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1頁
一開始郭太后不太同意,首先曹芳是先帝曹叡選擇的繼承人,如果這個時候廢帝另立的話,那將會是對先帝的大不敬。
其次,曹芳當初過繼給曹叡尚在年幼,繼位之時也不過才八歲,是郭太后一手把他撫養大的,不管現在他們的關係有多僵,但這一份母子情份郭太后打心底是難以割捨的。
再者從大局而言,曹芳這個皇位已經坐了十四年之久了,輕率地廢立,必然會導致朝政的不穩,現在魏國的局勢也是內憂外困,現在廢帝,也並非是什麼好的時機。
但是司馬師的態度則比較堅決,他認為,曹芳現在年紀大了,羽翼漸豐,早已不把郭太后放在眼裡了,所謂的母子親情,也不過爾爾,從他此次參與李豐和張緝的叛亂就可以證明,曹芳是極有野心的,如果真得讓曹芳親政的話,遭殃的便是司馬師和郭太后。
所以,在這種形勢之下,換一個人來當皇帝,也方便郭太后在幕後垂簾聽政,也可以免除後顧之憂。
司馬師的話還是說到了郭太后的心坎上,曹芳年幼的時候,宮裡的大小事務皆是決到郭太后,就算是朝政上的事,群臣也會奏明郭太后,雖然未必她一個女人就擁有朝政的決斷權,但這種垂簾聽政的快感是無以言表的。
可是曹芳長大之後,郭太后就退居二線了,只主管後宮之事,不再參與朝政之事,無形之中,郭太后失落了許多。
而且曹芳長大之後,關係也變得和她疏遠了許多,郭太后難免心情沮喪,如果真得讓她再有垂簾聽政的機會,郭太后便怦然為之心動,從而也就默許了司馬師的廢立之舉。
不過在後繼之人的選擇上,司馬師和郭太后還是發生了小小的爭執。
司馬師有意立彭城王曹據為帝,曹據是曹操的兒子,魏文帝曹丕之子,也就是明帝曹叡的叔叔,這也就是郭太后竭力反對的地方,如果曹據當了皇帝,論輩分,那她便成為了新帝的侄媳,如何還能繼續地來當她的太后?
就算是曹據的夫人,在曹據登基之後,將會成為新的皇后,郭太后見了人家的面,還得尊稱一聲嬸嬸,統領六宮,做夢去吧!
所以郭太后一聽司馬師的提議,當即就把臉一沉,堅決地反對,司馬師沒辦法,只得放棄了這個想法,重新和郭太后進行商議,看曹氏宗族之中,還有誰有資格來承繼大位。
第1207章 高貴鄉公曹髦
司馬師選擇曹據,自然是有著自己的考慮的,首先曹據這個人比較平庸甚至有些懦弱,不善言辭,宅心仁厚,也只有這樣的人,才符合司馬師的標準,因為他是要選一個傀儡皇帝,而不是選什麼聖明賢主,主強則臣弱,那還有司馬師存在的必然嗎?
正是因為曹芳日益顯露的雄心讓司馬師感到了不安,所以在選擇新君的上面,他優先考慮的,就是能不能被他所駕馭,所以彭城王曹據自然成為他的首選。
但是郭太后明確反對,曹據可是她的叔父一輩,曹據當了皇帝,最尷尬的恐怕莫過她了,朝著一堆妃嬪行子侄之禮,打死她也不能接受,如果曹據繼位的話,郭太后是無論如何也不可能留在宮中的。
這顯然和她廢帝的初衷是相背,廢除曹芳,郭太后想著是如何地能夠重新垂簾聽政,可結果她連太后的位置也保不住,這不是開玩笑嗎?
所以郭太后對司馬師的這個提議很生氣,堅決地予以反對,明確地聲稱,如果司馬師執意要選曹據的話,她寧可繼續讓曹芳當皇帝也不換人。
而且郭太后的理由也是冠冕堂皇,曹據是曹叡的親叔叔,如果讓曹據繼位的話,那就沒有理由讓叔叔去祭拜侄子,曹叡的宗祀將面臨無人祭拜的局面。
所以新立的君主,必須要從曹叡的子侄之中選出,這一點沒容商量。
司馬師要借太后的懿旨才能達到廢曹芳另立新君的目的,所以他不能不遵從郭太后的意見,所以只能是放棄立曹據的打算。
曹叡的子侄輩倒也是不缺人的,但究竟選何人為帝,郭太后主動地提出了選東海定王曹霖之子高貴鄉公曹髦,曹霖是曹丕之子,曹叡之弟,曹髦正是曹叡的侄子,從輩上來講,完全合乎郭太后的預期。
以前郭太后是見過曹髦的,雖然他只是一個十來歲的孩子,但聰慧伶俐,謙恭守禮,才華橫溢,出口成章,頗有令祖之風。
曹家向來不但制霸天下,而且論文學造詣,也是當世之翹楚,曹操、曹丕、曹植並稱為“三曹”,其文學地位,尤在建安七子之上,尤其是曹植,被稱為天下文章共一石,其獨得八斗,足可見其盛名。
雖然三曹之後,曹叡的才華不及祖、父二代,但也好詩文,並著有詩文集,流傳於世。
只是到了曹芳這一輩,在才學方法,趨於平庸,郭太后也常常嘆息,曹叡沒有親生的兒子,就連文學才華也斷代了。
不過曹氏宗族之中,卻並非沒有能人,曹髦只有十三歲,卻已經展露出過人的天賦,詩詞歌賦無有不精,甚至經學方面,也頗有大家風範,就連當世之大儒,也盛讚曹髦為後起之秀。
聰明伶俐再加上才華橫溢知書懂禮,也難怪能討郭太后的喜歡了,所以郭太后提出來的第一人選就是他。
司馬師當然對聰明的人不感興趣,平庸的曹芳尚且有奪權的野心,如果曹髦即位,他又如何來駕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