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8頁
對於孫奉來說,其實降魏對他是一種解脫,都說無官一身輕,孫奉卻是不當皇帝一身輕。
至於吳國的這些官員,也鮮有反對者,本身剩下的官吏,大多都是陶基所培養的交州系官員,對於陶璜的命令是言聽計從,陶璜也在公開的場合宣稱降魏乃是陶基的遺命,這樣自然更沒有什麼反對者了。
其實,對於這些交州的官吏而言,現在的形勢如何,他們也並非看不到,負隅頑抗下去,很可能就會是施績的下場,不知將會身死何處。
所以,最明智的舉動便是趁著魏軍到來之前,先行投降,這樣的話,或許他們還有機會謀一個好的前程。
畢竟就算是魏國統治交州,它也需要一大批官員來給它鎮牧地方的,就算是魏國可以從中原派一些官員來,但也只能是少數,不可能對交州的吏治進行大換血,熟悉地方的,還是交州的這些本土官吏。
於是,許多的官員對降魏還是滿懷期待的,都是希望能有一個好的結果。
陶璜精心地選擇了別駕從事簡捷為使者,前往九真郡和魏軍商談投降的事宜,簡捷一直是陶基的心腹和親信,對陶基是忠心耿耿,本人又是能言善辨,是一位談判高手,陶璜派他前往九真郡,倒是一個最為理想的人選。
簡捷奉命之後,立刻是組團出發,至少在身邊帶了不少的親兵護衛,畢竟從龍編到九真郡,也有好幾百里的路程,路上強人出沒,簡捷自然地謹慎一些。
不過簡捷還沒有來得及到達九真郡呢,在半路之上,他就遇到了魏軍的大隊人馬。
第2306章 可有什麼條件
簡捷暗呼一聲僥倖,如果他真遲些出發的話,那他根本就不需要走多少的路了,魏軍抵達城下,他們只需要簽城下之盟,才可以投降的。
其實投降也是分很多種情況的,在敵人還未至之前,就率先投降,這樣獲得的利益是最高的。
其次便是城下之盟,如果魏軍前來圍城,吳軍上下驚懼,這時投降的話,獲得的利益就會明顯地少於主動投降的。
而等到城破之後更投降的話,那他們享受的就是戰俘的待遇了,和主動投降有著天壤之別。
所以說,既然已經決定了要投降,那就是趕早不趕晚,越早投降,才有機會提更好的條件,享受更多的好處,越晚投降,非但這些好處都沒有了,還得去當階下囚。
簡捷剛離開龍編還沒有走出百里的路呢,就遭遇到了魏軍的大隊人馬,看他們行軍的方向,必定是龍編城無疑,簡捷暗呼一聲幸運,幸虧自己出發的比較及時,再多耽擱一些時間,恐怕魏軍就已經是兵臨城下了。
這早降和晚降的待遇,絕對是雲泥之別的。
簡捷立刻率人上前,表明了身份,守營的魏軍一看簡捷只有為數不多的幾個人,倒也不用擔心什麼,立刻予以通報。
此刻坐鎮先鋒營的是步兵將軍皇甫闓,他奉羊祜之命,率領五千人的前部人馬去攻打交趾郡,魏軍拿下了馬水河之戰的勝利和殲滅了九真太守范績之後,只在九真郡停留了幾天,便揮師北上,準備一鼓作氣地拿下交趾。
行至半路,正在宿營之時,忽然下面的士兵來報,吳派使者前來,皇甫闓為之一怔,也搞不清楚吳軍這個時候派個使者過來有何意圖,不過兩國交兵,不斬來使,皇甫闓便命人將簡捷等人帶上來,詢問詳情。
簡捷向皇甫闓申明來意,皇甫闓一聽,吳軍居然想要投降,看來馬水河一戰,徹底地是將他們給打怕了,魏軍人馬還沒有抵達交趾城下呢,他們竟然就主動地來投降了。
只不過納降這種事,可不是皇甫闓能做主的,於是皇甫闓便派人護送簡捷前往羊祜大營之中,交給羊祜來處理。
魏軍的行動是一致的,皇甫闓率先頭部隊出發之後,羊祜也率大軍北上了,雙方間隔的路程基本上不超過五十里,簡捷等人換乘了魏軍的戰馬之後,很快就抵達了魏軍的大營。
騎上魏軍的戰馬,簡捷不禁是暗暗稱奇,魏軍這馬具,和吳軍戰馬的馬具卻是大不相同的,前後高翹的馬鞍,可以舒舒服服地將屁股卡在馬背上,而雙腳自然而然地踩踏在雙邊的馬鐙之中,讓騎馬成為一種舒服和愜意的事,再不用擔心從馬背上掉下去了。
簡捷不禁是暗暗驚嘆,這可是一個鬼才的發明啊,看看周圍魏軍的馬匹,全都是清一色是這樣一種裝備,也難怪魏軍的騎兵強悍如斯,有這般的神器助力,騎兵便是如虎添翼。
相比較而言,吳軍的馬具是何其的簡陋,沒有馬鞍,馬背上最多綁一個小布包,只有個單邊的馬鐙,還是上馬時踩一下的,騎到馬背上雙腳就懸空了,這樣的馬具,駕馭戰馬便成為了一件很辛苦的事。
平時習慣了舟船的吳軍士兵對騎馬本身就不太適應,本來吳軍就馬少,再加上沒有多少吳兵願意去騎,所以吳軍的騎兵真的很弱,在整個軍隊體系之中,騎兵只占到很少一部分的比例,形不成戰鬥力。
反觀魏軍,兵強馬壯,有著這樣神奇的馬具加成,騎兵能不厲害嗎?所以魏軍打勝仗也不是沒有道理的,吳國滅亡,咎其原因,還是吳國自己太弱了,遭逢強敵,焉能不亡?
一路快馬疾行,簡捷很快地就抵達了魏軍大營,見到了羊祜,簡捷躬行施禮,遞上了蓋有吳國皇帝玉璽大印的降書,便申明自己的來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