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651頁

    新編六鎮中的四鎮為西路軍精銳人馬改編而來,以高一功為第九鎮帥、以藺養成為第十鎮帥、以辛思忠為第十一鎮帥、以趙忠義為第十二鎮帥。

    餘下兩鎮以賀珍部同馬科部為主改編,以賀珍為第十三鎮帥,以馬科為第十四鎮帥。

    除第十二鎮帥趙忠義出身淮軍,其餘都是順軍出身,包括賀珍、馬科。

    留守西安諸將則暫不改軍制,沿襲前明舊稱,實有兵馬5000以上為總兵,5000以下為副將。

    其餘與會陝西群雄各部以現實控地域分別授都司、游擊、守備等職。再行「五抽一」法,即各部義軍單獨組成「殺奴軍」,五人出一人,自備甲衣兵器於七月底前往前西安接受李過統一整編,後由大順方面提供糧草東進,計「殺奴軍」實可得兵12000人左右。

    群雄會商之時,共舉孫守法為殺奴軍總兵,白天爵、何可亮為副將。神木副將王永強部獨編一旅,配合延安總兵李元胤攻掠山西。

    因東征由監國親自統兵,故不設征東將軍,各鎮及殺奴軍悉從監國調遣。

    顧君恩進言,稱當年李自成之所以兵敗,除了戰略失誤外,也與順軍當時各統軍大將兵力分散,相互權屬不明有極大關係。比如同為侯爺,有的兵馬兩三萬,有的則萬兒八千人,遇敵之時,往往一侯難令另一侯,結果導致用兵無法集中,被清軍各個擊破。  

    顧的這個進言讓陸四想到了太平天國,千王林立,一王難號一王的故事,遂採納顧君恩的建議,於鎮之上再設軍制,軍之統領稱提督,一軍轄三鎮。

    以第九、第十兩鎮編為第一軍,以第十一、第十二兩鎮編為第二軍,以第十三、第十四兩鎮編為第三軍。

    第一軍提督以高一功兼任,第二軍提督以劉體純擔任,第三軍提督以賀珍兼任。

    之所以沒有讓自己的嫡系趙忠義出任第二軍提督,而是讓劉體純出任,還是出於趙的資歷過淺,且第二軍是以西路軍將士整編組成的原因。

    各部整編都很迅速,因為基本都是以原先建制為主,只是去除老弱,抽選精兵組建新的軍鎮旅而矣。

    糧草方面也很充足。

    當年李自成決心在西安同清軍打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因此下令抽空了西北數省存糧,於西安城中囤了幾百萬石軍糧,導致一些地方的百姓都無糧可食。

    田見秀心軟,捨不得一把火燒掉這些從西北百姓口中硬奪過來的糧食,沒想卻便宜了清軍,成了壓死大順覆亡的最後一根稻草。

    好在,如今這些糧食終是派在了該用的地方。

    張獻忠那邊傳來消息,這位八大王最終選擇第二個方案。  

    代表西軍在漢中同順軍就出川及相關事務具體談判的孫可望對義父的這個選擇頗是失望,因為第二個方案要打擊的主要是當初降順的那幫前明降將組成的綠營,且眼下這些綠營是否還甘願替滿洲人賣命還是未知數,所以「困難度」明顯要低於同清軍南北兩集團的決戰,甚至有可能不費吹力就收取西北之地。

    可是,這麼做大西是能占大便宜,然而在世人眼裡永遠還是個「地方政權」,根本不能取代順軍成為新朝。

    當下局面,唯有滅清才能從「流賊」一躍而為法統,據有中國大義啊!

    孫可望不知道義父為什麼就選了第二個方案,身為義子的他如今除了服從也沒有其它辦法。

    可眼見漢中的順軍熱火朝天的練兵整頓,並大量從民間購買白布製成孝衣準備誓師東征,這位大西平東王的心裡就十分的不是滋味。

    直到這天,順軍將領高一功前來請他這位代表大西皇帝的平東王前往順軍誓師東征會場。

    第五百一十章 殺光韃虜再凱旋

    被邀請前往城東順軍大營的不僅是孫可望一人,還有劉文秀、白文選等西軍將領。

    當孫可望等人在高一功的陪同下來到位於漢中城東十里的順軍大營時,便聽大營有戰鼓聲響起,繼而便見營中開出一隊隊士兵往校場而去,更有數千騎兵縱馬奔入。  

    騎兵皆披甲冑,步卒亦披掛一新,長矛大刀,車櫓盾牌,旗幟分明,堪稱精銳。

    劉文秀低聲道:「大哥,這些怕就是順軍的老家底了。」

    孫可望微微點頭,卻沒有多少觸感,若他大西軍裝點門面,能拿出比眼前順軍精銳還要多的人馬出來。

    誓師東征的典禮,順軍豈能弄些爛魚臭蝦叫他大西軍看!

    大營校場上,順軍方面在漢中的文武幾乎全在。

    文有左輔顧君恩、陝西總督孟喬芳,以及聞聽西安光復從家鄉又摸尋過來的原刑政府尚書安興民。

    順軍重新占領西安後的這段時間,有很多原先從順軍逃跑的官員陸續回返,如舉人出身的原潼關防禦使楊王休、前明廣西布政使蕭應坤,舉人出身的鄧岩忠、進士出身曾為青陽知縣的王家柱等。

    陸續回返的逃官現有28人,官職最高的就是刑政府尚書安興民,官職最低的是縣令。

    對這些能夠主動回返的官員,陸四指示顧君恩一律留用,或按原職任用,或差以陝西各府縣官員任用。陝西境內降順的清廷官吏同樣留用。

    其中前明進士出身的姜學一因文采甚好,有過目不忘之才,顧君恩舉薦差在監國行營(督府)任掌書記一職,即負責監國書牘,隨時備諮詢,同前明翰林學士職能差不多。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651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