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6頁
家眷為質,靠得住,也靠不住。
投降滿清的漢軍將領哪個不是妻兒老小在明朝這邊的!
「是呀,膠侯提醒的對,咱得讓高傑他們信得過我啊。」
陸四有那麼一股衝動,他親自帶騎兵會合第六鎮執行這個大膽的作戰計劃,但他知道他現在一身系淮軍萬千之重,哪裡能如此犯險。
但他不去的話,派誰去。
廣遠這個侄子倒是合適,可廣遠眼下在徐州坐鎮,須臾之間趕不過來。
思慮再三,陸四讓人將外甥延宗叫了過來,讓賈漢復將北進方案大略同延宗說了。
「我去!」
還有幾天才算17歲的李延宗不等舅舅開口,就主動請纓了。
「此去兇險。」
望著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外甥,陸四欲言又止。外甥畢竟是外甥,姓李不姓陸,要是出了事,他怎麼跟堂姐兩口子交待。
「舅舅不是說王侯將相要自個去搏麼,我這個外甥要不搏命,將來怎好叫舅舅封我為王?」
李延宗咧嘴一笑。
陸四點了點頭,拉住延宗的手,沉聲道:「記住,你們鬧的越凶,我這裡就越安全。」
說完,頓了頓,又說了句,「你越危險,我這個舅舅就越高興。」
第四百零六章 讓他們害怕
偷襲北京,理論上是完全可行的。
永昌元年至二年的冬春之交,北京極度空虛。
輕易擊敗李自成奪取北京讓清軍驕橫不可一世,事實上的戰局也讓清軍「天予不取,反受其咎」,結果就是為了儘快征服中國,在立足未穩、京畿、北直的統治還不算穩定的情況下,多爾袞將八旗主力分作兩支派了出去。
一支八萬人,一支四萬人。
沒有陸四,這十二萬人擴編為了百萬清軍,滾雪球似的征服了中國。
有了陸四,歷史已然改寫。
原本是清軍征服南明橋頭堡的山東成了抗清第一線,也使得淮軍直面京畿,哪怕自身實力遠弱於清軍,卻在局部形成對清軍的絕對優勢。
清軍整體實力不計戰鬥力,單以兵員總數對淮軍大概是三比一,可在山東一線,淮軍對清軍卻形成五比一,甚至六比一的優勢。
對巴哈納、石廷柱集團,對豪格、孔有德集團的兩次大勝,就是淮軍兵力優勢的體現。
只要陸四願意犧牲淮軍,他現在就可以揮師「北伐」,只不過大概率同李自成一樣奪了北京之後卻又不得不再次放棄。
但不能大規模北伐,不意味歷史給淮軍創造的絕佳機會就要平白放過。
從全國抗清總體戰局來看,東線這邊也必須有所作為。
否則,一旦李自成敗亡,陸四恐怕就再也沒有兵臨北京城下的機會了,因為山東和淮揚所處地域註定他會是滿清第二波重點攻擊的目標,也就是頭等大敵。
這塊地盤,人口和錢糧產出是不錯,也是必擊之地。
在敵人的拳頭重重砸下前,陸四需要將這隻拳頭一個個的扳開、折斷。
正如陸四對自家外甥所言,你越危險,他這個當舅舅的越高興。
不是做舅舅的無情無義,不將外甥當人看,而是外甥那邊如果真的有危險,便說明清軍一定往回抽調了大軍。
那就意味著李自成的壓力輕了,淮軍的壓力也輕了。
賈漢復用孫子兵法中的「圍魏救趙」形容這次大膽的北進計劃,除了可以最大程度摧毀北直、京畿的戰爭潛力外,就是可以逼迫清軍回師,從而使得河南不致崩盤,給淮軍在山東進行下一步防禦、發展爭取幾個月,甚至是一年的時間。
內心深處,再怎麼想繼承永昌皇帝的遺產,陸四也不希望李自成敗的太快。
李自成敗的太快會產生一個最直接的連鎖反應,那就是盤踞在武昌的左良玉部降清。
歷史上,就是李自成被阿濟格追到湖廣,左良玉不敢與李自成打,這才找藉口東征南京。結果半路病死,不爭氣的兒子左夢庚直接帶幾十萬人降了阿濟格。
左良玉部一旦降清,淮西明軍集團就要不保。
陸四需要友軍,哪怕左良玉部再不堪,只要他們不降清,就能替淮軍承擔清軍的壓力。
抗清一方的優勢在於人多。
哪怕彼此也是敵對關係,但只要都在抗清,多爾袞就不得不把他那十幾萬人分散用兵。
這也是陸四為李自成爭取的最後機會了,但願這位永昌皇帝能夠在襄陽得到喘息,而不是如放棄西安一樣再次放棄他那最後的根據之地。
為此,陸四讓陳不平替自己擬了一份給李自成的奏疏,疏中大意是說淮軍將全線北進,希望能夠為大順中央減輕壓力,請皇帝陛下及早部署新的反攻。
不過不知道李自成能不能收到這份奏疏,現在想要和李自成取得聯繫已經很麻煩了。只能先通過河南順軍向荊襄轉送,看看能不能由白旺轉遞給李自成。
定下計劃後,陸四就不改,並且要馬上落實。
第七鎮可以年後渡海,第六鎮卻是即刻動身。
為了鼓舞第六鎮北進士氣,陸四將此次北進的優勢及判斷的清軍底子全部整理出,並制定了一套結合清軍實際情況的「進擊戰術」,都由外甥延宗帶給高傑。
當然,做舅舅的不可能讓外甥光杆一人提著把紅纓槍就去高傑那裡,他還是要給外甥配一支親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