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7頁
如果再修一個比都江堰規模略小數倍的水利、攔水控水,把妨害航運的湍流改造成可控的水能,如此三方獲益,最多七八年也就回本了。到時候,我估計那邊能承載相當於都江堰這邊三成的水能作坊。」
李素說的那個地方,就是後世造樂山大佛、需要整治航運的店。之前趙雲從南側迂迴攻擊蜀郡,在南安可是沒少被那邊的航運條件惡劣給噁心到,所以跟李素提了好多次,連李素都記住了。
諸葛亮看了看地圖:「可南安在犍為郡啊,都深入犍為一百多里了,您可是蜀郡太守。」
諸葛瑾一開始插不上話,聽了弟弟這麼「正直不知變通」的反駁,才不由笑道:「對伯雅兄而言,官職重要麼?只要他想管,征西將軍哪兒都會讓他管的,巴不得他多做事呢。」
前途是光明的,過程是曲折的。
這一番規划算下來,結論就是:在「五年計劃」之內,只能把蜀郡的錦、鐵工業產能翻到目前的兩倍;七八年之後,才能最終大成,達到現在的三倍。中間的過程,需要消耗絕大部分的「剩餘價值」用於「擴大再生產」。
再想貪婪多擴,也不可能了,受時代技術限制,已經到天花板了。
不過,這個完全體一旦實現,收益也是很可觀的,這個很容易算。
李素調出前些年的稅賦簿冊估算了一下,大約就是憑空能每年多造五十萬匹新式寬幅蜀郡。按照六七千錢一匹,那就直接等於三十幾個億五銖錢。
漢桓帝時期國家一年的財政收入也就三四十億錢。靈帝的時候財政崩潰,正規渠道朝廷財政收入一年降到二十億,但賣官和修宮錢能搜刮到二十億,加起來還是四十億。
而李素就相當於直接變出一個等於漢朝財政收入——當然了,李素創造的還僅僅是「GDP」,跟財政收入還是有很大差別的。這三十幾億裡面,如果是民營、國家抽稅,玩藏富於民,那就只有三分之一能落到官方的腰包里。
如果是以李素和甄家這樣的財閥主導搞「國家資本注意」國營,與民爭利,那官方和經營者大概能從中占二十多億好處。還有十幾億是給紡織工人、蠶農、桑農各個環節分享的,是普通勞動人民的工錢。
發展到最後,肯定國營民營兩種模式都會有。否則讓李素和甄家管理幾千座水車、十幾萬台新式織機的大生意,他們也管不過來。那就算五五開好了,政府和國營大商人、發明者占十五億,還有十五億給百姓賺。
第269章 打不過你噁心你
「啊啊啊……總算把在蜀郡富國富民、足食足兵的規劃搞好了,可以歇幾天了。後面的事兒就交給子瑜和甄家的人先去慢慢做,我偶爾把個舵就行了。
不行,累了這麼久,我今天得好好泡個澡,多泡一刻鐘,再讓婢女好好搓搓揉揉解解乏。」
隨著各種水力機械和飛梭織機等等瓶頸短板被突破得七七八八、後續產業發展規劃也大致定好了方向後,李素覺得自己終於可以歇歇了。
他從二月份開始辛勞,到處奔忙考察試製,如今都五月了,整整努力工作了三個月,之前跟蔡琰完婚蜜月休假都才休了不到一個月,簡直太勤政了。
現在,種子已經播下,這時候不能急,不能揠苗助長,任其自然發展就好。
李素翻了翻黃曆,如今是五月初,他大概有個把月可以輕鬆,而來找他渡假享樂的關羽,差不多也有一個月的假。
等到六月份的時候,李素和關羽就都得先去南方犍為郡與朱提郡交界的僰道、江陽等地區。關羽需要去那兒練兵,而李素需要為後續八月秋收之後的平定南中做準備。
如前所述,因為南中的炎熱氣候,劉備和李素今年是打算發動「冬季攻勢」的。但李素不能真的到了動兵的前一刻才南下,他和將領、部隊都需要提前適應炎熱的氣候。
所以,最穩妥的辦法就是六月最熱的時候在僰道,七月份稍稍轉涼後到更南方的朱提,等八月份再帶兵進入如今還不服劉備統治的建寧郡。如此一來,每個月往南幾百里,天氣也始終保持在三十度左右,士兵才容易適應氣候,儘量減少生病。
而且,李素也不是真心直接動武去的,能外交拉攏、分化瓦解就儘量分化。這些外交工作也需要他本人提前一兩個月坐鎮前線了解情況、制定計策。
李素把自己的行程安排跟關羽說了,關羽表示沒問題,所以這段時間關羽就準備在成都閒晃,偶爾家裡好吃好喝的吃完了,就到郫縣的李素侯府蹭飯、蹭完再打包一些,李素也不跟他計較。
最初幾天就是關羽來,後來張飛也來。因為今年開始要實施「北線漢中少駐軍、儘量把收穫上來的糧食儲存起來,為幾年後的北伐攢糧」,所以張飛這個武都太守也沒必要去武都郡那種窮鄉僻壤上任,他閒著沒事,也可以參加對南中的南征。
反正有徐晃、法正、於夫羅分別堵住褒斜道、陳倉大散關和天水武都道,關中和隴右的敵人肯定打不進來。
大家都知道去了南中就沒好吃好喝了,而李素肯定會越來越有錢、將來變得超級有錢,那就使勁蹭唄。
……
李素把日常事務丟給諸葛瑾,過了十幾天飛鷹走狗的日子。這天眼看已經五月過半,還剩半個月假期,李素閒來無事,梳理了一番待辦事項、可以督促的日常工作,準備挑選一些有趣的活兒親自干一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