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0頁
而在修繕方面,也是投入了更多的人手,晝夜輪班搶修,時刻不停。
還好毀損的這幾段棧道都不過是三兩里長的那種路段,並不是長達幾十里的連綿棧道,經過魏軍幾天幾夜晝夜不停地搶修,這些棧道終於是修繕完成了,陷陣營的大部隊通過棧道,向著秦嶺的更深處進軍,一路逶迤而行,整支隊伍形若長蛇,蜿蜒在山谷峻岭之間,綿延數十里。
第2355章 細節決定成敗
子午谷的險峻,絕不僅僅只是幾段年久失修的棧道,而是需要翻越整座秦嶺。
秦嶺的高峻那在中國地理上也是赫赫有名的,它不僅是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的分水嶺,而且是中國南北方分界線,由於秦嶺的地勢之高,隔阻了北方的冷空氣南下的途徑,所以就呈現出秦嶺南北兩麓不同的氣候特點。
當秦嶺北麓還是冰天雪地,萬木凋零之時,秦嶺南麓卻是一片綠意盎然,春暖花開的景象,一南一北,相隔數百里,卻是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
此時已經是早春二月,雖然猶有春寒峭冽,但總得來說,在關中地區,天氣已經明顯的轉暖了,春和日麗,萬物復甦,已經到了可以踏青賞春的時節。
但是秦嶺山區,卻依然還是一片寒冬景象,寒風凜冽如刀,山頂積雪沒膝,尤其是到了夜間,更是寒風刺骨,一旦也不亞於數九天氣。
而且越往南走,越往高處攀登,天氣變得更冷了,這裡的積雪也更厚了,完全是一個冰天雪地的世界。
還好魏軍在出發時就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穿著著厚厚的冬裝,否則在這秦嶺的山巔,只憑著那冷冽的寒風就能把人凍成冰雕。
鄧艾在情報這方面抓得非常全面,他不但時刻地關注著敵情的變化,對漢中的天氣地理民風等等諸多情況也是進行了詳細而全面的偵察,秦嶺古道上的天氣更是他關注的重點,所以在各支部隊出發之前,鄧艾就已經給他們準備好了比三九天穿著得還要厚的冬裝。
鄧艾這一舉動讓許多將士是深感莫名,現在已經是春天了,許多人剛剛脫去了厚重的冬衣,換上了輕便的春裝,而且這次出征,路途艱難,少一些負重,便可以減輕一些負擔,鄧艾的命令卻是不減反增,各營將士領到的保暖衣物,竟然比冬裝還要更為地厚重,大多數都是衣靴帽子手套都是用動物皮毛製成的,保暖效果更好,可見魏軍此次的後勤儲備是相當的奢侈的。
不過魏軍士兵可不領情,這些皮毛製成的冬衣雖然價格昂貴,但對於準備輕裝而行的魏軍來說,卻是一個比較重的負擔,而且天氣明顯的已經是熱了,現在再穿這樣的冬裝,反倒是一種累贅,所以許多的魏軍士兵並不想穿,領到冬裝之後,都將它遺棄在軍營之中,沒有穿在身上。
鄧艾視察隊伍時發現各部隊的著裝七雜八亂,頓時是雷霆暴怒,將各營的將軍召集到了一起,訓斥了一通,各個將軍回營之後,立刻下令命令,所有的人,都必須統一穿著新發的冬裝,在抵達漢中之前,誰也不許換裝,違令者一律嚴懲。
魏軍諸將士都有些發懵,按理說這完全是一件小事,都說二八月亂穿衣,體格好的,單衣便換得早,身體病虛的人,才會多捂一會兒,身為都督的鄧艾,犯不著連這個都管嗎?
不過抱怨歸抱怨,軍令如山,還是沒有一個人敢公然地抗命的,反正天氣還不算太熱,乍暖還寒,穿這種厚重的皮衣雖然略顯臃腫笨重,倒還不用擔心捂出痱子來。
只是當時許多人還沒有理解到鄧艾這條命令的真正用意,反倒是嫌鄧艾管得有些太多了,事無巨細,就連普通士兵的著裝都如此嚴格要求,難道說人老了就會變得絮叨了嗎?
但他們踏足到秦嶺之巔的時候,才恍然大悟,體會到了鄧艾的真實用意,如果沒有鄧艾給他們下發的這些冬衣,很可能他們就無法熬得過這一個個酷冷的寒夜,那些仿佛從地獄裡面吹出來的寒風,足以將他們徹底凍僵凍斃。
魏軍將士這個時候才體會到了鄧艾的用心良苦,如果沒有鄧艾的這個英明舉動,恐怕魏軍行至半路上,已經凍死凍傷不少的人了,還沒有走到漢中呢,部隊就傷亡累累,這仗還怎麼打?
想到這裡,魏軍眾將士不禁都佩服起鄧艾來,按理說鄧艾和他們一樣,也是從來沒有到過秦嶺,沒有過走子午谷斜谷駱谷,他也不可能會知道秦嶺山中的氣候變化,但鄧艾卻是高瞻遠矚未雨綢繆,提前準備好了如此多的冬衣,確保魏軍十萬大軍人手一件,讓魏軍行至極寒地帶時也能毫髮無傷。
都督就是都督啊,人家能坐到那個位置上,也證明人家確實有那個能力,有那個實力,當都督可不光是要指揮打仗的,而是要領導和管理整個的軍團的,只有想得深看得遠,慮事周全,心細如髮,才能勝任這個職位,如果換作是旁人,還真沒有那個水平和能力。
師纂也不禁是感慨萬千,說實話,他當時也沒有想地那麼遠,只是鄧艾的命令大如山,自己只需要嚴格地執行便是了,至於為什麼,師纂自己也還沒有整明白。
然而正是因為鄧艾這個看起來有些莫名其妙的命令,卻挽救了千千萬萬的魏軍士兵,如果說他們在和敵人的戰鬥中犧牲,那倒也是死得有價值有意義,但如果在秦嶺的山巔被凍死的話,那無疑是他們這些領軍者的失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