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879頁

    所以鄧艾比較聰明地避開了流量比較大的河段,讓工程的難道降低了不少,而且在各個河流的上游築壩,由於地勢較高,只要能修建比較合適的渠道,幾乎就能覆蓋大部分的耕地。

    就算引入的河水流經地勢比較的地方,有龍骨水車在,也不用擔心澆不到地。

    其實馬鈞發明龍骨水車之後,僅僅只是在洛陽及其周邊地區使用過,并州這邊並沒有引進過。曹亮在興修水利的同時,令工匠打造了幾千架的龍骨水車,分別安置到了需要的地方,幾乎遍布了整個的晉中平原,其景象之蔚為壯觀,想必馬鈞看到了,也足以含笑九泉了。

    其實在古代,並不缺乏頭腦聰明的發明者,只不過由於消息的閉塞和傳播條件的有限,許多本來極為有益於百姓的發明成果卻一直得不到推廣。

    像蔡倫改進了造紙術,按理說紙張應當是很快地得到推廣和使用,但是時間已經過去了兩百年,竹簡和木簡依然沒有退出歷史的舞台,不僅民間還有大量的使用,就連許多的官方文件,也還在沿用這些笨重的書寫工具,不得不讓曹亮感嘆,在這個時代,節奏真是慢得可怕。

    要知道,後世的兩百年,所有的科技發明早已是突飛猛進,日新月異,論速度,這個時代坐的是牛車,後世坐的是火箭,絕對不可同日而語。  

    曹亮在并州各地都設立了典農官,對農業生產絲毫不鬆懈,對科技發明的推廣力度不減低,不光是曲轅犁、龍骨水車,還有許多的有益於農業的發明創造都按照曹亮的要求在并州各地有條不紊地進行著推廣。

    這其中還包含著精耕細作的生產方法,漢魏時代的農業,基本上處於一種粗放式種植,農民們把種子埋到地里,然後就靠天吃飯了,也難怪曹亮第一次到田裡實地考察莊稼的收穫情況時,吃了一驚,怎麼這麼一大片的田地,居然只產出那麼可憐巴巴的一點糧食。

    充其量也只比種子多一點點,如果莊稼由於天旱雨澇的原因,甚至連投入進去的種子也都收不回來。

    這樣的廣種薄收,不但浪費種子,還浪費大量的人力物力,想要解決糧食欠收的問題,還得從精耕細作上下功夫。

    第0809章 精耕細作

    曲轅犁的使用,一直被視為中國古代農業精耕細作的開始,現在曹亮推出了曲轅犁取代了直轅犁,便是為精耕細作提供了一個先決的條件。

    當然,精耕細作也不僅僅只是農具的革新,它是從耕地、灌溉、種植、管理等全方面的提升,只有精耕細作,才能提高單位畝產量,讓有限的耕地可以養活更多的人。  

    粗放式的種植,浪費不僅僅只是種子和誇大量的人力物力,當種地的農民辛苦了一年,從地裡面收穫到那麼一點幾乎難以養家餬口的糧食,那麼他對這片土地就是絕望的,自然而然地對種地也就沒有了熱情。

    當做一件事情收穫不到希望時,結果必然是可怕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做著重複的事情,機械式的生活讓人厭倦,一旦遇到那些不可抗力的災害,這些農民就會輕易地放棄土地,成為流民。

    而曹亮現在要做的,就是要改變這個時代農民的種植觀念,固然精耕細作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但同樣農民可以收穫到喜悅收穫到希望,普通老百姓最廉價的莫過於汗水,如果真得可以看到糧食滿倉,那麼他們就會覺得付出再大的努力再多的汗水也是值得的。

    當然,曹亮對精耕細作也僅僅只是概念上的東西,落實到實際的操作中,還需要進行大量的實踐,曹亮決定先在一些地方進行試點,待試點成功之後,再面向全并州進行推廣。

    畢竟前世的曹亮也沒有種過地,也談不上有什麼經驗,所以曹亮提出來的,也僅僅只是指導性的意見,他從百姓之中,挑選出一些有經驗的老農,把一些精耕細作的要點傳授給他們,讓他們在實踐之中進行摸索,並委任出專職的農事官對這些試驗田進行管理。  

    精耕細作是對傳統農業耕作方法的一種顛覆,從種植、灌溉到田間管理,都有著異於往常的操作,所以這種種植方式對種地的農民提出了重新的挑戰。

    曹亮挑選的試驗田都是水肥條件比較好的地段,有了曲轅犁和龍骨水車之後,耕地效率大大的提高了,也不再擔心天旱雨澇的災害因素,曹亮令人專門搜集人畜的糞便為田地施肥,採用株距行距一致的種植方式進行種植。

    在以前,農民的種植根本不懂什麼叫株距行距,他們種莊稼,往往是把種子往地里一撒,許多人認為種子越多越好,這樣長出來的莊稼就會又密又多,這樣的種植方法不但浪費種子,而且過於密植反而讓莊稼又細又弱,收成自然也就不咋地了。

    採用新式的種植方式,光是種子一項,就能節省一半還多,不過在種植的時候,許多的人都捏著一把汗,曹亮只種這麼一點種子,難道會有好的收成嗎?

    但曹亮對此是胸有成竹,合理的定植不但可以節省種子,而且可以讓莊稼充分的通風,平衡利用土地的肥力,莊稼的長勢更加茁壯。

    精耕細作是一項系統的工程,所以在試點其間,曹亮特意地派出專人來監管,並且如實地做好記錄,以方便將來推廣。

    以前并州農民種植莊稼,大多是一年一熟的,曹亮此番搞試點,首先便推出了一年兩熟的種植模式,在這以前,確實是令人不可思議的,因為一年兩熟的莊嫁,只有在南方才有,北方基本上不多見。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879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