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7頁
這二百七八十人里,有超過二百二十人歸順了袁紹,繼續在劉和這兒做官,只有五六十人在袁術控制期間逃離了朝廷,輾轉投奔劉備。可見那些「朝堂之上朽木為官、殿陛之間禽獸食祿」的傢伙有多麼被九品官人法吸引。
舊朝廷的吉祥物百官八成都投了袁,這讓袁紹很開心,覺得自己愈發正統了。
劉和稱帝次日,就頒布了好幾條重要的冊封:
封袁紹為大司馬,總統全國軍政;封沮授為尚書令,執掌內朝六曹諸事;
許攸為司空,楊彪繼續為太尉。重設御史大夫之職,以田豐為之,主監察百官。
其餘冀州布政使審配、青州布政使郭圖、幽州布政使逢紀,均為袁紹帳下謀士升遷兼任。
而袁紹的三個兒子一個外甥(高幹),也各自先擔任一州觀察使。
麴義、文丑、張郃、高覽分別得前後左右將軍。
外鎮將領方面,呂布為驃騎將軍,曹操為車騎將軍,孫策為衛將軍,此三人地位尊崇,以籠絡諸侯,但實際上並不帶來額外實權。他們的權柄還是靠實際掌握的地盤決定,該領的州牧也繼續照樣領。
爵位方面,袁紹本人被創設性地封為公爵,封地為渤海郡,稱渤海郡公——這是劉和稱帝後,明顯改變了漢朝祖制的一個冊封。不過,受到的阻力卻沒有原本歷史上曹操封公時那麼激烈。
主要是袁紹也讓了一步,沒有要求這個「公」設祖宗祀廟。
因為公爵漢朝雖然沒有,但嚴格來說也不算違反高祖皇帝的白馬之盟——白馬之盟只說非劉姓不得封王、非功臣不得封侯,至於公爵因為本來就不在漢承秦制的二十等爵之內,壓根就沒提及。
都四百年過去了,要學周天子時舊制重設公爵,也不是不能商量。
曹操封魏公時引起那麼大反彈,主要是因為曹操要建立一個「公國」,然後自建宗廟祭祀,那就犯忌諱了。
袁紹現在暫時退了一大步,他只要郡為封地,不把那個郡改為國,也就不立宗廟,旁人自然不好說太多。
說白了這個公待遇還是侯的待遇,只是普通縣侯封地一個縣或者幾個縣,而郡公的封地有至少一個郡。
另外,為了運作這一切政治上的操弄,也導致了劉和稱帝前最後這段時間裡,袁紹的軍事冒險變得收斂了一些。他不再給前方派兵孤注一擲擴大戰果,也跟他需要分出精力穩住內部、壓制反對有關。
而袁紹成功設立了郡公爵位後,曹操、孫策依然暫時只是縣侯,曹操被封為鄄城侯,孫策被封為吳侯(吳縣不是吳郡),各領五縣和三縣封地,分別食邑三萬戶和兩萬戶。
袁紹為了換取曹孫的支持,也暗示他們將來只要同心同德好好對付劉備,只要從劉備那兒打下新的地盤,他們也有當郡公的一天。
雖然曹操和孫策心裡很清楚,這些虛名不值什麼,哪怕他們將來有五萬戶甚至十萬戶食邑,那也是他們自己轄區領地里拿出來的、左手倒右手而已。
但不管怎麼說,如今的形勢註定了他們暫時還要跟袁紹抱團取暖,也都紛紛上表、歡迎支持。
鄴城之內,一時歡聲笑語,張燈結彩,似乎天下重新太平了。誰也沒想到,這邊稱帝封公一系列典禮還沒演完,河東戰場張遼已經丟了聞喜、只帶了七八千騎兵灰溜溜撤回了東垣。
聞喜縣被諸葛亮徐晃等人光復了,劉備那邊也攢夠了稱帝前的軍事勝利——至少最後一戰是劉備的反攻,還收復了失地。
兩軍暫時實現了分陝而治的格局,雙方在北方的領地,有崤山函谷關為界,過了黃河則以王屋山、中條山、呂梁山為界。因為各自都沒有滲透到對方水系的跳板,暫時也沒有骨鯁在喉的風險。
袁紹軍在呂布張遼吃虧、關羽逃走之後,也是充分意識到了跟劉備陣營的後勤差距,從這年秋天開始就瘋狂鑽研新式車船。
一方面想從曹操那兒山寨一點好船,另一方面也根據復原戰場上損毀的劉備軍水陸兩用大篷車,開始複製和改良,投入量產。
以彌補袁紹軍此前多年「從未離開老巢五百里以上作戰」的後勤經驗短板,為全面遠征做好準備。
劉備那邊,等諸葛亮班師、把最後一戰勝利的喜訊帶到,再把賈詡老賊斬首祭旗,劉備也差不多可以登基了。
第629章 衛將軍領司空事
河東戰場上,諸葛亮最後是在六月初三結束了攻克聞喜縣、收復湅水流域全部城池的戰役,並把張遼的殘部逼退到東垣,雙方隔著中條山對峙。
略微修整了兩三天,安民救火修復城池,把諸事安排妥當後,諸葛亮留下了張任守城,同時徐晃回到郡治安邑固守、為第一線的張任背後提供一個支撐點。
之前帶來的援軍兵力,也大半留下,繼續協助防守地方。諸葛亮本人只是帶著典韋和一部分騎兵部隊,回長安獻俘報功。
一行人六月初六啟程,水路順流而下兩日即抵達蒲坂津,渡過黃河進入渭水,又走了三天,在十一日抵達長安。距離劉備的登基大典,還有將近二十天,時間很是寬裕。
劉備現在還沒稱帝,在「禮賢下士」的問題上也沒那麼多避忌,所以親自出城迎接。
不過諸葛亮畢竟年輕,地位也不能跟關羽相比,所以不可能跟迎關羽時那樣出城百里迎至新豐。只能是出城三十里,不渡過灞水,在灞上等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