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1403頁

    「公瑾,你還是那麼謹慎。」孫策自信一笑,「既然你說判斷不了李素是不是真的兵力空虛不敢堵截我們,我倒是還有個快速驗證的辦法:巴丘港近在眼前,派人試探佯攻一下。

    要是真的空虛,抵抗微弱,能快速順手拿下,那就最好。如此一來,我們追殲甘寧之後再回來攻城略地時,也好更快平定荊南。

    荊南之精華便在於長沙,長沙一取,至少零陵桂陽多半是勸降即可。只有武陵地近夷陵,背靠益州,多山又不通湘水,或許還能為劉備掌控。到時候湘水以東,都是我們的疆土。」

    周瑜想了想:「李素多謀詭詐,要是我們試探佯攻,他就算在港內要塞屯兵眾多,說不定還是會先示弱,引誘我們覺得有機會,加大進攻。最後還不是在防守戰中給我們造成重大殺傷?

    如果非要試,我覺得得定下一個調子,比如敵人抵抗堅決,那就傷亡過千必須撤下來,試探出敵人防守強弱就行了。

    如果敵人誘敵,看起來防禦力量不溫不火,只要我們傷亡到兩千,哪怕看起來『再加把勁就能攻進去』,也要收兵,不能給李素使詐消耗我們的機會。另外,攻擊時間也不能超過半個白晝,我們耽誤不起。」

    「說得不錯,就這麼辦。」孫策虛心接受這些細節建議,然後分出呂蒙和董襲試探進攻。  

    還真別說,周瑜對李素的多謀詭詐預料程度果然沒白費。

    吳軍一開始選擇用戰船試探衝擊港口時,果然遭到了漢軍戰船和岸上巴丘樓和丘頂要塞的弩炮、投石車交叉火力夾擊,投擲物里還有點燃的麻布等纖維包裹的柴草火球。

    董襲這一路從南側港口進攻,被打得瞬間砸傷起火多艘船隻,士兵燒溺中箭落水數百。董襲見事不可為,趕緊重新拉開距離,不敢直衝港口,而是往更南面繞一些,離開北側巴丘山頂要塞陣地的覆蓋範圍。

    呂蒙從北側進攻,本來就不是直撲港口的,而是想拿下巴丘山頂的要塞,所以他一開始倒是沒受到火力覆蓋。

    他趁著南邊董襲被打得頭破血流吸引了敵人注意,呂蒙派出五艘艨艟和幾十艘走舸,在沒有深水泊位的江灘岸段,選擇直接搶灘登陸。然後從背後爬上巴丘山,陸路仰攻山頂要塞。

    李素和魯肅、甘寧在巴丘經營多年,不過還真沒在山頂造環繞式的城牆,只是立了營寨挖了壕溝、用挖出來的土堆個夯土矮牆,另外就是造了很多視野開闊的投石機炮台,以及作為總瞭望哨的「巴丘樓」。

    所以,要攻下山頂要塞,比攻打堅固城池還是容易一些,主要是上坡吃虧,但不用帶攻城車撞破城門城牆。  

    然而,呂蒙帶著數千步兵衝到山腰,剛進入山頂寨牆邊神臂弩手的射程後不久,就遇到了黃忠指揮放箭。

    神臂弩這種新式武器,在劉備陣營內製造和裝備也不到一年,所以產量不是很高,至今李素部隊裡裝備也不過三千餘柄,明年估計能擴充到五千。

    這玩意兒對牛筋的消耗極為巨大,一張神臂弩要花掉至少兩倍於普通蹶張弩的牛筋用量。好在劉備陣營之前的「飛梭蜀錦織機五年擴產計劃」已經完成得差不多了,197年全年製造弩梭的牛筋消耗開始下降。

    而劉備陣營對牛筋的採購規模依然和往年一樣,大量花硬通外匯問北方草原民族購買,加上196年徹底平定涼州後,西北的牧牛業規模也在擴大,牛筋自給自足產能提升,所以多造了那麼多新式單兵強弩,竟也沒讓關東三大諸侯提前警覺。

    畢竟天下牛筋市場的行情並沒有迎來新一波的暴漲,袁曹孫怎麼可能意識到劉備又在憋新的軍備大招呢。

    就像史泰林因為1941年的棉花行情沒有暴漲,所以就不會注意到元首的巴巴羅薩計劃。

    一個道理。

    因為毫無思想準備、呂蒙的隊伍突然遇到神臂弩的攢射,還是那麼大規模的集中使用,當然是瞬間懵逼了。  

    一時間慘叫連連,很多士兵甚至頂著簡易的木盾,依然被弩矢貫穿。如果是剛好射在手臂握持盾牌的部位,那就直接釘穿臂、掌。

    呂蒙本人也是舉著盾牌衝鋒的,而且沒沖在最前面,遭到數根弩矢釘穿盾牌,好在他自己身上還披著鎧甲,穿盾後的弩矢勁道已不足以再穿甲。所以呂蒙只是手臂上被劃了一道血口。

    他立刻意識到這攻山之戰根本沒法打,立刻趁著敵我兩軍還沒接戰,立刻招呼士兵全部撤退。

    山頂的黃忠也沒想到呂蒙居然撤得那麼乾脆,所以始終保持著架弩戒備的防守姿態,以至於沒能第一時間追擊。等黃忠組織好進攻隊形帶兵反衝,呂蒙已經拉開了一里多地差距。

    黃忠當先策馬帶著少量部隊衝出巴丘寨,順著山坡往下殺。吳軍士兵跑得慢地紛紛被追上,背砍斬殺。

    漢軍追兵騎馬的只有兩百餘人,其餘都是行動緩慢的步兵,因為李素這支部隊原本就是計劃守城守寨和打水戰的,所以戰馬不會多備,只有軍官有馬。成建制的騎兵都留在當陽趙雲那邊、跟江陵守將韓當對峙呢。

    可是,就這二百餘人的騎兵,都把呂蒙的數千退兵追崩了。呂蒙軍士兵心裡都清楚,只要被騎兵纏上,不用半盞茶的工夫,只要拖到漢軍後續那黑壓壓的步兵追上黏住,那就是全軍覆沒的下場。

    所以漢軍騎兵雖少雖弱,還沒有板甲鐵騎,吳軍依然不敢回身作戰,只敢四散逃跑。可惜黃忠二百騎的軍官隊每人只有一把兵器,就算追上就斬也斬不過來那麼多人,吳軍付出千餘人傷亡後還是撤退成功了。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1403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