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0頁
來者不是旁人,正是魏軍新任的勁騎將軍張統,張統乃是魏國五子良將之首的前將軍張遼之孫,偏將軍張虎之子,剛剛調任勁騎將軍一職,就隨副都督石苞趕往了逍遙津。
逍遙津曾是張遼大破吳軍之所,當年張遼曾以八百精兵在逍遙津大破孫權十萬人,威名震天下,此役之後,江東小兒啼哭不肯止者,其父母只要嚇唬說:“張遼來了,張遼來了!”孩童就沒有敢哭泣的了。
這是明確寫進史書裡面的,並不是什麼奇聞野史,足可見當時張遼名望之盛,一人便可壓一國。
張統平生第一次來到了逍遙津,追憶先祖的輝煌戰績,激動萬分,他也立誓要在淮南打出精采之戰來,不墮先祖之威。
此次石苞奉曹亮之命,率領屯騎勁騎二營從義陽直撲逍遙津,原本這裡已經被吳軍所占領,但三萬騎兵呼嘯而至,駐守逍遙津的吳軍狼狽而逃,直接就從水路逃向了巢湖,魏軍輕而易舉地拿下了逍遙津這塊戰略要地。
雖然新城近在咫尺,但曹亮沒有下令進攻新城的旨意,石苞也就沒有輕舉妄動。
當然這個時候,去攻打新城也沒有什麼意義,曹亮的目標,就是要在淮南形成一個大的包圍圈,將進入淮南的吳軍全數殲滅,石苞推進到逍遙津這個特殊的戰略位置上,就等於是死死地掐住了吳軍的咽喉,所以這個位置極為的重要。
至於新城,滅了吳軍之後再去奪回,不過是水到渠成之事。
第1866章 料算如神
魏軍這次的反擊,是三管齊下,三路人馬同步行動,在汝南的羊祜率步兵三營發起渡河作戰之時,石苞已經從義陽出發,一路橫跨弋陽、安豐、廬江三個郡,率領屯騎勁騎二營直抵逍遙津,與東路抵達阜陵的劉靖的驍騎果騎二營形成了二鬼拍門之勢,完成了魏軍的戰略迂迴包抄。
但魏軍僅憑六萬人馬,就想要封死整個的淮南門戶,顯然也是力不從心的,所以曹亮派出的軍隊,都是機動能力極強的騎兵,一旦有所疏漏之處,騎兵部隊也可以迅速地轉換戰場。
逍遙津和阜城這兩處自然是最為緊要,無論從壽春南下或東進,都是必經要道,曹亮派石苞和劉靖搶先攻占這兩處,就是要進行關門打狗,截斷吳軍的退路。
不過桓范認為,吳軍既然明知逍遙津和阜城有埋伏,定然不會傻傻地往裡面跳,大概率是會另尋出路的,淮南向北是豫州,向東是徐州,向西是荊州,這些地方都處於魏軍的控制之下,所以吳軍不可能會從這三面進行突圍,吳軍只有從南突圍,才有可能返回江東。
南路突圍除了正南面的逍遙津和東南面的阜城,還有一條較為偏僻的道路,那就是夾石—石亭這條路,所以桓范刻意地提醒曹亮,要小心吳軍從石亭逃跑。
桓范號稱智囊,最擅長謀劃和料算,當魏軍諸將都認為吳軍不可能從這裡突圍之際,桓范則率先提出了要對石亭進行重點盯防,這個時候廬江太守還沒有將吳軍從這裡逃跑的消息傳回來,這事無疑證明了桓范的慧眼獨眼,就連曹亮都有些疏忽了。
曹亮之所以會疏忽石亭這條路,最主要的原因並不是這條路險峻偏僻,而是因為廬江郡處於魏軍的控制之下,吳軍想要從石亭撤退,必走六安,只要他們在六安受阻,魏軍隨時都是可以掩殺而至。
此時桓范提出要防範石亭,這倒給曹亮提了一個醒,六安雖然有魏軍在駐守,但憑著六安的那點兵力,壓根兒是擋不住吳軍的,如果吳軍不去攻打六安而只是繞道而行,很可能就會從石亭從容逃跑。
於是曹亮緊急地給石苞下令,將勁騎營從逍遙津調往石亭,對吳軍進行攔截,天網恢恢,疏而不漏,曹亮要求魏軍各部靈活地捕捉戰機,務必將吳軍全殲於淮南,不使其逃遁。
曹亮下達調令的時候,正是魏軍渡過淮河,向壽春對吳軍展開全面進攻之時,羊祜率領的步兵三營和王昶率領的淮南軍齊頭並進,對吳軍展開了拉枯摧朽般的攻勢,吳軍已是全線潰敗。
按照前方傳回來的消息,吳軍正在向新城方向逃跑,如果沒有意外的話,這支潰逃之中的吳軍將會和逍遙津的屯騎營遭遇,單憑一個屯騎營,能不能擋得住十餘萬的吳軍,恐怕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這倒不是說屯騎營的戰力不夠,會被吳軍所擊敗,而是逍遙津一帶地勢平坦,再加上水網密布,並不利於屯騎營的發揮,如果吳軍在逍遙津分路突圍的話,單憑屯騎營的一萬五千騎兵想要阻截住所有的吳軍,還是有些困難的,勢必會有很多少的漏網之魚。
所以有些人便擔心屯騎營的兵力不足問題,如果勁騎營在的話,肯定不會有這方面的擔憂。
甚至有人建議曹亮再將勁騎營從石亭調回來,加強逍遙津的防禦,但桓范卻建議靜觀其變,桓范認為,如果吳軍之中全是庸才的話,倒有可能會逃往逍遙津,但凡有一兩個明事理的懂軍事的,就不會選擇硬攻逍遙津,所以桓范認為目前的情況之下,判斷吳軍的退路,還言之過早。
曹亮也沒有輕動,畢竟勁騎營剛剛從逍遙津調往石亭,恐怕現在還在半路之上,這時再往回調,朝令夕改,很容易讓前方的將士無所適從。
如果吳軍主力真的從逍遙津撤退的話,儘管屯騎營應對起來會比較困難,彼時魏軍也可以從阜城一帶抽調兵馬支援逍遙津,對戰局不會產生較大的影響。