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2頁
不過沒有間隔太長的時間,施績就收到了雞籠山前線的告急文書,魏軍大隊人馬,又向十萬大山發起了進攻,眼看著那邊的戰火就要重燃,施績當然不會掉以輕心,一直密切地關注著雞籠山的情況。
施績甚至離開了龍編,準備親自前往雞籠山,視察一下雞籠山的防禦情況。
儘管說吳軍成功地擊退了魏軍的第一次進攻,但魏軍的再度來犯,依然讓施績是憂心沖沖,不是猛龍不過江,既然魏軍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就再度發起進攻,那就說明他們已經有了拿下十萬大山的把握,來者不善啊!
所以施績決定親自去雞籠山瞧瞧,一則是鼓舞一下軍心士氣,二則施績也要認真地視察一下雞籠山的防禦情況。
自從打退了魏軍的進攻之後,吳軍的士氣倒是變得高昂起來,但是隨之而來的問題也是比較嚴重的,那就是吳軍的情緒也驕狂起來。
這種驕狂之氣實在是要不得,自古以來便是驕兵必敗,所以施績前往雞籠山,最主要的目標還是去穩定軍心的。
雞籠山的防線對於殘吳朝廷來說,是舉足輕重的,容不得有任何的失誤,所以打好這一戰是至關重要的,施績要求各部人馬必須從上一戰的勝利喜悅之中清醒過來,去迎接新的戰鬥。
但剛走到了半路之上,就接到了陶基的傳訊:後院起火了!
第2291章 救援九真郡
施績也是趕忙地返回了龍編,九真郡其重要程度不亞於十萬大山,如果說十萬大山是交趾郡的北大門,那么九真郡就是交趾的南大門,南大門一失守的話,那交趾郡則幾乎再無險要可據,魏軍就可以長驅直入,直抵龍編。
所以施績也顧不得再去往雞籠山了,趕緊地回到龍編,與陶基共商大計。
兩人一合計,很快就達成了共識,九真郡絕不能丟,不管用什麼方法,也一定要保住九真郡。
根據九真郡那邊反饋回來的信息,魏軍此次在日南郡跨海登陸,使用的大部分是民間的商船,幾乎沒有一艘像樣的戰船,如果當初吳軍能在日南郡布下一些兵力的話,魏軍是根本沒有機會在日南郡登陸的。
商船在性能上面,是根本沒法和戰船相比的,如果在有兵力防守的海灘上進行搶灘登陸的話,那肯定會遭受到重創,甚至是寸步難行。
畢竟商船和戰船根本就不是同一類的船隊,商船偏重於運輸的性質,而戰船就是為了戰鬥而設計的,那怕商船做得再大,比戰船都大,但它充其量也只是一隻運輸船而已,根本就不具備搶灘登陸的能力,如果吳軍的岸防能力足夠強悍的話,這些商船都有被打成篩子的可能。
但遺憾的是,吳軍在日南郡疏於防範,原本防備力量就薄弱的日南郡還被抽調走了五百兵丁。
當然更關鍵的是,陶基所用非人,日南太守徐塵不但是個天生的軟骨頭,那怕日南郡只有五百兵士,但如果這些人馬都能在城中堅守的話,最起碼支撐一段時間也是現實的。
而且何塵還是一個最擅於賣主求榮的賣國賊,他之所以心甘情願地投降魏國,還不是看到吳國大片的疆土也都淪陷了,殘吳的小朝廷逃到了交趾郡,也行將就木,所以何塵才會產生了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事的卑劣想法。
何塵在日南郡未發一矢就舉城而降,讓魏軍輕而易舉就得到了日南郡,等於是讓吳國的南大門瞬間洞開,那些商船紛紛靠岸,更多的魏軍湧上了日南的土地,徹底地占領了這塊地方。
一旦讓魏軍在南部占穩了腳跟,整個交州的形勢就徹底地崩壞了,魏軍擁有了南北兩路夾擊交趾的能力,讓殘吳朝廷無時無刻地深深陷入到腹背受敵的困境之中,稍有疏忽和閃失,交趾郡就會徹底地陷落。
現在的形勢,真到了萬分危急的時刻,九真郡早已是芨芨可危,陶基和施績商量之後,立刻從駐守交趾各地的一萬五千軍隊之中,抽調出一萬人馬來,火速增援九真郡。
由於陶基還得坐鎮龍編總攬全局,所以他們商議著由施績來領兵,這個時候,必須要有頂樑柱一般的人物來坐鎮了,僅僅派一個偏將出場,那肯定是鎮不住場面的。
所以,在救援九真郡的行動之中,施績當仁不讓地擔當起了主將的職責,至於副將的人選,則是由陶基的三子陶抗和桂陽太守陳進來擔任。
由於這次救援九真郡的隊伍,還是以交州兵為主體的,陶基無法親臨,但施績領軍出戰的話,難免會出現交州軍不服調配的情況,所以陶基特意地派他的兒子陶抗來當施績的副手,協助施績來管理軍隊,有陶家三公子的坐鎮,交州兵也基本上不敢生事。
九真郡的軍情十分火急,所以施績也沒有做過多的耽擱,點兵完畢,已經是臨近黃昏了,施績下令立刻出兵,連夜進軍,奔赴九真郡。
當然施績也是一位有經驗的將領,雖然說這次的行動是緊急救援,但盲目地快速行軍並不是什麼好事,一旦半路上遭遇到魏軍伏擊的話,那後果是不堪設想的。
所以,施績當然是防備著魏軍的這一手的,所以這一路上吳軍的行軍雖然比較急,但在急行軍的同時,卻是保持著高度的警惕,施績派陳進為先鋒,率領著三千人為前隊。
這三千人,基本上都是以荊州軍為班底的,戰鬥力稍強一些,施績將自己最為信任的部隊放在排頭兵的位置上,就是準備著打攻堅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