有耐火磚技術,所以爐膛溫度最多也就一千兩百度。滎陽那座最大的熔爐據說每年為朝廷練十萬漢斤以上的鐵,折合後世重量大約是三百噸,足足占了東漢全國鐵產量的近三成。
可見滎陽的鐵爐在東漢絕對是國之重器,也是東漢皇帝確保首都附近的冶金武備能夠碾壓地方外藩的重要保障(雒陽附近的大型煉鐵基地不止滎陽一處,有考證認為司隸地區的煉鐵產量達到東漢全國的一半以上,是技術和資源密集型產業)
此時此刻,陳實在僰道這兒搞的鐵爐,最初的原理和思路顯然還是一樣的,只不過規模和工藝有所區別。
不過,李素在簡單的初步參觀後,還是有些疑惑。
李素前世雖然是文科生,但好歹中學化學會考那點知識點還是挺紮實的,純鐵的熔點要一千五百度左右,他還是知道的。
而按照工匠的介紹來估計,李素知道漢末的這種熔爐,估摸著最多只能到一千二百度,居然也能熔出鐵水——工匠當然說不出「一千兩百度」這個概念,所以當時他們的描述是「爐溫可以在純銅徹底熔汁之後,再提升一成多」。而李素知道純銅差不多是一千零幾十度,再提升一成多爐溫差不多就是一千二了。
李素就忍不住逮著現場一位工匠頭目諮詢:「這位老丈,還未請教高姓大名,這熔爐的溫度,似乎不足以熔融純鐵,你們是怎麼煉出鐵水來的呢?」
工匠頭領先不知所措地看了一眼太守陳實,然後連忙下跪:「右將軍折煞老朽了,不敢稱貴,老朽姓周名炳,右將軍此問著實懂行吶,這生鐵一物,確實不該如此爐溫就能熔化。
不過,根據老朽冶鐵三十年的經驗,生鐵此物愈是雜質繁多,熔為鐵水所需的溫度就會越低。往昔用優質木炭煉鐵時,爐溫燒到極致,也只是紅熱軟化,並不流動。但用上無煙泥炭,或是帶些硫磺的木炭來煉,出鐵的質地較差,雜質生脆,但鐵水確是更容易出。
老朽年輕時,大約是桓帝朝末年,在雒陽的滎陽爐也幹過些年頭,當時我師傅也是這般教我,後來我又摸索數年,才自己掌握了其中分寸。」
李素聽了,微微點頭,沒想到這個姓周的老鐵匠,還是個「高級人才」呢,是從雒陽周邊的國家頂級工場混過的。
李素就忍不住岔開話題,先問他是怎麼混到蜀地來的,後來才知道是劉焉入蜀的時候,重金挖了一些雒陽的軍工技術人才。
李素心中忍不住吐槽:「看來劉焉這廝,當年剛入蜀時就有不臣之心吶,連朝廷中樞的軍工技術骨幹都挖角,而且還挺有眼光,那麼重視相關產業。」
然後,李素又問了周炳各種混入雜質的燃料煉鐵出鐵水的難度對比,琢磨了好久,才總算是用前世的化學原理理解了這事兒:
初中化學課本上有一句基本知識點,那就是「純質的金屬熔點最高,合金熔點較低,合金中混入的雜質種類、分量越多,熔點也越低」。
漢末的熔爐沒有一千五百度,煉不了純鐵,就指望摻雜、以犧牲鐵的質量和純度來降低熔化難度。
所以用木炭煉鐵,讓鐵里殘留百分之幾的碳、磷、矽之後,熔點就能降低到一千兩百多,差不多就燒成比較稀的糊糊了。如果用無煙煤,無煙煤還會混入少量的硫,進一步可能降低到一千一百五十度。
所以用無煙煤煉出來的鐵質量其實是比木炭的鐵還差的,因為有了更多煤里的硫雜質,鐵更脆更弱。但好處是產量一下子能提升到二點五倍!
畢竟鐵水越稀薄,還原反應效率就越快、鐵水跟摻進去的還原劑反應速度也越快,礦石氧化鐵里的氧被奪走地也就越快。糊糊一樣的優質鐵水要兩天半時間反應完一爐,稀薄的像純水一樣的鐵水一天時間就反應完了。
這是以提升到二點五倍的生產速度,來換取產出更劣質的鐵!這也是為什麼一直到唐宋,產量稀少的「閩鐵」才是優質好鐵。浙南地區從春秋末期那些鑄劍大師,到後來福建地區的龍泉寶劍,都是用無硫木炭煉的,那裡沒有煤炭,絕對不沾染煤炭里的硫元素。
「鬧了半天,宋朝人因為引入煤炭而讓鐵產量暴漲到幾乎三倍,是以犧牲一定的鐵的質量為代價的啊……這可不是好事兒,咱要兼顧質量和產量,用來造兵器的鐵肯定還得除硫,要不就是在反應的最後環節加入別的工序……」
李素心中對這個問題很是警覺,他覺得不可以聽之任之。
想來想去,李素發現最好的兼顧的解決辦法,還是繼續提升爐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