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0頁
眾人的神情這才凝重起來,聽王爺聲音沉重道:「長時間的燒殺搶掠,讓官兵們有些失控了。不得不承認的是,你們雖然沒有直接參與燒殺,但都或多或少的受到了些影響。」
「你們可以回想一下,在以往開會的時候,孤沒讓說話,誰敢多一句嘴?」秦雷沉聲道:「開個會都嘰嘰喳喳,這樣下去軍紀何在?」
眾將被王爺說低下了頭,自我檢討一下,最近確實有些忘乎所以,忘了『驕兵必敗』的古訓了,便紛紛低聲道:「王爺教訓的是。」
「都回去好好敲打敲打你地手下,別讓他們真以為自己是土匪。」秦雷正色道:「再敢鬥毆滋事地,統統亂棍打死。」
「遵命。」眾將齊聲應道。
秦雷也只是稍稍發作,便言歸正傳了,畢竟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才能戰勝不可戰勝地敵人:「方才那個誰說的不錯,我們要進攻上京城了!」
眾將臉上歡欣無限,卻沒有一個敢出聲的。
「狠狠地打他一下。我就不信國都被圍了,他趙無咎還能沉得住氣?」秦雷抿嘴冷笑道。
……
一聽說要去打上京,兵士們的心勁兒更高了,一個個摩拳擦掌,要去齊國都城一游。
繞過樂陵縣,向西北行了三天,便到了渤海府。再過四天的路程,終於到了河間府。河間府是上京城的門戶咽喉之地,也是上京防線的外圍了。
自古各國都異常重視首都防禦,往往在京畿地區集結全國的大半精銳,除了保護國都之外,還可以維護皇權至高無上的地位,使地方諸侯不敢輕易覬覦,有鎮守九鼎之意……像秦國便把最精銳地禁軍集結在了京畿。
齊國也不例外。歷代國君苦心經營京畿防禦,除了在上京城中駐紮八萬大軍之外,還在河間、安國、安邦、安喜、中山、高陽、博陵、常山八個府縣修築城堡、囤積糧草,作為上京的外圍防線。共駐紮了十二萬人。
這二十萬京營官兵乃是僅次於百勝軍地齊國精銳,仗著牆高糧足,且可相互支援,原本是不怕秦雷這二十萬的。
但為了籌備對秦的戰爭,百勝公大人從京營抽走了一半兵力。這剩下的十萬兵力可就捉襟見肘。護不了那麼全面了。
當聽到秦國二十萬鐵騎從渤海方向殺來的消息,上京城便被恐慌的氣氛籠罩著。負責上京衛戍的京都兵馬大都督,唯恐首都有失,便乾脆放棄了外圍防線,將十萬京營都集中在了上京城內,還臨時徵召了十萬鄉勇家丁護院之類地民間武裝協助守城。
總計二十萬人。勉強算是夠用了。可能有人會覺得奇怪,為什麼守個城要用這麼多人,還只是勉強夠用呢?這是由具體情況決定的,絕不只是因為守將膽小謹慎。
雖然上京城有這麼多兵馬,但對於秦軍來說,卻不一定比攻克樂陵、渤海這些僅有數萬人馬的府城更困難。因為樂陵也好、渤海也罷,城池都不算大,秦軍就是兵再多,但也沒法在同一時間全部展開,只有一批批的上。真要是攻擊的話。效果也不會太好。所以秦雷否決了攻擊的議案。
但現在秦軍進攻的是上京城,是東齊王朝的首都。這是真正地大城市,並不是比較大的城市、而是容納了一百五十萬居民的特大城市。
秦軍將要攻擊的,是上京城的外城牆。外城長七十里,東西十七里,南北十八里,有城門十一座,敵台一百七十六座……城牆高約七丈,底厚八丈、頂厚也是七丈,絕對的不可摧毀!
如果兵員充足地話,僅憑著那一百七十六座敵台,也可以將任何敵人擋在外面,理論上不可攻陷。
但現在兵員充足嗎?簡單做一個除法便會發現,二十萬兵馬分給十一個門,平均不到兩萬,且還要留出必要的預備隊,以備救急救險,因此每個門的守衛也就是一萬五左右。
而秦國的兵力雖然也是二十萬,卻沒必要每個門都打,可以集中兵力攻擊幾個點,因此在局部是占據優勢的。更大的優勢在於,秦軍幾乎全部是騎兵,機動性很強,一旦打開缺口,就能夠立刻集中兵力攻擊。
軍隊的戰鬥力並不單單決定於數量,還有機動力。
……
因此雙方雖然在總數上持平,但在真正攻守過程中,秦軍是可以一直形成優勢的……至少齊國的高級將領是這樣認為的,他們也是這樣向上官丞相稟報地。
我們已經說過,上官老頭輸不起,輸了就萬劫不復,所以他在臭罵不動如山地百勝公之餘,向陛下請求派出十位欽差,手持金批令箭,去各地調遣部隊,進京勤王!
所謂金批令箭,乃是齊國皇帝的調兵信物。至少理論上,其效用高於大元帥令。但上官雲鶴知道趙無咎在軍隊地地位,生怕那些部隊只聽帥令不停王命。又請興化帝賜下十把尚方寶劍,授予欽差斬首不聽調遣的將領,並暫時接管軍隊的生殺大權,老丞相這才算是放了心……
興化帝雖然一一照做,但其實心裡很不痛快。在他的記憶中,似乎只有四十年前被秦國兵臨城下過。那時還是他爺爺當皇帝呢。等他爹和他坐莊的時候,不僅上京城從沒遭過戰火,還攻到過中都城一次,這是興化帝最驕傲的事情。
現在眼看就要被扳平,皇帝自然不高興,只不過大敵當前,他強忍著罷了。而我們知道,皇帝是這世界上最記仇的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