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6頁
這城,就是一座死城。
現在就看城中的滿洲人是不是要讓瀋陽變成遼陽。
出於減少傷亡的念頭,李本深還是派人再次進城勸降,接待順軍使者的是盛京總管何洛會,然而對方從頭到尾表情冷漠,或者說是麻木,沒有就投降於否給出明確答案。
天,一天天冷下去。
李延宗終於猜出瀋陽守軍的意圖了,他們是寄希望於極寒天氣迫使順軍撤退。
如果天降大雪導致道路冰凍的話,弄不好瀋陽清軍還能趁機給予順軍重創。
算盤是好的,機會也是有的。
凍得兩耳、兩手都紅仲的小將卻是打定主意非要破了瀋陽城,然後把城中的韃子扒光衣服扔野地里,看他們挨得住挨不住。
高帥所率的主力已經抵達廣寧,現正向遼陽開來,一切順利的話,最多還有十天就能趕到瀋陽。
這期間,李延宗能做的事情除了和後方高帥、北方第七鎮聯絡外,就是命軍士四下砍伐樹木用於取暖。
棉衣這塊,倒是不缺。
如何攻打瀋陽,也成了順軍上下最關心的事。
瀋陽城始建於明洪武年間,由遼東都指揮使司指揮閔忠督建。在努爾哈赤和明軍的數年征戰中,瀋陽明城牆除北門外,幾乎全部被毀壞。
故而順軍現在所看到的瀋陽城是努爾哈赤及洪太父子陸續後建的,整個城池的格局和明時也大不一樣,僅城門就多修了四個。
反正的錦州漢章京耿雲生在瀋陽生活多年,對城中情形可謂是了如指掌,因此成了李延宗的特別參謀。
據耿雲生說瀋陽現有內外城之分,內城有努爾哈赤時期修建的汗王宮,還有各大小貝勒府、留守的六部衙門。
外城則是瀋陽旗人和蒙、漢百姓居住所在,雜亂得很,人口卻是眾多,原先鼎盛時有二三十萬眾,現在怕是只有六七萬人,且以漢人居多。其餘大多隨入關的八旗兵進了北京。
漢人阿哈人數雖然眾多,但李延宗同李本深都認為城內的阿拜、何洛會不會徵發太多漢人上城助戰,因為那樣他們就得擔心會不會有漢人和當年建奴攻打明國城池一樣內亂開城。
收買漢人奸細在城中放火,搶奪城門這把戲當年滿洲人玩得不亦樂呼,且屢屢奏效。雖說現在能留在瀋陽的漢人及阿哈多是奴性十足,被滿洲人馴服了的,個個以真旗人自居,可也難保其中沒有人還念著故國,知道自己是漢人,因此鋌而走險內應城外順軍。
畢竟,大清已經亡了。
真要大量武裝組織漢人守城,內中出現內應開城,瀋陽城再高再大也無濟於事。
至於瀋陽城內能拼湊多少守軍,耿雲生給出的數字可能有上萬人,因為之前何洛會曾在關內帶了4500名披甲八旗兵出關,而瀋陽城內原先留守也應有三到四個牛錄。這些牛錄八旗兵當算真滿,余披甲阿哈、包衣湊一湊,上萬人應該是有的。
這個兵力同李延宗之前以為的相差很大,他一直以為瀋陽城內的清軍全湊起來也不到五千,沒想光是真滿就可能有五千,難怪李化鯨的第七鎮主力會被何洛會擊敗跑到朝鮮去。
「小爺還須知道,滿洲定都瀋陽後,為防有朝一日明軍會打回來,不僅將瀋陽城修建得格外牢固,還將歷年從明軍手中繳獲的火炮擺放在瀋陽城頭,奴才估計這會瀋陽城上的大小火炮怕是不下百門……」
耿雲生說當年明軍同金軍的渾河之戰之所以戰敗,就是因為金兵驅使城中投降的明軍炮手往渾河開炮。
「難怪人家不肯降,原來也是有些本錢的。」
李延宗有些慶幸自己把營扎在了南岸二道崗子,這要是稀里糊塗的扎在北岸,半夜睡覺時怕不得被清軍轟出魂來。
「不過要取瀋陽也容易。」
耿雲生說瀋陽城防雖堅固,火炮眾多,然而當年為了讓盛京看起來氣派,在一個風水師的指點下,在原明瀋陽城的基礎上增建了四個城門,城內又修八條大街,所謂「八門對八街」。
這等格局自然讓瀋陽城一下變得寬大整齊起來,能夠一下容納不下十萬人口居住,很適合一個小國初興定都所在,可問題是這八個城門卻在不經意間分攤了瀋陽守軍的力量。
「以前滿洲興起的時候連戰連勝,對明軍採取攻勢,壓得關外的明軍根本喘不過氣來,燒香拜菩薩求著清軍不要來打他們都來不及,哪裡有膽量去打清軍,更別提瀋陽城了。就是明軍有膽量攻打瀋陽,也要先越過廣寧和遼陽這個坎,不拿下這兩座城,明軍根本不可能長趨直入兵臨瀋陽的……」
耿雲生說可惜有明一代,別說廣寧和遼陽,就是離錦州只幾十里的大小凌河明軍都沒能邁過去,耗費了無數錢糧人力盡跟清軍玩我建你拆的遊戲了。
故而雖然洪太等滿洲高層知道瀋陽城守衛的弊端,卻從來沒有放在心上,因為在他們看來擔心明軍攻打瀋陽,還不如擔心今年要凍死多少漢人阿哈呢。
現在好了,洪太做夢也沒有想到的事情發生了,他才死了三年時間,不僅老婆孩子叫漢人弄了去,費盡心思打造的盛京也要迎來漢人的屠刀。
八座城門,萬餘守軍,瀋陽城防的弱點一下就突顯出來。
李延宗得了舅舅陸四一個很好的習慣,就是每戰前必推演,戰後必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