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6頁
但秦雷不同意。他敏銳的察覺到,自己麾下的將領,對諸洪鈞和他的水師已經有些打怵了。當然也不怨他的將軍們欺軟怕硬,因為那諸烈有一樁本事,實在是獨步天下……那便是不死鳥般的重生功力。
話說這半年以來,秦軍跟諸烈打了整整十仗,平均每半個月就要親熱一次。從那次鄱陽湖大戰開始,仗著新登場的大將軍炮取得九勝一負的佳績,共計殲滅楚軍各式艦艇共九百餘艘,消滅其水軍官兵十五萬人。但令人不得不服氣的是,諸洪鈞的大江水師卻沒有因此而消亡,而是每次都能重整旗鼓,頑強的攔在秦國人的面前,還在蕪湖水戰中,重創了勢頭正盛的秦國水師。
因此從潛意識裡,眾位將軍便想避開這個炒不熟、錘不爛的銅扁豆。
但秦雷堅信,如果按照他們地計劃行事。會將大秦拖進持久戰的泥潭中,引起一連串連鎖反應。
因此他決定先徹底擊垮諸烈的水軍,再向神京城發動最後的攻擊。
為了說服他的將領,秦雷提出三個理由:其一,自從占領岳陽後,大軍一路上勢如破竹不假,但神京城乃是楚國都城。其防禦力,持久力。乃至軍民的凝聚力,都絕非其它地方可比,想要速戰速決,是不可能的。
其二,蕪湖水戰地勝利,對楚國人來說,無疑是一次極大的鼓舞。如果不先消滅掉諸烈和他地水師部隊。神京城上下百萬人口,定然對勝利還會抱有幻想,會大大增加攻城難度的。
其三,如果直接攻擊神京城,諸烈在太湖的兵力一定來救,那麼神京就會極難攻克。反之若是先攻擊諸烈,神京城的王公貴族卻一定會袖手旁觀,可以避免腹背受敵的不利境地。待消滅了諸烈之後。神京城自然也會成為囊中之物的。
……
秦雷終於說服了他的將領,其實不說服也無所謂,只要他認定地事,就算所有人都反對也沒有用。比如當初回援潼關,比如發債券、比如讓老大統領伐齊的軍隊,等等等等。這些事實證明。在集思廣益的表面下,他有一顆獨裁者的心臟。
一經議定,秦國艦隊便開始順江而下,尋找諸烈的大江水師。但為了引蛇出洞,秦雷掛起幾面巨大的幡面,上書『攻進神京城,活捉建康帝』、或者『殺敵報血仇,滅楚覓封侯』之類的口號,幾里外的岸上都能看見。他還教官兵高唱些滅楚地軍歌,並命令民夫加緊打造雲梯樓車等攻城器械。做足了直取神京城的架勢。
秦軍艦隊規模很大。隊列很長,前後延綿十幾里。共有六百餘艘戰艦,其中裝備大將軍炮的武成巨艦就有近五十艘,陣容可謂是前所未有的鼎盛……所謂武成巨艦,其實就是當初楚國的巨靈神艦,原先只有楚國人能造出來。
為了保守秘密,楚國對造船工匠的戶籍施行單獨管理,名曰『匠戶』制度,便是使其子子孫孫、世世代代都要在造船工場中為軍隊造船,終生不得踏出工場一步。形同奴隸,飽受欺壓,毫無希望,處境十分之悲慘。
在占領楚軍地三處最大造船工場後,秦雷用十倍於原先工錢,以及恢復匠戶自由,恩賜其子孫可自由擇業為條件,換取了匠戶們的效忠。匠戶們一旦全心全意的開始勞作,效率頓時提高何止一倍。
原先三處船廠,每月共能出產三艘戰艦,因為還要承擔其它的造艦任務。現在秦雷命其集中人力物力,全力打造巨艦,已經將產能提高到了七艘之多。再加上國內船廠每月五十艘『親王級』次主力艦的產能,這才讓秦軍越打越多,越戰越強。
一路上不知引得多少探子窺探,終於在秦軍駛離大江航道,開始南下京杭大運河時……沈冰的軍情軍傳來消息,在大江上發現楚軍艦隊!
秦軍不動聲色的繼續前行,後面的楚軍也不著急,只是默默尾隨。
是夜風雨大作,河面上不見五指,秦軍熄滅燈火,悄悄下錨,停在了大運河上。
不知情的楚軍仍然頂著風雨前進,等天快亮時,風停雨歇,兩軍已經相距不到二里了。
面對著突然殺個回馬槍的秦軍艦隊,楚軍地表現十分驚惶,前鋒艦隻甚至來不及掉頭,便被嚴陣以待地秦軍迎頭痛擊。
這是一個致命的打擊,由於楚軍隊列過長,而且毫無防備,轉瞬之間,前鋒地幾十條戰船便被秦軍吞沒,中軍後軍連增援的意思都沒有,便掉頭逃竄。
秦軍很快消化掉戰果,開始銜尾猛追,兩軍一個追一個逃。因為秦軍戰艦太大,速度上不占優勢,所以一直也沒追上,不過他們並未放棄,緊緊跟著時慢時快的楚軍,次日上午便回到了長江之上。到中午時分,已經快追到海里去了。
連續高強度地行軍,使艙下的轉輪手疲累欲死,已經到了極限。就在秦軍準備放棄追擊的時候,只聽前方鼓聲喧天,一支無百餘艘的艦隊從下游逆流而上,向秦軍展開了攻擊。
看到那些戰艦上插著齊國的軍旗。秦雷終於恍然——我說諸烈怎麼那麼大本事呢,原來是跟齊國水師搞到一塊去了。
……
不錯。耀武揚威殺過來的,正是齊國最強大的長江水軍。身為大江上地常住居民,他們自然無比關心兩個鄰居間的戰鬥,統軍元帥形象地稱之為『坐山觀虎鬥』,後來又用了個更文縐縐的比喻,叫『鷸蚌相爭,漁翁得利』。但後來的事實證明。還是第一個比喻更恰當。因為在他們面前,秦楚任何一國,都足以稱為猛虎,而他們不過是一隻可憐的綿羊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