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7頁
西軍入川後,明朝廣西征蠻將軍楊國威和部將焦璉率領四千多名士卒開進湖南永州等地,朱由榔才得以死裡逃生,被護送到梧州同其父聚合。不久桂王朱常瀛在梧州病死,安仁王朱由楥掌府事。
所以瞿式耜決意擁立的便是這位代掌桂藩事的安仁王朱由楥,不想朱由楥同他父親一樣一病不起,不久也死了,最後桂藩便剩下永明王朱由榔一人。
在同朱由榔的接觸中,瞿式耜感覺這位永明王相貌堂堂,頗有帝王之象,讓人見而便有下拜衝動。觀其談吐,也是大方得體,於國事有相當之見解,絕對是大明新君最合適的人選。
只是瞿式耜不過是廣西巡撫,擁立份量不足,所以便想得到兩廣總督丁魁楚的支持。
因為不知丁魁楚對於繼統人選態度,瞿式耜就暗中先同廣東布政使顧元鏡聯絡,結果顧元鏡極是贊成擁立桂藩為帝。繼而顧元鏡又將此事告於丁魁楚,總督大人聽後不置可否,既未說可立,也未說不可立。
但是提醒顧元鏡永明王雖是桂藩唯一繼承人,然現在仍是永明王,非親藩。
言外之意若永明非桂王,並同靖江王朱亨嘉一樣,乃小宗。
小宗又豈可入承大統?
顧元鏡恍然大悟,立即修書廣西,讓瞿式耜趕緊向南都上書為永明王請封桂王,以為親藩。
瞿式耜也是大罵自己糊塗,當下寫好為朱由榔請封桂王的奏疏,命快馬急遞南都。
而此時的南都城中,弘光皇帝正跪在一尊佛像前虔誠祈禱著。
這一跪,竟跪了一個多時辰,直將外面侯著的首輔王鐸及內閣眾學士急得團團轉。
可天子禮佛事大,諸臣又豈敢輕易進去打斷。
終於,禮佛完畢的潞天子在內侍簇擁下出了大殿,見首輔等人還在等著,這位潞天子摘下手指上的長長護套,嘆息一聲悠悠對諸臣說道:「武安平亂有功,朕以為當不吝王爵封賞,內閣擬詔吧。」
聞聽此言,王鐸鬆了口氣,趕緊接著問道:「陛下以為,當封何王?」
「喔。」
潞天子內心一陣煎熬,「就封康王吧。」
第七百七十八章 孫二爺平賊
大順江北省,通州。
順軍在江北駐防兩個主力軍,一是駐淮揚的第八軍,一個就是駐通泰的第六軍。
第八軍提督蔣魁是大順監國陸四的同鄉近鄰,與陸四堂兄陸文亮等人於河工起事後一直督領老營,負責後方安定。
蔣魁雖戰功不顯,不及同期參於起事的夏大軍、徐和尚等人,但勝在忠誠可靠,為人踏實。
淮揚是陸四老家,「龍興之地」,絕不能有失,故而在多方面綜合考慮後,陸四命蔣魁為第八軍提督,其兄陸文亮為江北巡撫,再輔以通泰的第六軍(原程沈集團),如此以兩個軍的實力,別說南都那個傀儡皇帝,便是近在咫尺的明軍淮西集團也不敢來犯。
更何況明軍淮西集團的兩大領袖之一監軍太監盧九德,早已在降順的太監高歧鳳穿針引線下向大順陸監國表達了「葉落歸根」的強烈念頭。
而淮西明軍集團的兩大悍將黃得功、朱紀便奉命於盧九德,按明朝監軍太監的制度,只要盧九德不想帶兵回家鄉揚州,黃得功和朱紀縱是有心攻打淮揚,他們也無法調動得了軍隊。
歷史上黃得功能躍居為藩鎮,便同盧九德被從鳳陽調至南都提督京營有關。
由於陸四和淮軍集團的橫空出世,「四鎮」的苗頭早被掐死,一鎮高傑成了大順的遼東總督;
一鎮劉澤清墓前情緒穩定;
一鎮劉良佐被淮軍在徐州的蕭縣重創,如今只能帶著殘兵在鳳陽總督馬士英手下混口飯吃。
黃得功則依舊是總兵,對於一手提拔他的盧九德也是感恩戴德的很。
駐軍就在寶應西邊的另一個明軍總兵徐大綏,更是早在淮軍初創北上解淮安之圍時,收取陸四贈送的二十萬兩白銀巨資,雙方形成了事實上的合作夥伴關係。
此後雙方雖一個是賊寇,一個是官兵,但兵賊兩相安,地方和諧,百姓相通,商販往來,倒是這亂世難得的太平景。
更加難得的是,徐大綏甚至將侄女徐有鳳嫁給了駐在寶應的原淮軍標統李大祥。
此舉,無疑讓徐總兵倍受江北方面親近,逢年過節,揚州方面都會有專人送上節禮。
再加上淮西明軍被左夢庚部牽制,結果便是明軍都知淮揚富庶,然而對於身邊的這塊肥肉,一個個也只能是干看流口水。
陸文亮為江北巡撫後,其本身治政能力欠佳,勝在為人忠厚。
江北省的四個知府揚州鄭元勛、淮安鄭標、徐州武愫、通州魯吉英也都是這個時代的務實人才。
因此在四位知府的治理之下,江北省可謂是蒸蒸日上,不僅漕運恢復,鹽業也全部恢復,治下人口財富都為大順第一,百姓安居樂業,人人齊誇大順政策好。
蔣魁的第八軍主要是「防西」,也就是淮西明軍集團。程霖的第六軍則是「防南」,也就是嚴盯對面的江南明軍。
北方未平定之前,順軍主力肯定不會南征,不過賣油郎出身的程霖同副手沈瞎子卻是小動作不斷,尤其是江南奴變後,二人對於南征的意願就更得更加殷切,屢次上書行營要求南征,然卻被監國陸四屢屢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