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6頁
而從交趾郡到九真郡,幾乎都是紅河的沖積平原,一望無垠的熱帶大叢林,這樣的地形想要打伏擊,就算是打成了,也會有很多的漏網之魚。
羊祜親自視察了很多的地方,在行至馬水之時,羊祜頓時眼前一亮,這個地方不錯啊!
馬水的水雖然不太深,渡河根本無需渡船或浮橋,但它的河面足夠寬,河水的流速也是極快的,吳軍想要渡河,就需要小心翼翼地緩慢前行,一路跑過去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這一點羊祜反覆地進行了確認,馬水的深度,最淺的地方也得有齊腰深,最深的地方則會沒過頭頂,那怕就是在齊腰深的水裡面前進,都將會是步履蹣跚的。
只要吳軍的過河速度受到延遲,那麼這就會給了魏軍出擊的機會,如果魏軍能在馬水的兩岸設伏,不就是一個再合適不過的伏擊場所嗎?
羊祜立刻是在馬水的兩岸進行了部署,各派遣了五千人馬埋伏於馬水的南岸和北岸,距離吳軍的行軍路線,至少也有六里以上的距離。
因為剛剛得到的情報消息,吳軍在行軍的時候,周圍遍布斥侯哨騎,但這些哨騎偵察的範圍也就是五里左右的距離,他們沒有再往遠里探的能力,所以只要魏軍埋伏在六七里之外,吳軍就很難發現其中蹤跡。
這次羊祜採用的策略就是半渡而擊,在吳軍已渡未渡完的時候,發起襲擊,這樣吳軍將會有很多的人陷入到馬水之中,隊伍前後脫節,首尾難顧。
對於這個時機,羊祜拿捏得還是比較精準的,就在吳軍一半左右的人馬完成渡河的時候,羊祜一聲令下,埋伏在北岸周圍的魏軍兵分兩路,從東北方向和西北方向,同時發起進攻。
吳軍的慌亂是在羊祜意料之中的事情,如果吳軍是在平原地帶或者叢林之中,面對魏軍的突然襲擊,或許會從容一些,但在他們渡河的時候,魏軍突然地襲來,一下子就打亂了吳軍的節奏,讓他們是措手不及,自然就亂作了一團。
吳軍這一亂,必然無法組織起有效的抵抗,而他們唯一的出路也就向前,趟過這條河,和前面已經渡過河的吳軍相會合,只有這樣,才能形成有效的戰鬥力。
但這只是施績的如意算盤,羊祜當然不會讓他如意,魏軍的埋伏可不僅僅只是在北岸,在南岸也部署了同樣多的兵力,只不過在攻擊的次序上面,是不同的,羊祜讓北岸的魏軍率先發起攻擊,以達到驅趕吳軍下河的目的,緊接著,南岸的魏軍搶在這些下河的吳軍上岸前面適時地殺出來,對吳軍展開致命的一擊。
原本十分平靜的渡河場面,突然之間就變得失控起來,魏軍從四面八方殺了出來,隱隱地形成了一個包圍圈。
魏軍的攻擊並沒有太過於犀利,沒有進行穿插包抄,而是採用了穩步逼近步步為營的方式,仿佛就如同一把鈍刀割肉,雖慢卻格外的有力。
第2295章 殊途同歸
魏軍的這個打法是羊祜精心地安排出來的,他並不要求可以速殲吳軍,但卻要求魏軍必須要外圍形成一個緊密的包圍圈,絕不容吳軍一個走脫。
如果按照兵法的原則,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魏軍和吳軍的兵力是持平的,都是一萬人的規模,就算是打伏擊,魏軍想要一口氣吃掉吳軍,似乎看起來是一個根本也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誠然想要全殲吳軍,難度是比較大的,一萬人吃掉一萬人,換作是哪個將領恐怕都沒有這個野心,能打得羸這場戰鬥就已經是很不錯了,這麼大的胃口,只能是把自己也給吃撐了。
但羊祜卻有自己的想法和計劃,只要魏軍利用好馬水河這個條件,全殲吳軍未必沒有可能。
所以羊祜在事先就安排一個極大的包圍圈,從東南西北四個方向上對馬水河進行了包圍,只在北邊留了一個口子,等到吳軍全部進入到包圍圈之中後,魏軍就來一個關門打狗,將這個缺口給合攏了,不再給吳軍任何的退路。
兵法上講究圍三闕一,不將敵人置之於死地,不給敵人做困獸斗的機會,但今天羊祜卻是反其道而行之,在馬水河的兩岸,布置了一個綿密的包圍圈,目的就是要斬盡殺絕,一個不留,給吳軍一個逃跑的機會?門都沒有!
而施績這種緊湊型的陣型,也給了羊祜一個全殲他們的機會。
施績為了防止被魏軍分而殲之,所以採用了一個抱團前進的方式,前隊和中軍,中軍和後隊,基本上都是無縫銜接的,整支軍隊,形成了一個相對密集的整體,先頭部隊和殿後部隊之間的距離,也僅僅只有五六里而已,只要魏軍的這個包圍圈做得稍微大一些,完全可以將吳軍整個隊伍全都罩進去。
如果施績將軍隊的隊型拉長的話,羊祜就無法實施這種圍殲了,但同樣的,羊祜可以選擇的戰術就會更多,雖然無法做到將吳軍全數殲滅,但分割包圍起來,仗會打得更輕鬆一些。
吳軍以這樣密集的陣型踏入到馬水河之中的時候,就已經註定是一個全軍覆滅的下場了。
魏軍的攻擊就如同是一張綿密的大網,疏而不漏,刀盾兵排在攻擊隊伍的最前列,其後是長槍兵,再後是弓弩兵,當然這樣的排法幾乎是步兵戰陣的一種慣例,是一種最為堅實的攻守兼備的陣型,不過在突擊的時候,卻是很少使用的,畢竟這種陣型太過厚重推進也是最為緩慢,著實是一把鈍刀,而不是利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