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4頁
這也從側面反應了曹亮的應變能力,原本就麼多的投石車,沉重無比行動緩慢,許多人認為沒有必要攜帶它,守城作戰,多準備弓弩就行了。
但曹亮力排眾議,堅持地帶投石車來雁門,儘管因為這個原因,讓援軍的行動時間遲緩了一天左右的時間,但一經使用,效果竟然是無比強大的,所以曹亮的高瞻遠囑,得到了軍中人員的一致認可。
鮮卑騎兵經此挨打之後,似乎變得一蹶不振了,許多人經常是無意識地抬頭看天,生怕天上掉下一個飛石來砸中自己。
這種狀況之下,是很難取得重大戰果的。
拓跋力微相當的鬱悶,早知道如今魏軍援兵如此強勁,那拓跋力微肯定會在前幾日加強進攻,趁著魏軍援兵不至的情況下,提前一步拿下雁門關,魏軍大敗,投石車和連弩肯定不會再裝備到前線來了。
撤軍已經是不二的選擇了,多次進攻無果之後,拓跋力微顯然只能是無奈地接受了這個戰況,雁門關,終究是無緣染指的。
鮮卑兵退了回去,不過他並沒有回到雲中去,反而是在距離雁門關的不遠處安營下寨,隨時準備著再度集結人馬,二次進攻雁門關。
拓跋力微就是這口氣,怎麼也咽不下。
第0599章 并州都督
雁門關的戰事,陷入了持久戰之中,拓跋力微不甘心此次南侵就這麼空手而歸,他留駐於陰館,時不時地派兵滋擾雁門一帶,並且為後續的進攻做著準備。
曹亮自然不敢掉以輕心,除了做好雁門關防守之外,曹亮還派兵加強了長城一線的防禦,儘可能地將鮮卑人擋在塞外,不讓他們進入內地,禍亂并州。
平定匈奴叛亂之後,曹亮原本以為可以輕鬆一下了,自己也有時間來處理并州的政務,畢竟身為并州刺史,在其位就得謀其政。
可現在鮮卑人賊心不死,雁門關的戰事雖然維持著低烈度,但是始終沒有停息的跡象,曹亮在晉北抽不出身來,自然是無睱顧及并州的政務了。
也不知是朝廷知道曹亮分身乏術,還是因為曹亮平定匈奴功勳卓著,秋八月的時候,朝廷一紙詔書傳到了雁門,升曹亮為都督并州諸軍事,仍兼任平北將軍,不過護匈奴中郎將的職務卻撤消了,改任為破鮮卑中郎將。
這兩個職務的更迭倒不為奇怪,畢竟匈奴已滅,再保留護匈奴中郎將這一官職,已經沒有什麼意義了。
不過讓人好奇的是,這兩個職務都是針對胡人的,一個是護,一個卻是破,顯然在朝廷的眼裡,匈奴和鮮卑是不同的。
匈奴人是歸附的胡族,其活動區域是在魏國的領土之內的,在其叛亂之前,他們是受魏國朝廷管理和轄制的,所以才會有護匈奴中郎這樣的職稱,護代表著護衛和管理。
而鮮卑人則屬於未歸附的胡族,他們活動的區域也是在魏國的疆域之外的,所以針對鮮卑人設立的官職就不稱護而稱之為破了。
護匈奴中郎將基本上是由并州刺史兼著的,一直以來都沒有空缺過,而破鮮卑中郎將魏國首置,歷史上也僅東漢時田晏曾擔任過,不常置。
朝廷重設此職,顯然是也注意到了此番鮮卑人的威脅,升曹亮為并州都督和破鮮卑中郎將,便有刻意地來針對鮮卑人的意思。
不過都督可是真正的封疆大吏,職位是凌架於刺史之上的,曹亮升為并州都督之後,自然朝廷得任命新的并州刺史,不過至於人選,曹爽還特意地派人前來雁門,徵求曹亮的建議。
都督一般不常置,只有在邊境和軍事行動比較頻繁的區域,才會設立都督,比如雍涼都督、荊州都督、揚州都督等,都督的職務重心是軍事,兼管政務,所以曹爽考慮到新任的并州刺史與曹亮的配合事宜,特意地讓曹亮自己挑一個合適的人選。
曹爽給曹亮的備選名單里有游擊將軍陳泰、青州護軍胡奮和安豐太守王基等幾人。
陳泰和胡奮可都是世家豪門的代表人物,陳泰是陳群之子,胡奮是胡遵之子,這兩個人和司馬家關係密切,曹亮當然不能選,安豐太守王基倒是一個不錯的人選,幾年前在淮南之戰時,便和曹亮共過患難,還跟曹亮拜過把子,交情不一般,如果由他來擔任并州刺史的話,確實能解曹亮的後顧之憂。
所以曹亮毫不猶豫地選擇了王基。
這個時候王基已經由淮南調任洛陽,由於他這幾年在安豐表現出色,此番調回洛陽,升職那是板上釘釘的事,只是具體擔任什麼職務,還沒有明確安排。
曹亮升任并州都督之後,并州刺史空缺出來,由於匈奴叛亂已經平定,并州刺史也成為了灸手可熱的職位,光是意圖任職的官員就多達七八個人,其中便包括熱門人選陳泰和胡奮。
尤其是游擊將軍陳泰,此前在曹亮擔任平北將軍之時,朝廷中就有人力挺陳泰去接田豫的班,只不過曹爽後來選了曹亮,陳泰才沒有當成。
此次并州刺史空缺,陳泰又得到了司馬懿以及朝中的一些老臣的支持,呼聲比較高,讓曹爽也有些猶豫了,最後他把皮球踢給了曹亮,讓曹亮自己選搭襠。
最終曹亮選擇了王基,曹爽也就同意了,王基逆襲成功,當上了并州刺史。
這讓王基很是興奮,看來他當初拜把子的這位兄弟還是沒忘了他呀,此番王基到洛陽來,也沒想到可以擔任并州刺史這樣重要的職位,畢竟論家世論條件,他和陳泰胡奮相比,有著雲泥之別,如果沒有曹亮點名,再怎麼也不可能輪得上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