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547頁

    他們肯定也是拿竹筒引氣焚燒,但南中的邛竹比犍為郡的竹子高大得多——主公不是賞賜過南中特產的邛竹杖麼?一根手杖長七八尺,都能用一個竹節的竹子造成。而聽說南中最粗長的竹子,一節能有一兩丈。所以他們的導氣管接頭比咱的少,漏氣也比咱的少,這才能煮鹽!」

    李素聽了,捉摸了一會兒,心中大喜,拍著國淵的肩膀連連嘉許:「子尼!沒想到啊,你還會琢磨這些,當賞!到底是用了心做事的,平了南中之後,我讓主公升你為典農校尉。」

    原來南中人明明技術水平比蜀人差,南中人卻能少量利用燃氣煮鹽,是因為他們的燃氣輸氣管道密封性好!

    竹子在大多數地區的習性都是跟草本植物比較接近的,一歲一枯榮,所以很難長到特別粗長、竹節間距特別寬。

    但云南地區因為太熱了,沒有冬天,所以一部分生長在熱帶的邛竹是會過冬不死的。多年生的竹子跟一年生的竹子比竹節長度,當然優勢巨大了。

    而用竹子做燃氣管道最大的問題,就是要把竹子先砍斷、把竹節剖掉,這樣氣才流得過來,但砍斷的接口越多,漏氣的地方也就越多。

    明白這個問題後,李素的第一反應,就是兩招應對:首先,等征服南中之後,要把南中的貿易物資再加上一條「竹節粗長的多年生邛竹」。  

    其次,目前拿不到那麼多南中長竹的情況下,先想辦法解決一下「不把竹子剖開,就直接鑽孔破掉竹節」的辦法,或者是研發一下如何把砍斷去節的竹子重新密封接管接起來。

    如今沒有電工膠布,沒有橡膠,甚至都沒有普通的氣密膠帶紙,得想辦法弄別的密封材料了。

    而且,只要把輸氣管道搞好了,天然氣煮鹽的規模,就能比目前南中人那種「一口井只能燒一口鍋」的小打小鬧強多了。

    只要有技術架設十幾丈遠還不漏氣的燃氣管道,李素完全可以把伴生氣井繼續挖深、讓燃氣出氣量成倍增加,然後在氣口上蓋一個幾十口鍋的煮鹽工場,用燃氣管道分氣到那麼多鍋底下燒。

    就算一個井沒那麼多鹵給你煮,那就再鋪設「自來滷水管」,把同一個鄉里其他高處的井的滷水引過來,用有燃氣的井的氣,把整個鄉的鹵給煮了。

    「沒想到回到漢末,居然又要跟自來水管和燃氣管打交道了。看來將來史書上對我這個泡澡侯的評價,又要跟靈帝那種『給排水皇帝』一樣噴了。

    唉,沒辦法,一不做二不休,要是深挖後天然氣產量實在太大,附近所有的鹽井滷水都不夠煮。到時候就順水推舟在附近開個天然氣溫泉浴場,多出來的氣也別浪費嘛。」  

    第280章 蜀豬兀,火鹽出

    發現了疑似自貢「貢井」之後,李素一行就駐紮在當地,實地搞起了工程整改。

    李素嫌棄原本那鳥不拉屎的鄉鎮名稱太土,也隨口一改,要求把這個鄉改名叫「貢井鄉」,表示這裡的官有鹽井將來要直歸益州牧派的鹽官直轄。

    陳實當然沒有異議,讓縣裡和郡里的簿冊相應調整一下。鄉老徐安也就成了「貢井鄉鄉老」,立刻換了符傳的牌子(一百石的鄉長是沒有官印的,只有符傳)。

    整個鎮子上的鹽工和匠人都被調集動員起來,從江陽縣來的工匠們也都投入整改,如火如荼地試製起「密封燃氣管道」的施工工藝。

    李素不懂技術,他腦海里只知道後世得用專門的密封膠才能實現氣密,所以,在尋找土辦法方面,他覺得還是先讓工匠們本身鼓搗。就算工匠失敗了,也能給李素提供一些教訓,讓他調整努力的方向,他只要確保把關好驗收的尺度,別讓豆腐渣工程矇混過關就好。

    四五天過去了,幾種最初的嘗試也先後失敗。

    工匠們想到的第一個辦法,就是用動物皮革直接綁紮竹子的竹節剖口處——這是縣裡的鐵匠想到的。因為漢朝的鐵匠已經學會用皮囊或者豬膀胱、牛肚之類的材料複合縫製,然後綁在送氣的竹筒上,給煉鐵爐鼓風了。他們自然而然覺得:既然能鼓風,就能封住燃氣。  

    可惜實驗的結果並不理想,李素驗收的時候,嚴格讓人在竹筒接縫的位置外側反覆點火嘗試,偶爾還是可以點燃,說明有燃氣泄漏出來。皮囊本身有一定氣密性,但皮革和竹子的接縫處綑紮不夠嚴實,貼合無法達到氣密工程級別的緊密,長期使用太危險了。

    陳實一開始還給工匠們說情,覺得只要有七八成的氣能傳輸到灶台就行了,稍微泄露兩三成也無所謂。

    但李素知道,「燃氣泄漏」的風險有多大,真要是出個大事故,死人還不是最嚴重的的,關鍵是會導致當地人對於開發和鑽研天然氣的用法產生恐懼,說不定將來還會技術倒退。

    「不行!絕對不行!我們要的不是輸一部分燃氣到煮鹽灶,要的是確保幾乎全部的燃氣都可控!」李素斬釘截鐵地拒絕。

    鐵匠們的鼓風皮囊替代法失敗後,第二個上場的是縣裡泥瓦匠們想出來的「直接砌泥封把竹節的斷口用泥漿糊住」,會這麼想也不奇怪,因為砌灶台砌鍛爐、燒窯的時候,也是這麼密封的。

    但李素依然非常謹慎,讓他們先做個試點、持續測試,確保安全效果才能實施。

    而且李素本能是比較排斥這種做法的,因為他覺得把管子直接砌死在陶泥里,萬一將來要檢修替換也很困難,得整個砸了。而且陶土用久了容易龜裂,竹子的耐久度也不太行,兩種材料壽命不一,替換後勤難度絕對是個噩夢。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547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