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0頁
要是他敢推阻,我們可以直接給劉表扣一個目無君父、坐視反賊的惡名,到時候就是趁機攻取襄陽,大王也不會擔負絲毫殘害同宗的惡名。」
李素這兩萬人,就算趕到襄陽,也肯定不是劉表和袁術合力的對手。
但李素知道劉表不敢阿附抱團袁術的。那樣只會招來劉備的滔天怒火,就算擊退了李素這兩萬人,後續的源源不斷劉備討伐軍劉表絕對扛不住。
李素帶來的只是劉備帳下的長沙軍或者說荊南軍,劉備的總兵力規模,何止七八倍於長沙軍。
周泰想明白了這個道理,瞬間不擔心了,立刻組織船隻繼續北上。
李素的船隊從漢津北上襄陽,還有近五百里的航程,因為這一段是沿著漢水逆流而上,還要對抗河水本身的流速,船開得比較慢,有些河段一整天一百里路都開不到。
最後足足到二月二十八,才抵達了襄陽。跟在後面的趙雲則是二十三日才到漢津口,被港口營地的留守部隊告知右將軍已經趕路搶時間先走了,趙雲也不得不日夜兼程,但他的船更大更笨重慢行,最後一直到三月初一才到襄陽。
一路上,李素幾乎每隔一兩天又能聽到一條對他或者說對劉備陣營而言的「利好消息」。不過他只能憋著喜悅不表現出來,萬一表現出來就太大逆不道了。
另一邊,如前所述,劉備是在二月二十七這天接見二袁使者袁渙和辛評的,也是在同一天把袁渙策反、並且拿到袁術弒君的重大人證消息的。
劉備當然不會浪費這個重大的打擊袁術陣營人心士氣的機會,所以一邊在放回的使團里摻沙子,留了個別袁渙的心腹假裝沒有被策反,跟著使團飛馬回宛城。
正式的使團副使、從人抵達宛城之後,當然會立刻向袁術通報噩耗。
而袁渙留在使團里的那幾顆沙子,則是在離開長安時,就被劉備的人一人發了好幾塊金餅的酬勞,讓他們抵達南陽後立刻脫團潛逃、找船由淯水入漢水,順流飛奔去長沙郡找右將軍報信。
好把這個討賊的利好消息跟右將軍一起分享,相信右將軍肯定有辦法把這種攻心素材用處花來,讓袁術如骨鯁在喉。
現在,李素已經帶著水軍來到了襄陽,馬上就要從襄陽北岸的樊城、鄧縣之間逆淯水而上,至新野、討伐南陽的袁術軍。
這幾天功夫,李素正在緊急跟劉表交涉、希望劉表盡到一個漢臣的責任,送他一些精良的、大一點的戰船,好讓李素在淯水中跟袁術軍決戰。
劉表看袁術的嫌疑已經比較明顯了,倒也愈發不敢得罪李素和劉備,只說大軍沒有準備,需要給他兩三天時間籌備集結水軍船隻,才能「借」給李素調用。當然劉表全程縮在襄陽城裡沒出來,只是讓人給李素回話。
就在這個節骨眼上,劉備派回來報信的密使順著淯水而下,直接被截流駐紮的李素撞個正著。密使聽說都不用跑去長沙郡了,這才走到樊城和鄧縣就撞個正著,正好提前完成任務。
李素看到了「袁渙反正、揭發袁術詐稱不知道皇帝在伊闕關、實則知道,所以他是故意縱容默許皇帝被殺」這條新的猛料,心中愈發有把握了,正好明天再跟劉表交涉一次。
不過,誰也沒想到,就在第二天一早,李素得到了一份比袁渙反正更重磅更有利用價值的好消息。
第593章 袁術咬誰誰躲
被李素拿大義名分擠兌、要這要那、勒索戰船,讓劉表很鬱悶。
他今年已經五十六歲,上任荊州已經六年多,要說雄心壯志,其實也消磨了不少。歷史上三年後的官渡之戰時,他五十九歲,之所以選擇對曹袁兩不相幫,年齡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都六旬老者了,誰還折騰冒險。
如今見到李素的所作所為,讓他很難不聯想到六年多前,他自己是如何被朝廷任命為荊州刺史的——因為他的前任,故荊州刺史王睿,被孫堅以「支持討董不力」為藉口殺了。
當年的王睿,就是給孫堅提供軍需物資、糧草輜重時猶豫了,不肯為孫堅不計代價大力徵發,就被孫堅設計故作軍心譁變,求王刺史安撫。
結果王睿想去跟譁變的部隊談條件,直接被孫堅扣了,把刀架在王睿脖子上逼他自己做個體面人。
那時的孫堅,也是從長沙北上討董,現在卻是李素帶著趙雲高順從長沙北上討袁。
那麼多的巧合,哪怕劉表本非迷信之人,依然被搞得疑神疑鬼,總覺得自己的存在本身,就立了很多不吉利的Flag。
自己就想安安穩穩混到頤養天年,為什麼樹欲靜而風不止!
這種對不吉的恐懼,讓劉表下定了一個決心。
三月初一這天傍晚,他召集了心腹謀士蒯良、蒯越,以及負責後勤錢糧的傅巽、負責對外接洽的伊籍。
劉表一邊商討給李素的船隻籌備得如何了,一邊詢問大家該如何應付李素和袁術之爭,襄陽郡乃至整個荊北地區,該如何在這個夾縫中尋求不被戰火波及連累。
傅巽不得不先給劉表一個壞消息:「使君,李素的條件太過苛刻了,他要求我們提供樓船、鬥艦這些精良的大艦以供作戰。卻還對樓船的吃水提出了要求。
說淯水口水深不足,要我們挑尺寸長寬、但吃水較淺、船樓面積占比較小的船型。我們起碼還要三五日才能集中十艘樓船、二十到三十艘鬥艦給他。如果他肯放寬要求,拿一些載人總數相當的小船湊給他,倒是能快些,兩天內就湊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