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0頁
突圍無望,再加上主將逃走,吳軍更成為了一盤散沙,這個時候,不想死的自然就會選擇一種比較屈辱的生存方式——投降。
他們扔掉了武器,高舉雙手,向著魏軍投降。
魏軍當然不會斬殺俘虜,只要這些吳兵肯放下武器投降的話,他們就不會再成為魏軍騎兵的攻擊對象,魏軍騎兵衝上來的時候,自然就避開了這些投降的吳兵,繼續對那些負隅頑抗的吳軍進行追殺。
這批吳軍之中,並不是沒有那種誓死而戰的鐵血勇士,但這樣的人實屬鳳毛麟角,大多數的普通士兵,還是求生欲挺強的,為了能夠活下去,屈膝投降也在所不惜。
不管將來面對怎樣的戰俘生活,總而言之,他們還是活著的,無論如何,也比白白戰死在戰場上要強得多了。
而且這個時候魏軍騎兵一邊衝殺,一邊高聲大喊:“降者免死!降者免死!”
說實話,這個口號著實是具有蠱惑性的,尤其是對於那些瀕臨絕境之中的吳兵,更是極具誘惑力,目前的形勢下,這些吳兵打肯定是打不過的,可逃也基本上沒有多少希望能逃得出去,除了死亡,似乎再沒有什麼別的選擇了。
可人人怕死,誰都不想死啊,於是這個降者免死的口號一喊出,吳兵是紛紛投降,鮮有再抵抗者。
整個騎牛嶺的戰鬥很快就結束了,吳軍戰死了一半,投降了一半,除了陶璜率領著少數的一些人馬逃出去之外,吳軍絕大部分人馬被殲。
而且從戰鬥開始到結束,也僅僅只持續了一個半時辰的光景,驍騎營有如砍瓜切菜一般地拿下了戰鬥,從戰鬥的進程來看,雙方根本就不在一個數量級上。
此時的陶璜雖然暫時地突出了重圍,撿回了一條性命,但他的內心之中也是十分崩潰的,這一仗敗得如此之慘,還真是陶璜萬萬都沒有想到的。
在陶璜的想法之中,雖然魏軍在兵力上占據著一些優勢,但吳軍最少也有地利的優勢,他們可是主場作戰,以逸待勞,縱然就真得是不敵的話,那堅守一段時間至少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到那個時候,陶璜再瞅瞅形勢,如果打不過,再撤也不遲啊。
而且陶璜已經向陶基申請援兵了,一旦援兵趕來,那麼陶璜就更有信心來守住揭陽了。
可僅僅只經歷了一場戰鬥,就把陶璜的雄心大志完全地給打沒了,魏軍騎兵真得是太恐怖了,只有一個多時辰的時間,就將陶璜的人馬徹底地擊垮了,陶璜在騎牛嶺上,好歹也部署了七千人馬,可最終逃出來了,僅僅只剩下幾百人了,其餘的人馬,慘遭團滅。
這樣的結果,讓陶璜真得很難接受,可他又不得不接受,技不如人,甘拜下風。
但陶璜逃得出去嗎,他剛剛離開了騎牛嶺,身後就傳來了急驟的馬蹄聲,原來魏軍驍騎將軍許林親自率領的一隊騎兵追了過來,陶璜是落荒而走,根本就不敢戀戰。
雖然陶璜逃出來的人馬也是有些騎兵的,但騎兵和騎兵,那速度可是相差了很多。
交州這邊信息比較閉塞,當中原一帶戰馬的裝備早已經升級換代之後,交州這邊的戰馬,依然還是那些老式的馬具,沒有高橋馬鞍和雙邊馬鐙。
當然,這和吳國這邊對戰馬不重視也有著相當的關係,在吳國,基本上沒有什麼建制的騎兵,由於吳國水網密布,河流眾多,許多吳人的出行方式便是以乘船為主,馬匹馬車什麼的,民間很少用到,就算是在軍隊之中,戰馬的數量也是極少的。
而且,南方的戰馬體型相比來說比較矮小,不像北方的那種高頭大馬,所以誰都不把戰馬當回事,以至於高橋馬鞍和雙邊馬鐙早已在中原普及了,吳國境內也很少有人採用。
此刻陶璜乘馬而逃,最終才發現,無論他跑得有多快,魏軍的騎兵始終死死地咬在他身後,甩都甩不掉。
陶璜不禁有些慌了,如果從揭陽逃往番禺,至少還有好幾百里的路,即使是騎馬,那也得走兩三天的時間才能到,如果魏軍騎兵一直就這麼死死地追著不放,陶璜根本就沒有逃跑的機會啊,恐怕在半路之上,就會被魏軍給追殺掉了。
而且,魏軍這一路追殺,陶璜不得不用後隊的人馬來阻截,犧牲掉一部分人拖延魏軍的追擊速度。
但這個辦法收效甚微,許林奉了文欽的命令,就是要拿下陶璜的,又怎麼可能會讓他脫身呢,縱然不斷地有吳兵前來送命,但對於驍騎兵來說,吳兵送多少人頭他們就接收多少人頭。
至於追擊的速度嘛,並不會受到多少的影響,等著驍騎兵收拾了這些吳兵,斬獲了這些人頭之後,然後再一個衝刺追擊,又能將落下來的距離很快地追上。
陶璜想要斷尾求生,魏軍根本就不給他這個機會。
這個時候,陶璜是徹底地絕望了,他胯下的戰馬哪裡經過如此長距離的高速奔跑,到這個時候,已經是四蹄發軟,口吐白沫,顯然已經是力竭了,跑都跑不動了,看來陶璜是插翅難逃,也只有束手就擒的份了。
第2243章 逃亡之路
此刻陶璜還真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眼看著魏軍的追兵是越來越近,身後可以替他擋槍的吳兵卻是越來越少,陶璜內心之中完全是慌得一批,難道說今天就會死在這裡嗎?
陶璜並沒有直接向揭陽逃跑,而是逃往了青木山的方向,因為在揭陽,陶璜並沒有留守什麼軍隊,就算是逃到揭陽,就憑揭陽的那竹籬笆牆,能擋得住兇悍的魏軍騎兵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