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5頁
新城守軍的兵力是不多,但他們眾志成城,誓死而戰,鬥志比任何軍隊都旺盛,在新城的守御戰中,他們拼得最狠,吳軍就連一步也無法踏上新城的城頭。
在沒有援兵的情況下,新城守軍孤戰奮戰,在一個半月的時間內,連續地打退了吳軍數十次的進攻,整個城外,屍橫遍野,血流成河,吳軍的屍體充斥了整個的戰場。
當然,新城守軍的減員也是十分的厲害,殺敵一千,自己怎麼也得損失上百人吧,對於本來兵力就不太寬裕的守軍來說,不斷地傷亡減員讓新城防禦的形勢變得也是越來越嚴峻了。
但新城的守軍都做好了血戰到底的準備,那怕是戰至最後的一兵一卒,也絕不讓吳軍踏入新城半步。
但王昶的命令讓諸葛靚不得不選擇了放棄,甚至王昶為了防止諸葛靚抗命不遵,不肯撤退,還特意地將曹亮的詔書拿給了諸葛靚,明確地告訴他,撤離新城是陛下的旨意。
畢竟王昶以前和諸葛誕不睦,諸葛誕反叛之時,王昶也曾參與到鎮壓之中,那怕現在同朝為臣,諸葛靚心中也難免是有些疙瘩的,如果王昶沒有言明撤離新城是曹亮的旨意,諸葛靚甚至都有可能會懷疑王昶的用心。
諸葛靚接到王昶的撤軍命令之時,心裡確實有些牴觸,新城遭到吳軍的圍攻,王昶不派援兵就算了,居然在這個時候要他放棄新城,那麼這麼多天的打不就白打了嗎?那麼多為了守衛新城的魏軍將士不就白白地犧牲了嗎?
但看到曹亮的詔書,諸葛靚所有的疑問都煙消雲散了,這詔書自然是貨真價實的,給他王昶十個膽子,也不敢偽造聖旨,既然曹亮遠在千里之外下達這封詔書,那肯定是基於戰略方面的考慮,諸葛靚並非是不識大局的人,所以在接到命令的當天,諸葛靚就下令連夜撤退了。
還好吳軍圍城的策略是圍三闕一,沒有對新城進行四面包圍,所以魏軍的撤退是相當的順利,沒有遭遇到任何的攔截,甚至吳軍都沒有察覺到魏軍已經撤離。
此時天色方亮,按照平時的節奏,這又將是吳軍發起進攻的時候了,這一次吳軍不會再遭遇到任何的抵抗,整座新城,已經成為了一座不設防的城池,吳軍可以輕易地就攻入城中了。
“這次便宜了那些吳狗了!”諸葛靚望著新城的方向,恨恨地道。
不過他也相信,這只是暫時的,如果這一切都是出自曹亮的謀劃的話,那麼從吳軍踏足到新城的第一步起,他們就已經是踏入到了圈套之中,別看他們現在得意猖狂,將來秋後算帳的時候,必然要他們連本帶利地吐出來。
諸葛靚回過了頭,下令軍隊不做任何的休息,直接趕赴壽春,與王昶的軍隊會合。
……
孫綝聽到了司馬伷傳回來的消息,不禁是欣喜若狂,經過了近五十天的奮戰,終於是拿下了新城,不容易啊!
要知道,吳國覷覦新城已經是長達幾十年的時間了,除了上一次淮南之戰時他們曾短暫的占領過新城,其他的時間,就連染指新城的機會也沒有。
吳主孫權在位的時候,心心念念就是想要拿下新城,他甚至是御駕親征,數度攻打新城,但始終未能如願,這大概也成為孫權一輩子最引以為憾的事。
如今他孫綝率軍出征,經過了一個半月的浴血奮戰,終於是拿下了新城,這次的勝利,那可不是像上次一樣是虛的,這可是貨真價實的勝利,足以轟動整個江東了。
這次孫綝出征淮南的目的,就是為了他個人的資歷和功勳,雖然他如今晉升為大將軍,把持朝中權柄,但由於他竄升的過快,根基和資望和那些朝中的老臣相比,差得太遠,想要服眾,孫綝就必須要立大功,這樣他的地位才會牢固。
要知道,就在兩年前,孫綝還僅僅只是一個偏將軍,在吳軍之中,毫無存在感,只是因為堂兄孫峻的關係,孫綝才會飛黃騰達,一飛沖天,但論及根基,他差得可不是一星半點。
新城可是號稱最難啃的硬骨頭,多少吳國的大將在此折戟沉沙,就連吳主孫權都多次鎩羽而歸,如今孫綝出馬,拿下了新城,試問江東之人,誰還敢輕看於某?
第1843章 北上壽春
孫綝在進入新城的時候,特意地列出了儀仗隊,旌旗招展,麾蓋如雲,光看這排場,簡直就不亞於天子御駕親征啊。
入城的時候,孫綝志得意滿,頭顱高高地昂起,那眼神,渾然一副睥睨天下的模樣,只不過孫綝為人偏瘦小,獐頭鼠目,他越發的得意忘形,就越如同沐猴而冠,讓忍俊不住。
不過在場之人可沒有一個敢笑出聲來,畢竟孫綝如今權勢滔天,誰得罪了他,恐怕下場便和朱異一樣,所以吳軍所有的人都是噤若寒蟬,除了暗暗地腹誹之外,絲毫不敢說半句閒話。
孫綝對孫休登臨皇位一直是耿耿於懷的,自從他廢掉了孫亮之後,便有取而代之的想法,反正他也是孫氏宗室之人,那怕是旁支庶脈,一樣也是有資格登臨帝位的,魏國的曹亮不就是一個鮮明的例子嗎,論出身和地位,曹亮亦是曹家的旁支庶脈,還不是一樣能當皇帝?
再看蜀國,先主劉備號稱是漢室宗親,但那是幾百年前的事了,漢景帝都不知死了多少人,漢室的江山傳了多少代,劉備和那時的天子漢獻帝完全是八竿子都打不著的親戚,但劉備不但以皇叔自居,而且以後還晉位當了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