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963頁

    誠如陸四前世張獻忠死後的西營反應,棄武功不守的西軍御營主力餘部幾乎是狼狽向西逃竄,使得追擊的順軍不費吹灰之力就兵臨鳳翔城下。

    鎮帥辛思忠、趙忠義原是做好強攻鳳翔準備,哪知同武功一樣順軍還沒有到,城中的西軍就跟驚弓之鳥棄城而逃。

    同汪兆齡一起逃到鳳翔的西營皇城都指揮使竇名望在棄城之前,原是想殺掉順軍興國公李過同不肯降的鳳翔總兵白鳴鶴替死去的老萬歲泄口怒氣,然而卻被汪兆齡所阻。

    後一步趕到的劉文秀、馬元利等西營將領也沒有殺害李過同白鳴鶴,但為防順軍以鳳翔城為基繼續追擊西軍,劉文秀下令將城中百姓趕出,然後一把火燒毀了鳳翔城,之後帶領殘部繼續往西急奔。

    李過、白鳴鶴等被俘的順軍將士就這麼被西軍扔在一邊。

    陸四率軍趕到鳳翔時見到的便是一座還在冒煙的廢城,輕嘆一聲趕緊去見大舅子李過,好一番唏噓後便令由李過統領第十一鎮、第十二鎮及王自奇收編的西軍兩萬人繼續向隴州追擊西軍,並交待西軍若是連隴州也棄了則直接攻入平涼境內,爭取直搗固原,將西軍御營主力及定北將軍艾能奇這一部人馬徹底解決掉。

    而他本人則將率羽林軍回師西安,對付從延安方向南進的孫可望集團。  

    同時下令西安的陝西巡撫張國柱速來鳳翔整編歸降的西軍,恢復地方秩序。

    「你等隨興國公西追途中,不許殺降坑俘,也不與搶掠百姓財物,更不得傷害百姓,與百姓買賣必須公平,倘若違了我這軍令,任你是我再看重再信任的股肱,我亦要你們嚴辦!」

    頒下嚴令之後,陸四又命人傳諭前番向西營投降的地方官吏,只要他們再次反正,前番降罪概不追究。

    如此,自是為了迅速安定人心,構建大順地方政權。

    不然,陝西境內前番降西的官吏太多,若對這些人概不赦免,這些降官逼得急了領著軍民死守抗拒順軍,豈不是拿自家士卒性命開玩笑。

    而且,重新恢復陝西是其次,如何治理陝西才是首重。

    陸四眼下抽不出太多官員前來填充陝西,只能繼續依賴先前的降官替大順把地方政權先構架起來。

    把人都殺了,誰來替大順幹活?

    對於先前死守不降的地方官員,陸四更是要予以嘉獎封賞,傳諭張國柱要大力提拔為大順「守節」的地方官員,對戰死的官員更是要隆重表彰,可以省里、甚至中央名義對這些官員追諡,有子侄在的也要蔭其官職。  

    「都說窮寇莫追,但於此時,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

    將繼續追擊的任務交給李過後,陸四即馬不停蹄趕回西安。

    固原是張獻忠在世時的御營臨時行在,其率軍東征之時命義子、定北將軍艾能奇奉皇后楊氏於固原。

    艾能奇雖沒有同兄長孫可望、李定國一樣開府,但作為大西四大王子排名第三的大將軍,其也節制15營兵6萬餘人,另外還節制提調青海、西寧、甘州等地的西軍,這些地方留守的西軍雖不是精銳,大多是收編的烏合之眾,也有數萬人之多。

    自義父率軍東征之後,艾能奇便與戶部尚書王國寧全力為前線籌措糧草,唯恐前線因為斷糧而失軍機。

    只西營錢糧多是得自川中,出川入西北之後所得不多,國庫更是入不敷出,所以在知道萬歲決定攻順後,戶部尚書王國寧才千方百計反對,原因自是王國寧清楚如果東征順利還好,一旦不順,大西便立即就要陷入無錢無糧的危局。

    可張獻忠不聽王國寧諫言,執意東征攻順,王國寧無奈也只得竭力籌措。可是西軍控制區內要麼就是貧瘠之地,要麼就是地方土司甚多,強行征糧住往引得土司反抗,因此眼下西軍後方也有多地在鬧叛亂。  

    艾能奇為此大開殺戒,僅在甘州便一次殺了當地人兩萬多,這才將甘州的叛亂暫時壓制。

    然而任艾能奇同王國寧如何想盡辦法,籌來的錢糧總是有限,所以不可避免的還是要「打土豪」,這就使得西北各地的叛亂按下這頭,那邊卻又冒頭,是怎麼也沒法平住。

    沒辦法,也只能頭疼醫頭,腳疼治腳了。

    唯今也是寄希望於父皇東征順利,早日奪取長安。

    除與尚書王國寧籌錢糧外,艾能奇也每日督造軍器,對「母后」楊氏更是極為孝順,每日都要奉案問侯楊氏,並為楊氏從民間訪來若干珍玩稀罕物,故這位定北將軍深得楊氏喜歡。

    第七百四十章 皇城指揮使願降大順!

    楊氏是張獻忠的第二位妻子,在此之前張獻忠曾娶前明崇禎朝首輔大學士陳演的女兒為妻,然陳氏隨張獻忠生活不到半年就病死,後在禮部尚書吳繼善勸說下納了楊氏為妻,立冊為大西皇后。

    楊氏家是成都人,其父是秀才,算是小門小戶,但也正因如此楊氏深得張獻忠喜愛。

    骨子裡,張獻忠對前明官紳有徹骨恨意,尤其是那些口口蔑稱自己是賊的讀書人,這才有了於川中開「恩科」殺五千餘讀書人的劣事。

    決意北上抗清後,張獻忠為表明自己破斧沉舟的決心,命義子定國殺妃嬪及幼子,獨留皇后楊氏,這個幼子便是楊氏所生。

    兒子的死讓楊氏痛不欲生,連帶著對沒有勸阻的孫可望、直接動手的李定國都是心存怨意。只是這一切都是丈夫張獻忠下令所為,楊氏空有怨恨也不敢有所表露。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963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