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4頁
……
次日一早,卯時三刻,荀彧和司馬兄弟就被召見,來到了汝陽行在。
過了三層院門,進了正廳,行在的屋宇本就不大,縣衙改的嘛,所以正廳也不可能有大殿的氣派,能站下幾十個人就不錯了。
廳中兩側各站了十個頭戴白毦盔的虎賁衛士,門口廊下也是左右各十個,總共才四十個,加上陳到站在階下統領這些人。
陳到旁邊,兩側各站了三個文官,左首是魯肅、沮授、黃權,右首是法正、諸葛瑾、徐庶。
荀彧進來之前,還拿到了一份名單,明明白白告訴他今天列席的有哪些朝臣、如何排班。免得談正事前還要給他介紹人,反而不莊重。
所以荀彧是知道今天這場合,李素和諸葛亮都不在,連鍾繇和荀攸都在後方。
說不定有機會趁著劉備麾下最才智超群的幾個文官不在場,為曹操爭取一個相對更好的條件。
荀彧站定,行禮表明來意之後,還沒進入正題,先被陳到打斷,訓斥他為何不拜。
拜當然不等於跪,但至少是一個九十度以上的長揖,必須伸直手臂躬身。
不管怎麼說,漢朝大臣面君肯定是應該拜的,除非是有不拜不趨的額外恩賜。
陳到如此訓斥,當然不是他自己的意思,他也是被提前交代了的,荀彧這次來見,求和,法理上的定性應該是「乞降」。
劉備如果答應了對方開出的條件,那也是開恩賞賜曹操一個免罪留爵的機會,讓曹操自己想明白,不再尊奉偽君,改換門庭尊奉真天子。
雙方當然不是對等的談判,一方是君,一方是臣。
荀彧稍稍猶豫了幾秒,覺得也還不算過分。確實,要談判,前提就是曹操承認劉備為正朔,拜就拜吧。
荀彧恭恭敬敬按照最全套的禮節拜完,雙方這才開始談判。
確切地說,是荀彧代表曹操「陳情」。
具體的措辭,當然另有一番文縐縐的修飾,也不必全部贅述。其中大意,無非是曹操希望保留兗、青二州的治權,但也不敢奢求世襲,請陛下恩准他為朝廷鎮東,直至風燭殘年。
另外,就是曹操祈求保留劉和封給他的郡公爵位,或者說請劉備也追認郡公之爵。
最後,就是希望保舉他兒子曹昂,將來可以被任命為青州牧,或青州防禦使,終生任職——
這跟世襲還是不同的,因為曹操要求的只是兩代富貴。曹昂如今已年過二十五歲,本來就有官職在身,在劉和的關東偽朝內,有曹操在上面幫襯,曹昂的政績本來看起來就不錯,升遷也很快。曹操給曹昂求官,算不得追求世襲。
如果做到這一切,曹操願意遣散剛拉的壯丁和新擴軍,只保留一支衛戍兗、青二州的部隊,而且這支衛戍部隊名義上就是大漢朝廷的部隊。
至於曹操的易幟,那本來就是最基礎的前提條件。
但是很顯然,曹操開的價還是比較高的,荀彧轉述的時候都覺得有點不太可能。
誰讓曹操其實壓根兒沒打算談成呢,他想的只是借談判裝慫,讓劉備輕敵冒進。
劉備方面,倒也沒想逼曹操繼續抵抗,但正反兩方都覺得必須還價以顯得真實、顯得朝廷不打算輕易答應,而答應下來就是準備真的做到的。
所以法正很快代表朝廷扮演做惡人的角色,對荀彧的開價進行了義正詞嚴的斥責:
「荀公,曹操開這種條件,莫不是太沒有誠意了!而且於理不合!他要父子兩代為兗州牧,那還可以商量。畢竟先帝在時,就曾封他鎮東將軍、兗州牧。
陛下只懲戒他天下二分後、不識正朔之罪,這也可以商量。但即便是在劉和偽朝,之前的青州牧可是袁譚,袁譚還沒死呢,曹操憑什麼開這樣的條件?莫非他不是幫袁譚攻打袁尚,而是已經將袁譚傀儡了?」
曹操在關東偽朝是丞相,他確實可以代表關東官僚集團向劉備提出改認正朔的歸順談判,但法理上,他也不是什麼條件都能開的。
尤其曹操明面上至今沒把袁紹的牌子砸掉,他一直是扮演「幫本初兄清理門戶,幫嫡長子對付逆亂賊弟」。至於袁譚被他架空、張郃被他拉攏,那都只是事實,不是法理應然。
大義名分不能錯吶!
劉備當然可以嚴懲袁家剩下的人,但天罰自上而出,要罰也是劉備罰,不用曹操先幫他罰!
荀彧也是有點啞口無言,他倒是沒料到劉備朝廷那麼坦蕩,絲毫不怕髒了自己的手,也不怕拉仇恨,就要親自嚴明審判,袁家人該怎麼定都自己來。
「原以為曹公得罪了冀州世族,劉備平冀後,會想著拉攏冀州士紳人心,從而不願親自髒手判決袁家殘餘呢。
沒想到劉備那麼堂堂正正,不靠『假裝跟死者不再計較』,來拉攏殘餘的親袁世家人心。曹公這次倒是失算了……」
荀彧內心有些無力,但居然對劉備生出了一絲欽佩。
之前他也懷疑過李素教劉備的走正道、重塑朝廷信義,究竟有幾分真,但今天聽了這些,他覺得這個真的可信度,至少又提高了兩成。
不過,荀彧還是再為曹操爭取了一番,並且強調曹操之前為大漢有對外拓地之功,曾經靠徐州東海郡光營海貿、開拓三韓、耽羅、對馬等等。
現在曹操有歸順誠意,願意放棄徐州,若是再不得青州沿海諸港,便無法為大漢征東報國。請劉備考慮以皇帝身份承諾移封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