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5頁
這也是斂兵聚谷計劃的關鍵所在,用這些堅城來拖住魏軍的進攻的步伐,使其無法向前推進,所以蜀軍本身就必須要足夠的物資儲備才行,不光是糧草,各種軍械也是必需品,要有充分的準備才行。
姜維在漢中的防禦體系之中有著極為成熟的方案,同時鐘會的三萬大軍駐守沓中,也保證了陰平武都一帶的安全,保護了漢中的側翼。
整個北線的防禦體系的完整的,只要閻宇不在漢中出什麼么蛾子,姜維相信北線防禦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現在問題比較大的是東線的防禦,東線的防禦核心就是永安,只要蜀軍能守住永安,魏軍就無法越雷池一步。
只不過永安的防線沒有漢中那樣有充分的準備,一直以來,由於吳蜀的同盟關係,永安這邊雖然有所防備,但是發生衝突的概率是比較低的,所以蜀軍在永安的駐防兵力始終都沒有超過一萬人。
就算姜維對調到永安來,負責永安的防務,姜維當初是帶著兩萬人馬來的,但姜維的目的可不僅僅只是守住永安,而是向荊州進軍,所以蜀軍在永安的重心,並不在防禦上面。
後來蜀軍又增調司馬倫的兩萬軍隊趕赴西陵,使蜀軍在西陵的總兵力達到了五萬人,西陵之戰後,蜀軍雖然也有些損失,但並未遭到毀滅性的打擊,再加上陸抗的軍隊,從西陵撤退到永安的蜀軍總數,竟然達到了十萬人之多,是當初姜維從永安出兵人數的三倍以上。
兵多就意味著防禦力量的增加,蜀軍十萬人馬來守永安,可謂是兵強馬壯,這要是擱以前,幾乎是不可想像的。
但兵多也有兵的煩惱,以前永安的駐軍只有萬把人,軍隊的營房和後勤補給壓力自然小得多,後來姜維帶兩萬人到達永安之後,雖然有些吃緊,但還是勉強可以應付的。
但現在十萬大軍雲集於永安這個狹小的地方,如何安置這麼多的軍隊,卻是讓姜維有些頭痛了。
畢竟永安城小,如果將十萬大軍全部安置在永安的話,那直接就會將永安城給擠爆了,而且這麼多的軍隊,擠在一起,也不利於永安的防線建設,如何合理有效地排兵布陣,規劃好永安的防禦體系,對於姜維來說,還真是一個比較現實的問題。
一直以來,姜維是擅長於進攻的將領,在關隴前線,他往往是以攻代守,將戰火燒到魏國的領土之內,所以在姜維主政的十幾年間,魏軍幾乎一次也沒有向蜀國發起過進攻,雙方戰鬥的地點,全都集中於秦嶺北麓。
所以進攻是姜維的長項,反之,防禦就是姜維的弱項了,而現在,蜀軍在永安的兵馬雖多,但剛剛經歷過西陵之敗,蜀軍幾乎也是無力再發起反攻的,所以如何在永安構築有效的防線,抵禦魏軍的進攻,是擺在姜維面前急待解決的問題。
不過現在蜀軍在永安除了姜維之外,還擁有兩員重量級的將領,那就是大司馬陸抗和驃騎將軍司馬倫,兩人的才幹和見識,都堪稱是可以獨擋一面的大將。
姜維也沒有獨斷專行,在永安防禦的問題上,他還是傾向於集思廣益,多聽取陸抗和司馬倫的建議。
司馬倫提出了梯次防禦的想法,蜀軍在撤離馬鞍山之後,並不需要立刻全部撤往永安,而是在信陵、秭歸、巫縣等地,以少量的兵力構築防禦陣地,阻擊和遲滯魏軍的推進,以延緩魏軍向永安的攻勢。
這樣做的好處,就是可以用較少的兵力,利用信陵、秭歸和巫山等地險要地勢,拖住魏軍的前進步伐,為永安決戰贏得更多的時間。
第2313章 慢慢來
姜維對司馬倫的這個計劃很是贊同,整個巫山地區地勢相當的險要,蜀軍不需要派太多的兵馬就可以構築起一道道的防線,來阻止魏軍。
這些地區說白了都是要放棄的,蜀軍的防禦要塞是在永安,秭歸等地並不是蜀軍的必守之處,但如果蜀軍只需要少量的兵力就能達到遲滯魏軍進攻的目的,那顯然是最為划算的。
一來可以給永安防線的部署贏得時間,二來讓他們無法輕易地抵達永安,也可以打擊一下魏軍的士氣,對於原本就準備放棄的地方而言,也算是廢物再利用了。
於是在蜀軍的撤退途中,姜維先後地安排了數千軍隊,分別駐守信陵、秭歸和巫縣的數個陣地,對尾隨而至的魏軍進行阻擊。
信陵的守軍沒有能堅持多久,魏軍只發動了三五次的進攻,信陵的陣地就失守了。
但秭歸的防守卻十分的頑強,連續地打了好幾個月的時候,魏軍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算是將秭歸給奪了下來。
最後的巫縣防禦陣地,到也是守得中規中矩,魏軍最終花了一個多月的時間,才拿下了巫縣,將前哨部隊,推進到距離永安城四十里的摩天嶺。
摩天嶺是永安城外圍的第一道防線,蜀軍在此駐紮著重兵,摩天嶺以前也是吳蜀之間的邊界,嶺東歸吳國,嶺西歸蜀國。
凡是能叫做摩天嶺的地方,都是險要無比的,姜維可以放棄原吳國境內的巫縣等地,但唯獨不能放棄的,就是這永安外圍的摩天嶺,姜維特意地在此集結重兵,構築防線,以抵禦魏軍的進攻。
其實對於蜀人來說,這也是一個情結的問題,西陵也好,秭歸也罷,其實都是原屬於吳國的地盤,得之我幸,失之我命,能得到固然是好事,但得不到也不用太過糾結,反正以前也不是自己的地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