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1009頁

    李素聽到這兒,心中陡然一喜:這不是宋、明才漸漸成熟的山文甲了麼?

    山文甲這種東西,他後世在逼站和抖音上也是看到過UP主們炫耀的,知道大致是怎麼造出來的。

    山文甲如果做得好,防禦力肯定是不比魚鱗甲差的,又能兼顧魚鱗甲的靈活。而且山文甲每一片甲葉都是跟相鄰甲葉雙向嵌合的,不存在甲葉外翻、被貼著甲劃割的刀槍扎中縫麻線的縫、導致甲葉被挑落的問題。

    從生產方面,山文甲最大的優勢就是不用在每一片甲葉上打孔,也不用縫了。

    缺點則是如果甲葉造型模具設計得不好,容易導致要麼甲葉主體太粗大、相互之間無法扣上。

    要麼甲片太細小,雖然可以相互扣上,但留出來的縫隙空檔太大,以至防禦力下降到類似鎖子甲的程度、縫隙之間有可能被箭矢的鋒鏑刺入。或者被針頭、槍尖、狼牙棒上的小釘子趁虛而入。

    可以說,山文甲是否成功,關鍵就在「開模」的環節,衝壓模具開得好,才能兼顧既做到防禦比魚鱗甲強、生產工藝也比魚鱗甲省掉兩道工序。

    李素連忙問道:「那張裔做出來了麼?他的想法挺不錯的。」

    諸葛芷把面前一個小盒子給他看,裡面有幾十片甲葉的樣品,其中一部分還嵌在了一起,看起來相互拉扯的強度確實不錯。  

    李素一看,就惋惜地說:「這張裔幾何沒學好啊!他應該請教阿亮的嘛。開模開成這樣,扣倒是扣上了,根本不合縫。就這『平面鐵蒺藜』一樣的人字形三角鐵鉤,也好叫甲片?造出來的成品縫比鎖子甲還大,鋒鏑輕鬆從縫裡射進兩寸深。算了,我等此間事了,親自去犍為看看,他怎麼開的模具。」

    諸葛芷聽得暗暗心驚:使君幹啥啥不會,但看別人做出來的東西,橫挑眉毛豎挑眼的本事倒是很毒辣,總是一句話就能說出別人幹得不好的地方。

    第494章 尤里卡時刻

    視察完諸葛家的工坊之後,李素又花了幾天時間視察都江堰周邊其他「工業區」的情況,給點整改意見。

    不過相比之下,跟楊洪家、甄家人和其他權貴家的工廠主,李素都沒太多好說的。誰讓這些富商都不配做一個好的乙方,讓人根本提不起指點的興趣呢。

    乙方如果不把工夫做到七八成、只差臨門一腳的程度,甲方就是想罵兩句、點撥一下,都無從罵起。

    這一切結束之後,李素想起諸葛芷說的張裔研發山文甲的事情還沒搞定,就準備順便去犍為看看。

    不過走之前,他還是先順路回到郫縣,把徐庶交給鄧芝,讓鄧芝安排徐庶做點幕僚的適應性工作,了解情況。徐庶並非諸葛亮那種全才,對於技術工巧之物毫無天賦,他的特長就是參謀,那就該只專注做擅長的事情。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徐庶剛來投奔沒幾天,還不適宜看到那些軍工機密。  

    安排好人事工作之後,鄧芝也已經幫李素準備好了快船和護航,李素帶著些許隨從護衛,順著岷江而下,直奔犍為郡。

    蔡琰出月子也半個多月了,之前一直宅著休養,整整半年沒出門了,現在身體好了一些,就求夫君帶她一起出去逛逛。李素想了想,反正犍為也是後方腹地,兩年前就去過,就把妻妾婢女都帶上了。

    一路還是遊山玩水老樣子,看著江景彈著琴,蔡琰和周櫻琴瑟合奏「人生短短几個秋,不醉不罷休」,還有些別的即興曲子,伺候李素把酒高臥,好不快活。

    短短三天,船隊過南安、抵僰道,很快到達了如今益州最大的「重工業區」——如今益州主要的煉鋼鐵、燒瓷窯、火井煮鹽等三大重工業,都分別集中在了僰道縣和郡治江陽縣,以及這兩縣之間偏東的自貢縣。

    而僰道作為金沙江與岷江的交匯點,隨著如今南蠻貿易的發展、南中特產源源不斷運到益州腹地,所以航運業也非常發達,僰道的碼頭上每天都有數以百計的大船和近千的小漁船、擺渡船來來往往。

    僰道縣城的人口已經從三年前的區區一萬四千戶、九萬多人,暴漲到了四萬戶,二十多萬人。光是扛苦力的碼頭工人,加盤灘引水的縴夫、領航,一共就有四五千戶。  

    蔡琰是兩年前來過這裡的,但如今再來,遠遠地船隊剛剛靠上僰道碼頭,眼前的繁榮變化就讓他頗為詫異驚訝。

    絡繹不絕的船隊和碼頭還在其次,畢竟兩年前也有,只是規模沒那麼大。

    關鍵是遠處縣城裡可以看到的累計數十處冒著黑煙的大煙囪,那是兩年前看不到的奇景。

    畢竟,僰道的地界上,新式預熱空氣的煉鐵爐就有十幾座,再加上燒瓷的窯口和燒耐火磚提供生產資料的窯口,都要大量用煤,可不得處處黑煙——在漢朝人眼裡,一個窯口一年用上千石煤就算超級大戶了。

    (前文說過,煉鋼高爐需要的耐火磚是酸性耐火磚,要用鋁土礦燒,所以國淵、張裔這些種田派官員至今都沒琢磨出配方,沒法生產。但燒瓷器的窯的耐火磚是鹼性耐火磚,用高嶺土就能燒,很常見,工匠們這幾年自己就摸索出來了。)

    「怎麼會如此繁榮?這麼多煙囪要生產多少鋼材瓷器?」蔡琰忍不住問。

    李素傲然用摺扇一指:「小看了吧——光和年間,天下鋼鐵鍛冶需求最重的時候,朝廷年產鐵料不過四百五十萬到五百五十萬漢斤。我們沒有改良鍛冶技術之前,整個益州一年也就七八十萬漢斤,占天下的七分之一。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1009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