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5頁
談判的時候,姜維雖然答應給司馬軍一些糧草的資助的,以幫助他們暫時地渡過難關,但蜀軍的軍資有限,自己都還捉襟見肘呢,給予司馬軍的援助,也只能是杯水車薪,畢竟地主家也沒餘糧啊!
司馬倫也清楚姜維這並不是在推捼,由於蜀道艱險,糧草轉運困難,每次蜀軍的北伐軍事行動,不管打多少的勝仗,最終都會因為糧盡而退兵,這個後勤的瓶頸,已經成為了蜀軍一個無解的死結。
在這方面,姜維已經盡了他最大的誠意,事實上,為了擠出一點口糧來幫助司馬軍,姜維已經下令將蜀軍每日的糧草配額削減兩成,以應急需。
但這點擠出來的糧草對於數量龐大的司馬軍來說,是遠遠不夠的,司馬軍的數量是蜀軍的兩倍,如此眾多的人員,每日的糧草消耗是極為驚人的,幾乎每天都能吃到一座山一般的糧垛,想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司馬倫就必須要從隴西的地盤上尋求方案。
冀縣是天水郡的郡治,也是整個隴西的政治中心,郭淮為了打造隴西防線,將冀縣經營成為了一座堅固的要塞,而在這座要塞之中,就屯積著大量的糧草,至少也夠三萬大軍吃上兩年左右,如果司馬倫能得到這批糧草的話,便可以暫時地解決掉了糧草困難。
不過姜維進攻冀縣無果,現在冀縣尚在郭淮的手中,所以一經和姜維達成合併的協議,司馬倫便即刻北上,直抵冀縣。
抵達冀縣外圍之後,蜀軍在西紮營,司馬倫便選擇了在冀縣的東面紮營,姜維派王含過來邀請司馬倫赴宴,為司馬倫接風洗塵。
胡奮等人深為憂慮,唯恐這是姜維設下的鴻門宴,司馬倫真要去的話,萬一姜維包藏禍心,陰謀算計的話,司馬倫那便是有去無回啊。
司馬倫曬然一笑,認為胡奮不過是杞人憂天,姜維就算是動了歹念,也不會在這個時候發難,畢竟司馬倫的十萬大軍,依然控制在司馬倫的手中,就算姜維擒下或殺掉了司馬倫,依然不可能控制住這支軍隊。
司馬倫決定只帶鍾會前去赴宴,在軍中留下胡奮和胡烈等人把守,如果司馬倫那邊真得有事的話,司馬倫要胡奮等人不必顧及他的生死,不接受蜀軍任何的要挾和勒索,起兵一舉滅了蜀軍。
司馬倫抱著的原則就是,要麼雙方合作共贏,要麼魚死網破,誰也別想好過。
第1701章 推心置腹
司馬倫這次和姜維的會面氣氛還是相當的融洽的,並沒有出現項莊舞劍助興的場面,帳外也不看見刀斧手潛藏在暗處,姜維特意地令軍中的伙夫烤了一隻羊來招待司馬倫,還特意地端上了他珍藏多年的好酒,與司馬倫鍾會一道把盞暢飲。
正如司馬倫判斷的,姜維這個時候,高興還來不及呢,又怎麼會設鴻門宴來謀害司馬倫呢?正是因為司馬倫的歸降,讓姜維執著了多少年的夢想終於是初步實現了,也解除了姜維在蜀國朝廷之中的信任危機,姜維感謝司馬倫還來不及呢,又怎麼可能會謀害他呢?
就算殺了司馬倫或者是綁架了他,只會掀起更大的動亂,姜維永遠也是無法掌控司馬倫的十萬大軍的。殺司馬倫容易,但由此而引發的後果,卻是姜維所不能承受的,所以但凡有些頭腦的人,都不會在這個時候搞事情,否則的話,只能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搞成兩敗俱傷的局面,對誰來說也沒有好處。
所以,姜維非但沒有動司馬倫的念頭,反而是極盡拉攏之能事,推心置腹,儘可能地將雙方關係相處的融洽一些。
畢竟魏國大軍襲來的時候,兩人就需要同舟共濟並肩戰鬥了,如果不能彼此坦誠相待全力以赴而是勾心鬥角爾相互算計的話,只能被曹亮各個擊破,落個慘敗的下場。
這與其說是一場酒宴,倒不如說是一場議事,在觥籌交錯之間,姜維和司馬倫就軍事政務後勤情報諸多方面的內容進行了交流,並達成了初步的共識,這次的酒宴,也是雙方合作的開端,在未來的日子裡,姜維將會和司馬倫同舟共濟,攜手而戰。
雖然在許多人的眼裡,司馬倫太過於年輕了,但在姜維看來,司馬倫的睿智,就算是活了一輩子的普通人,恐怕都無法趕得上,更難得上是,司馬倫擁有一種別人都不曾有的大局觀,換作是別的人,誰也不可能自己還擁有幾乎和蜀國相等的兵力之時,就會向蜀國投降,就算是投降的話,也會在走投無路之下,才會做出這樣的選擇。
但司馬倫卻是高瞻遠矚的,儘管他還沒有陷入到絕境之中,但司馬倫卻敏銳地察覺到了這種危險,如果真到了山窮水盡再投降蜀國的地步,那受到了待遇和現在那就是有著天壤之別了。
畢竟司馬倫真得兵敗之後,只能是當做一個可憐蟲來被蜀國給收容了,而他出不會給蜀國帶來任何的好處,自然也得不到蜀國方面的尊重,那怕是不失高官厚祿,那也不過是一些虛職罷了,而此刻歸降蜀國,司馬倫實則也沒有多大的損失,最多也只不過是放棄司馬昭一手創立起來的晉國,整支軍隊的控制權,還是牢牢掌握在他的手中的。
司馬倫是一個聰明人,懂得借力,他明知道自己不是曹亮的對手,所以乾脆選擇了在司馬軍主力尚存的時候,提前向蜀國進行投降,然後藉助蜀國的力量,來抵禦曹亮的進攻。
當然,姜維這邊也不吃虧,得到了隴西諸郡,也得到了十萬大軍的助力,這本身就是一個合作共贏的局面,就正如吳蜀聯盟對抗魏國一般,如果吳蜀在夷陵之戰後繼續保持敵對的局面,也許這天下早就被魏國給蕩平了,就是因為諸葛亮審時度勢委屈求全和吳國重修舊好,這才使得三國鼎立的局面得以維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