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2頁
這一招,其實有點飲鴆止渴,漢朝局勢穩定的時候,那麼多代都不用權貴名門女子立為皇后,就是怕外戚本身勢力太大。而劉協也是到了窮途末路,知道諸侯都只剩下名義上尊重自己,為了消弭地方的猜忌,只能出此下策了,先把朝廷延續下去,哪怕將來有更多內部爭鬥的隱患,也只能日後再說了。
地方各鎮得令後,果然只有劉備劉表這些諸侯,因為自己也姓劉,沒法送宗室女。劉備只是還了一些逃散的宮女給劉協,而劉表隨便找了幾個荊州名士家族的女兒。
其他凡是不姓劉的州牧,有女兒可送的就送,要不就送侄女。
袁術有個女兒,歷史上在袁術兵敗身亡後被孫策擄走,後來成了孫權的小妾。而如今,這個女兒就被袁術送來了。
曹操也把自己的女兒送來了,不過不是歷史上的獻穆皇后,因為曹節歷史上要建安十八年才被嫁給劉協,如今早了近二十年,所以曹操出的是自己其他大女兒。這些都是後話了。
孫策自己還太年輕,別說沒女兒送,就連他最小的妹妹孫尚香都才5歲——孫尚香大約是孫堅死前幾年才出生,歷史上後來208年嫁給劉備時也就不到20歲。
不過好在孫堅有三個女兒,孫尚香只是最小的,還有兩個年長的女兒比孫策年輕、比孫權年長。而孫權今年虛歲十三,所以那個「孫策的二妹孫權的二姐」年紀還是合適的。
此孫氏今年十四歲,歷史上嫁給了曲阿名士弘咨。弘咨在演義上提都沒資格被提及,《三國志》里也只有簡略記載,主要功績就是把諸葛瑾推薦給了孫權任用。換言之,歷史上諸葛瑾是走孫權姐夫的門路才入仕東吳的。
現在麼,一切都改變了,這個十四歲的孫氏也被送走。不過江東路途遙遠,劉協十月過半才下旨意,輾轉流傳到丹陽時已經是臘月,孫策聽說皇帝新年後就要遷到雒陽,所以讓妹妹稍微等了一會兒,正月里才出發,而且是直奔雒陽,省掉了去弘農的折騰。
……
皇帝擴充後宮需要折騰足足幾個月,一時無須贅述。
且說諸葛亮在袁術彈劾朝議上大放異彩後,劉協一時覺得有很多東西想請教,就挽留諸葛亮在朝多留幾日,別急著回長安。
同時,劉協還接連發布了好幾條關於「調整官方意識形態」的旨意。除了如前所述把董仲舒的下馬陵平了、把孔廟裡的董氏牌位撤了。
還把所有諸葛亮目前可以總結的有規律的異常天象從天意示警範疇中去掉,囑咐諸葛亮進一步修訂微調曆法,甚至還讓諸葛亮把《周髀算經》、《九章算術》里關於天文計算的部分也審核改良一下。
當然這些長期性的工作也不急於一時完成,畢竟古代王朝修歷動輒都要好幾年,基礎性的簡單重複運算腦力勞動也不配讓諸葛亮親力親為,肯定要找工具人算。
因為動靜鬧得太大,所以引來了不少外地諸侯帳下的數學名家來弘農切磋——這些人倒不是反對皇帝,而是純粹因為路徑依賴、沉沒成本捨不得放棄,不想自己畢生所學的數學知識得大刀闊斧修正重學。
最典型的,是連如今隱居在青州北海郡的鄭玄都忍不住了,尤其是鄭玄聽說自己跟著劉備去的那幾個弟子,郗慮程秉都算不過諸葛亮、承認了諸葛亮的學術,國淵則是在後方忙著屯田修水利沒介入這事兒。
鄭玄居然就安排了一趟旅途,到弘農跟諸葛亮切磋算學歷數,考證推演誰的模型更准——但可惜的是,不管鄭玄治學多少年,他也不過就是相當於一個把本輪均輪等工具算得妙到毫巔的托勒密地心說派學者罷了。
數學工具本身掌握得再好,也比不上人家底層建模比你先進,直接上日心說吶。諸葛亮根本不用在運算和物理方面有多高深的積累,完全可以用數學簡潔之美一招包打鄭玄。
所以,連帶著鄭玄的挑戰,都被諸葛亮在兩個月內一一解答,最後鄭玄心服口服說了一句:「第五種一派歷數之學,至吾絕矣。」
當然,跟鄭玄為期一兩個月的切磋中,諸葛亮也是受益頗多,至少他把物理和數學與歷史對照著看了,把鄭玄的豐富經歷見識用於印證自己的算法,理解了很多古人修歷背後的物理原理。
比如,諸葛亮跟著鄭玄,學了秦漢以來歷次修歷的時間、人物、修的過程中有哪些奇聞軼事,最後修完跟前一個歷有多少差異。
這些歷史掌故鄭玄所知可比諸葛亮多多了,而且鄭玄原本是諸葛亮出世前,當世歷數學問第一名家,說起來自然頭頭是道。
鄭玄如數家珍地說了漢武帝的時候派司馬遷修秦朝沿用的顓頊曆時,調整了多少歲差(不光是司馬遷一個人修的,他只是太史令,所以抓總主持,當世主要的天文學家是落下閎、射姓、鄧平。落下閎也是歷史上第一個造出渾象的人,東漢張衡只是改良渾象)
然後西漢末年成帝時劉歆掌天祿閣、修司馬遷的《太初曆》為《三統曆》,又如何調整了歲差、減少誤差。
劉歆在西漢末以知天命著稱,也當過太史令,人設跟司馬遷差不多,《戰國策》和《山海經》是他和父親劉向合編的,《三統曆》是他所編。也是這個劉歆發現了「劉秀當為天子」的讖緯然後改名劉秀想應天命,結果被王莽殺了。
而《三統曆》又用了七八十年後,到東漢章帝時候,大約公元85年,當時的太史官編訢、李梵等人又發現三統曆累積誤差也挺大了,再次修歷,改《三統曆》為《四分曆》。鄭玄對其中歷史細節也是介紹得頭頭是道,讓諸葛亮開拓了不少歷史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