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9頁
劉備看著背後被刀削斧鑿般切落的懸崖峭壁、崩壞斷山漸漸遠去,才漸漸收回心神:
「從漢水至汝水,從此竟能如此便利。從此大漢三興,整個西南荊楚巴蜀之地,與河洛中樞都緊密相連,貨通鴻溝,直抵敖倉。
這河開得值,也不光是為了滅曹了,是為了天下的千秋大計,朕與高祖皆起於漢中、巴蜀,但天下人從此已知『殿興有福』……」
劉備自言自語,音量越說越輕,最後一句「天下再也不會有人第三次割據巴蜀」終究是沒有旁人聽見,聲音只是在他喉頭打了個滾。
旁邊隨行的諸葛亮和沮授,已經陪著劉備一路解說、商討軍機。此刻看劉備感慨頗多,最後一句話沒聽清,還以為是有什麼吩咐聽漏了。
沮授如今的官職是侍中,本來應該跟尚書令荀攸搭班子,在荀攸的指揮下坐鎮雒陽,維持日常朝政運轉。
不過劉備出兵前臨時覺得,作為皇帝也不能親征期間完全不問內政、徹底交給尚書令。所以他就折衷了一下,把侍中帶在身邊,商量政務大事、草擬旨意。
這樣荀攸有什麼請示奏章過來,劉備也好有個專業人士商量。他倒是沒指望沮授給他出軍事上的參謀意見。
另外,等五六月份之後,如果關羽要沿著黃河進攻黎陽、轉向鄴城,到時候劉備就會讓沮授回雒陽,跟關羽一路出兵。
沮授曾經做過關東偽朝的尚書令,又是冀州本地人,在審配死了之後,沮授在冀州人中的交情人脈已經無人可比,說不定可以幫關羽攻心勸降一部分敵人。
至於諸葛亮為什麼也在劉備身邊,這只是因為諸葛亮跟國淵原本是運河項目的直接負責人。
現在剛剛正式通航不久,部隊還在往前線集結,諸葛亮有必要隨駕提供保障,萬一有點技術問題他也好隨時調度解決。
李素在江東那一路軍隊,要五月中旬才會發起進攻,與劉備這一路有一個月的時間差,何況李素的智力也算是當世一等一的,最初階段諸葛亮遲到一點也沒關係,就准諸葛亮五月份再南下擔任參軍。
此刻,諸葛亮連忙湊上前詢問:「陛下剛才可有何口諭?」
劉備連忙擺手掩飾,有些話還是不適合說出來的,對誰都不適合:「沒什麼,就是說花得值,諸葛卿辛苦了,這河前前後後修了一百五十億錢吧?只有親自走過,才知道修得值。」
諸葛亮也是苦笑:「不止呢,去年臘月初,剛修通的時候,確實是一百五十億。但是到了使用的時候,發現還是有點小問題要磨合。
主要桐柏山上四季雨水變化巨大,白河、澧水、滍水上游流量深淺不定。剛修好時,實測一年估計只有四個月可以通航,得是豐水季。枯水期八個月都開不了船。
後來跟那個羅馬總工提圖斯又商議,能不能優化,追加彌補。就決定利用挖掘運河形成的地利,自然引導,尋找河畔堤外低洼之地,有天然山溪匯聚之處,圍成兩處堰塞湖,調蓄運河水位。
這樣就避免豐水期桐柏山高處下的雨水快速白白流掉,能儘量截住,等運河枯水的時候慢慢放。這樣還能在完全水平的河道內自然形成水流方向,船還開得快一些。
不過,光是加堰塞湖存水,就多花了十幾億,從臘月追加施工到二月。日後每年運營調蓄水位、疏浚清理,也得每年數億錢。
全算下來,運河總開支一百八十億,以後每年還五個億。維護之後,每年能通航的月份,可以加到七個月,雨水多的年份能到八個月。」
這個數字,已經是劉備賣戰爭國債一年半的銷售額了。或者說等於朝廷正常財政總收入(稅收)的兩年半。
而三年前,李素慫恿劉備開工的時候,可是說好了只要五十億的。
一次次追加,五十億追到一百八十億。唯一值得慶幸的是李素好歹是靠錢來解決問題,而不是跟隋煬帝那樣靠堆人命來解決。
三年多了,在南陽郡和潁川郡的運河工地上,總共事故或傷病死亡的民夫控制在了五萬人以內。
當然了,人聚集多了就會出現衛生問題,還有別的瘟疫流行,即使非常注意衛生條件,但當地瘟疫擴散出去還是避免不了的。如果把所有南陽附近的瘟疫死亡算進去,可能有十幾萬,不到二十萬。
這個數字劉備聽得也很是觸目驚心,但沒辦法,古代搞這種超級工程、開地圖編輯器就是這樣的。
李素和諸葛亮已經是很文明很能吏了,要知道哪怕是1900年前後,米國人修巴拿馬運河,工傷還死了兩萬多人呢,算上工地疫病流行和補給保障不足、壓榨飢餓土著勞工,巴拿馬運河的總死亡人數大約有四萬。
比巴拿馬運河還早半個世紀的蘇伊士運河,更是死了十幾萬,那都已經是第二次工業革命初始階段了。
當然,李素的博望—葉縣運河肯定比巴拿馬和蘇伊士的工程量小很多,只有前者的百分之幾。否則的話,損失至少也會跟隋煬帝修大運河一樣「直接工傷死者數十萬,疫病缺糧死者百萬」。
「百姓不易啊,但世道如此艱難,非如此不足以改變。朕能做的,只有早日結束亂世,才不負百姓的犧牲。」
劉備聽完諸葛亮的最終項目匯報後,也是感慨不已。山河壯麗,但每一步前進都必然有血肉鑄就,技術如此,無法違背客觀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