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6頁
甘都尉,你麾下的板楯蠻是我軍中翻山最強的,需要你分出兩三千人擔此繞後攔截重任。你也別擔心敵人太強擋不住——我會提前助你八十台元戎連弩,提前在山道最狹窄逼仄之處埋伏。此弩沉重,不易移動,射程也短,無法追擊,所以只能埋伏在山谷最窄處。」
李素一邊講,甘寧一邊看地圖,李素說的翻山的路,地圖上原先當然沒有,全憑他隨意指點,到時候肯定要派嚮導。
而這種路之所以不能被攻城一方利用,李素也說得很清楚了,因為「可下不可上」,從山上下去的時候可以順著樹木緩衝慢慢往下滑,但是要爬上來就不可能的。
可以類比甘寧走馬閣山、傅友德走摩天嶺,都是人裹著毯子從坡度很陡峭的地方滾下來的,但滾下來容易要再爬回去是絕對不可能的。所以李素選的這條路,攻關一方根本意識不到其存在。
甘寧想了想,因為不確定敵情,還是有點擔心,忍不住問:「既然此路如此難行、可以設伏的山頭又如此狹窄容不下太多兵力。卻不知如今陽平關前的敵軍還有多少?」
李素搖著摺扇:「據我們多日來估算,董越、樊稠帶來的西涼老兵,應該不下兩萬人,他們從陳倉城周邊臨時抓丁的右扶風百姓、農兵,也有一兩萬人,總兵力在三四萬。不過連日猛攻傷亡甚眾,目前應該也就總共有三萬人。
所以,你現在只是要堵後,外加正面示弱,說不定可以在馬鳴閣道上主動進攻、小敗一兩場,讓敵人以為我軍首批援軍虛弱,有被各個擊破的機會,如此多拖住五六日,等張將軍來了,你們加起來有兩萬兵馬,吞掉敵人三萬疲憊之師完全是很有把握的。」
甘寧對於總共的時機和節奏覺得沒問題,但一想到翻山滾坡繞後的部隊,就有些不放心:「我軍到時候雖有兩萬,可分布極不均勻,能繞後斷路的只有三千,那三萬人要是成了困獸之鬥、殊死一搏往來路突圍,恐怕繞後三千板楯蠻全軍覆沒也堵不住吧……」
李素這才笑了,繼續指著地圖給甘寧解釋:「興霸不必多慮,且看圖——敵軍三萬,目前並不是聚於一處的,而是成一個側過來的人字形,在陽平關前谷道內分散部署。
從陽平關下,有兩條路可以通向西漢水河畔,一條是人字形的那一撇,往西北抵達西漢水河畔,那是敵軍的來路。第二條是往西南方那一捺,是從漢中去劍閣的路,也就是你和張將軍增援的來路。
而從西關驛直接往北,沿著西漢水河岸,也是可以抵達陳倉道西北來路、退往河池縣方向的。所以這兒是一個三角形路。我讓你分兵三千,只是堵住『從陽平關下直接往西北來路撤往西漢水岸邊』那一撇,而那一捺和三角形底邊是讓出來的。
敵軍被堵後,實際上可以試圖先繞路走遠去西關驛、在沿著河北上撤退。所以只要你那三千人聲勢夠猛、最初的打擊足夠嚇住敵人,讓敵軍不知虛實。那麼他們還是有機會選擇另外繞路而非直接跟你死扛的。
只不過,等他們想繞西關驛的時候,才會發現翼德已經在猛攻西關驛,這時候他們又得選擇究竟是在西關驛誓死堵住翼德的進攻、為後續友軍繞這條路逃跑爭取足夠的時間。還是自己先跑、確保自己能活下來,而不管陽平關關牆下到西關驛這四十里山道中還沒來得及撤完的友軍的死活……我覺得,憑西涼軍的殘暴,和強行拉丁的農民數量之多,董越樊稠到時候肯定是控制不住部隊的。」
聽了李素這番部署,甘寧才忍不住倒抽了一口涼氣。
這是把圍城戰中的「圍三缺一」的變形版本,發揮到了極致啊!只不過這個圍三缺一不是針對城牆,而是整整三條四十里長的山道構成的三角形。先掐斷一條邊逼你走另外兩條邊,再攔腰斬……
李素自己在做這番部署的時候,其實也想起了他前世玩過的一款RTS戰略遊戲,名叫《要塞》。
在《要塞》裡面,要用兩邊城牆上埋伏的弓弩手殺傷最多數量的敵兵,最好的辦法並不是把城牆和城門徹底封死,而是修得九曲十八彎、城門空在那兒,但城門裡面修城瓮城、迷宮……
有點像塔防遊戲,要讓敵人在衝上來的路上經過的路程儘量遠,被火力覆蓋的時間儘量長。
……
甘寧得令之後,很快就去依計部署。首先,他留了大約一半的板楯蠻,停止了翻越米倉山繞到關內的行為,而是繼續留在馬鳴閣道內、距離西關驛二十多里的地方紮營。
如此一來,一是可以示弱,讓西涼軍斥候發現後,確認第一批援軍人不多。二來麼,也能保護「米倉山上存在進入漢中盆地的小路」這個秘密,顯得甘寧因為西關驛被堵,根本沒可能跟劉備李素會合,假裝「要會合要進關,只有走陽平關關門這一條路」。
安排好之後,甘寧知道當天時間已經不夠,敵人也不會來攻打留在馬鳴閣道里的板楯蠻,而如果明天敵軍來攻了,那就直接撤,往東邊的米倉山山區里跑,只要上山,以西涼兵的地形生疏程度,肯定是追不上板楯蠻的。敵軍如果退了,那就再下山集結。第三天再假裝試圖偷渡偷越進關、然後未遂再退回來,可不就誘敵拖夠時間熬到張飛來了麼。
至於甘寧本人,做好這個部署之後,就帶著三千最能翻山的精銳,提前艱難地扛著八十部諸葛連弩,去了陽平關西北的山道埋伏點——這八十部連弩,是漢中軍工作坊這十天來連夜生產的產物了,產能只有那麼大。因為運輸困難,所以必須提前幾天去設伏點高處預設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