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頁
說白了,要是再按官場邏輯走幾年,劉備陣營光一個和平年代常年養兵和買官續租的費用,就把財政拖垮了。
李素也只好硬著頭皮先勸:「大將軍,不知宣召我軍有何……指示?自古外兵進京,能不進就最好不進,免惹嫌疑。征西將軍素來忠義,從不曾有以兵凌京師之心,這些兵馬只是我代他暫領……」
何進聽了一愣,一邊是感慨劉備居然如此迂腐忠心,但另一方面也是有些不快。
這是一種自己的權威被人勸阻的不快。
「知道劉備忠義!不用強調了。我為大將軍,調遣天下兵馬還用理由麼?你覺得外兵名聲不好,行啊,明日讓丁原和張璋收編了你那些兵,他們從此是京軍了,就不嫌疑了吧?」
何進說出這種話來,連袁紹和曹操都覺得要遭,連忙一齊勸阻:「大將軍不可操切啊!外鎮各將,所領兵馬豈有盡數為朝廷錢糧編制的?
聽聞征西將軍為保討戰克捷,自籌錢糧兵馬規模多有超標,這些騎兵或許就是自募的,大將軍要用,還是借用地好,征西將軍一番赤忱,可不能寒了忠義之士的心吶。」
何進這才反應過來,自己說得急,想敲打對方,結果說過頭了。
「徵用將領自掏腰包籌的私兵」,這事兒是時代大忌。那就相當於是對中平元年開始討黃巾時,那封「命地方自籌兵馬守備」的詔書的有效期進行了否認,變成了朝廷可以隨便吞併各地自費的地主武裝,這是要被全體世家和豪強抵制的。
你要調用別人的兵執行任務可以,但也得承認別人對兵的所有權,不能直接換主。
所以,哪怕袁紹跟劉備談不上交好,何進說出這種話也必須反駁。
李素也鬆了口氣,知道何進的氣話算是過去了,連忙給個台階下:「大將軍,我看不如這樣,大將軍要用我們,是看得起我們,我素知盧尚書乃征西將軍恩師,且是朝廷領兵重臣三英之一、熟諳京師情形。
不如這樣,我那五百騎兵,明日派入城內後,交由盧尚書暫時指揮,直到我回益州復命時,把兵馬撤出雒陽,我再收回。剩下那兩千五百人,只要不進伊闕關,我就暫領,如果大將軍要用,五十里地騎兵兩個時辰可以入城,入城之前,我就在城外將指揮權暫時交割給盧尚書,不進城就不交割,如何?」
李素這一手,算是把劉備的仁義和自己的忠心謹慎描繪到了極點:只要進城,就給盧植指揮!但是我要走的時候,這些人就要帶走!
這樣一來,相信董卓也不至於跟自己硬扛,但多半會緩一手。
歷史上董卓從河東源源不斷來的後續部隊,原本沒發揮作用,這次,估計要發揮作用了。想入城後三天就廢立皇帝,估計也是沒可能了,必須花更多的精力找藉口調開其他京中武裝力量,或者是分化拉攏。
真要是董卓幾萬大軍後援趕到要跟李素硬拼,那李素光靠三千人肯定還是不行的,到時候就拼命主動想辦法表示自己想回益州執行任務唄!
反正任務詔書早就到手了,他只是請事假暫時沒動身而已,別人也不好說他臨陣脫逃的。
奉詔怎麼能叫臨陣脫逃?
何進完全沒理解這裡面的彎彎繞,他只是非常欣慰:「好!李中郎不愧素知天命,知道大漢朝要有萬萬年江山,所以對朝廷忠心得很吶,竟能想出入城就交給盧子干統領的妙法避嫌,好,我就成全你。等將來外兵全部散回原駐地之後,我會給你和劉備更高的賞賜——絕對比給董卓和丁原的多!」
李素表情懇切地謝恩,內心卻是毫無波瀾:你覺得你能活著發這筆賞賜麼?
真是多事。
不過,李素的臨門一腳也得稍微微調一下了。
袁紹和曹操則是難以置信地對視了一眼:這劉備和李素,怎麼這麼忠義?比盧植皇甫嵩,絕對不差了。
第191章 止不住的連環弄巧成拙
「三國志上何進被殺董卓進京具體是幾號?貌似記不清了,唉,都怪上輩子看書,遇到支幹記日法都懶得去推算具體農曆日期。不過反正不是這個月底,就是下個月初了吧。
何進的部署都因為我的出現而多了一些新的動作,張讓、趙忠會不會提前憋不住?貌似很有可能。而只要張讓動手了、皇帝被劫出城,那麼對於董卓來說,他其實是想什麼時候進城護駕就能什麼時候進城護駕的,後續整個時間線都會提前……」
從何進那兒回來之後,當天晚上,泡在自家的澡桶里,李素髮揮自己得到了臨時加成的智商,把自己這個擾動因素加進來後,可能出現的變故大致腦補推演了一遍。
總的來說,他的估計結論就是:張讓動手可能會提前!何進死與董卓進京之間的時間差應該不受影響!但董卓進京後直到廢帝的耗時會大大延長,甚至到董卓不得不等待河東步兵大軍援軍抵達才徹底擺平形勢。
當然了,這個過程一旦拖長,董卓要想不被趕出去、不在這段時間差里發生變故,他肯定也要給各方讓渡更多利益,比如給黨錮名士世家大族封更多官安撫他們,拔擢更多像蔡邕、王允那樣的人一起分享權力,等等。
人事權,內政權,都是董卓可能要犧牲的籌碼。
總的來說一切應該還在掌握中。
泡完澡,李素美美睡了一覺,繼續靜觀其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